見微知著

成功是人生,失敗也是人生。 輝煌是人生,平凡也是人生。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再談,初到美國,求職的苦惱

(2013-12-22 12:13:18) 下一個

---找工作,要自吹---

    中國人講究內向、含蓄。明明是某一方麵專家,人家讚揚你,先生是此中高手,你一定要說,本人才疏學淺,還望高明指教。明明做出很大成績,上台作報告,開頭一定會說,我做得還很差,這裏隻是拋磚引玉,等等。美國是個商業社會,一切商品化,表麵化。找工作一定要自己吹自己。如果你說本人才疏學淺,我做得還很差,沒有一家公司會要你。你說我是客氣,美國人不懂。中國人明明有十分能力,自己隻講七分,另外三分要對方加上去。如果對方問你會不會,你說,試試看吧,那就表明會。美國人則很單純。你說不會就是不會,試試看可不行。公司要賺錢,不是供你作試驗的。電影演員劉曉慶說自己是 最佳演員,輿論嘩然。中國人這一點不容易改過來。從小我們受的教育,都是要謙虛。許多成語都代表中國文化的這一麵。“大智若愚”,“真人不露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酒不怕巷子深”,“滿瓶子醋不響,半瓶子醋晃蕩”等等。這一套到美國都不適用。美國就要自我宣傳。包括總統競選,候選人都說自己行,自己能。剛開始找工作,人家告訴我,這是“推銷”自己,我還以為隻是一個比喻,形像化一點。後來才體會,這不是比喻,而是千真萬確的。你要人雇你,付你工資,就要推銷自己,說自己怎麽好,你的能力,經驗對雇用你的公司怎麽有利,與賣別的東西一樣。你的簡曆就是你的產品說明。隻不過,你這件商品不是放在商店櫃台賣而已。  
    來美時,我是某個領域專家。可是我不會包裝,不會宣傳,我的專長也沒有地方發揮。找不到工作,心中很苦惱。再看看許多大陸來的專家,教授在打工,這是什麽道理?難道美國也不重視人才?剛開始,求職收到拒絕信,好難受,盡管人家話說得很客氣。後來,才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美國公司不用我,除了我缺乏美國經驗,也由於我不會包裝宣傳。某種意義上,後者更重要。
    中國人的內向,謙虛心理很難改變。總覺得自吹自擂太庸俗。但美國是個流動社會,人與人之間沒有深交,你不介紹自己,別人怎麽知道你呢?為了表示謙虛,你用含蓄,模糊的語言,別人沒法把握你到底水平如何,能否勝任這個工作。即使有的工作你的確沒有經驗,但你要使雇主相信,雖然你沒有做過同樣的工作,但做過類似的工作,從而可以勝任。或者你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不難學會。所以,在美國找工作,永遠要有積極態度,正麵態度。即使有的工作你不會,不懂,不熟,你不要說,不會,不懂,不熟,而要說,我可以學會,我能夠搞懂,我很快熟悉。盡管麵試說的與事實不一定一致,但老板就是愛聽這樣的話,這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有的工作的確找不到熟悉的人,或者等不及找到熟悉的人。在都不熟悉的人中,老板自然願意要一個信心十足,努力進取的人。如果你老老實實說不會,是很誠實,但這是在招聘人才,不是找道德模範,或者在法庭宣誓。這也不意味著弄虛作假,而是一種技巧,一種策略。好比,你在賣一件低級的商品,你就強調它的價格如何賤,比買一件高級的,便宜好幾倍。反之,如果你在賣一件高級的商品,你就強調它的質量如何好,比買一件低級的,耐用好幾倍。本來,各有利弊,你沒有欺騙顧客。  
    所以,中國人津津樂道的三顧茅廬,伯樂相馬,毛遂自薦的故事,在這裏是吃不開的。毛遂自薦故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毛遂自我介紹,自我宣傳,這在中國是反常的。但在美國,毛遂自薦不是奇怪現象,而是普遍情況。在美國,毛遂自薦的故事要改為“沈默的毛遂”,才能有吸引力。別人都自我宣傳,隻有毛遂沈默無言。平原君對別人都不滿意,所以才試用毛遂。雖然,也許你有特殊才能,有老板主動來找你,或挖牆角,從你原來公司用高薪挖走。但對多數人講,不是這種情況,要你自己宣傳。這裏,也不存在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問題,而是市場規律起作用。你的知識才能對我有用,能幫我賺錢,我就買下來。如果有別人比你更好,我就買別人的。如果你的專業市場不需要,你就改行,以適應供求關係。不然,你也許隻好打工去。反過來,你的專長供不應求,你也可以挑選公司。在中國,說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是在廣泛缺乏人才時,有專長的人都可以得到安排。現在不是這個情況了。改革開放之初,有人埋怨,“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在美國,如果公司要一個會賣茶葉蛋的,你隻會搞導彈,它就不要你。除非你改學賣茶葉蛋,而且賣得比別人好。    
    中國人嘲笑自我宣傳的人,半瓶子醋晃蕩。意思是,真有才能的人不必自我宣傳。而在美國就是要半瓶子醋才能晃蕩,才能發出響聲,才能引起別人注意,才能有人雇你。如果你的才能很高,你的醋裝滿了瓶子,發不出聲音來,怎麽辦?倒掉一點醋,或者換個大一點的瓶子。使你的醋還是半瓶,讓它發出響聲來。來美國時,我裝了滿瓶子“醋”,中國“醋”。來美後,不適合這裏需要。開始舍不得倒掉。後來被迫倒掉,一分,兩分,最後倒掉七分,隻剩下三分。又好不容易進了一家小公司,有了一點美國經驗,算是加了兩分美國醋,總共五分。麵談時,吹成八分,還說全是美國醋,才逐步進入美國公司。再拿“好酒不怕巷子深”來說。意思是,隻要酒好,即使在深巷,別人也會找來。這話是沒有錯。但這是士大夫心理,不是商業心理。商業心理是什麽?不僅滿足於有人來,還希望來的人越多越好。所以,要把生意做大。先開店在深巷,再開到巷口,開到市中心,開到全國,開到全世界。
    曾經也找一些求職的書來看。發現沒有多大幫助。因為這是為美國人寫的,美國人沒有我們的這種心理障礙。而當理解了求職的本質就是自我宣傳以後,這些書講的一些求職技巧你就會靈活運用。如果你不理解這些書上求職技巧背後的本質,照貓畫虎可能不靈。  
    現在,中國也搞市場經濟了,也有招聘這一套了,年輕一代已經適應了。不過,這隻是意味著在求職時要改變心態,而中國人的這種內向,謙虛性格在日常生活中大概不會完全改變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