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抵達維也納的第三天一早,我倆乘坐地鐵到達火車站,換乘西行火車,一個半小時後到達奧地利的小鎮梅爾克(Melk)。我們的原計劃是先參觀世界著名的梅爾克修道院(Melk Abbey),遊覽小鎮,午歺後坐船遊覽多瑙河的瓦豪河穀(Wachau),在克雷姆斯上岸後還可以在鎮上再走一走,最後搭火車回維也納。
從梅爾克火車站走出就沒有幾個人,鎮上更是寧靜空寂,幾乎不見行人,好在梅爾克修道院就建在高處,在陽光下金光閃閃,不用問路,我倆順道走上十多分鍾就來到它的門口。
P1) 梅爾克修道院
這裏原是一座城堡,建成於公元976年。到了公元1089年,當時的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Ⅱ)把城堡轉贈給當地的天主教本篤修會(Benedictine)並改建為修道院,作為僧侶修行及傳教之用。修道院遭受祝融之災,於公元1702年至1738年重建,屬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修道院同時也是座博物館,擁有11間宗教相關的文物展示室,除此之外,尚有大理石廳、教堂、圖書館、鸚鵡螺形的樓梯等多處值得細細觀賞的景點。這些景點無論是上了金橘與淡黃色的裝飾和彩繪,或是鑲了赭紅與灰綠色的雕梁畫棟,處處都讓旅客感動與驚歎。
P2) 梅爾克修道院的前門入口
P3,4,5) 修道院的內院
修道院的圖書館頂上是保爾·特羅格(Paul Troger)繪製的壁畫,整個圖書館藏書9萬餘冊,藏有無數的中世紀手稿,極具名望和學術價值。天主教的教堂是普通信徒參與宗教活動的地方,修道院則是出家僧侶生活、修練的地方。而佛、道教的寺廟、道觀好像類似於教堂和修道院的結合體,僧侶生活、修練、教眾參與活動都在一個地方。這可能是中國人對教堂和修道院的區別不甚了了的重要原因。歐洲的修道院實際上成了遍佈各處的學校、圖書館和學術研究中心,在歐洲中世紀的變遷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P6) 修道院的圖書館頂上的壁畫
P7) 修道院中的公園
修道院的平台上可俯瞰多瑙河,壯觀之景可盡收眼底。在修道院的另一邊有座寬敞的公園及花園展示館,園內草坪修剪十分平整,蘭天白雲下的修道院安靜肅穆,確是修身養心,鑽研學問的聖地。後來成為法國王後的瑪麗·安托瓦內特離開維也納遠嫁法國的途中,曾經在此修道院休息並過夜,當年這位才十四歲的花季少女,站在這裏望著多瑙河水奔騰不息流向維也納—她父母的身邊,定有說不出的感慨和依戀,“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多瑙河水向東流。”
梅爾克鎮中心在修道院南邊,走走也就十來分鍾的路程,是個具有典雅文藝複興氣息的小鎮,鎮上車輛很少,除了遊客外,行人也不多見,赫普特大街是小鎮上最“熱鬧”的街道,說是熱鬧倒也沒幾人,不過衣飾、紀念品及露天咖啡座等商業街該有的是一樣也不少。我倆找了家生意還祘不差的飯店,顧客多半象是附近高中的學生,我們要了生菜色拉、湯和比薩,味道非常一般。
我倆在鎮上拍照時,過來一位當地的老婦人,主動提出要給我們拍合照,謝過之後,與我們熱情交談。她是當地一份小報的退休職工,但仍去做些義工,中午回家休息。她告訴我們小鎮所轄方園幾十公裏有居民總共5500多人,主要以農業和旅遊業為生。她還說今年冬天延續太長,我們來訪略早了一點,不見鮮花,旅客也稀少。這位平易和善的奧地利老婦人給我們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歐洲小鎮與國內的古鎮差別太大,他們的小鎮建築典雅,色彩和諧,規劃有序,人口稀少,放著生意也不願做。反觀國內的小鎮幾乎無一不是人聲鼎沸,“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生意人是熱情有餘,誠信不足。造成這種強烈反差的背後原因頗為複雜,但我以為人口密度的巨大差異是關鍵,就單看一個淅江省,麵積比奧地利僅僅大 25%,但人口總數是奧地利的六倍之多。奧地利這些先進發達的西歐國家有許多地方值得中國學習,但千萬不能盲目模仿、照抄照搬,因為二者存在的問題和麵臨的挑戰有根本的不同。
P8) 安靜的梅爾克小鎮
P9) 梅爾克小鎮上的商業街,我們就在右邊的小店裏用的午歺。
用過中歺後我們就向多瑙河走去,途中要穿過一片小樹林,不見遊客,正在猶豫時,見一正在健走當地婦女,趕緊問詢,誰知她一個英文單詞都說不出,比劃了半天總祘最後明白了我們的意思,她做了個手勢,要我們跟在她身後,一路無語,走了有十來分鍾,把我們引到了多瑙河遊輪碼頭。我們前後相遇的兩個奧地利婦女的英語能力差別太大,去歐盟小鎮自助遊一定要有思想準備[1],以後帶有語音翻譯功能的智能手機應該有助於旅遊者與當地居民的溝通。
P10) 初春的樹林中 ,跟著一位當地的健走者,沿著曲曲彎彎的小路走向多瑙河
位於梅爾克(Melk)和克雷姆斯(Krems)之間的一段長達30公裏的瓦豪河穀(Wachau)是多瑙河最美的部分,舉世聞名。多瑙河由西向東緩緩向前流著,呈階梯形的葡萄園和果樹園環抱著坐落河畔的風景如畫的村莊,峽穀頂端聳立著若幹城堡遺址,瓦豪穀區依山傍水,景致旖旎秀麗,在悠悠的歲月長河中依舊保存了不少中世紀風貌。這裏出產的名貴葡萄酒品種有綠斐特麗娜(Grüner Veltliner)和雷司令(Riesling)。
多瑙河在歐洲僅次於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二長河。它發源於德國西南部的黑林山的東坡,自西向東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在烏克蘭中南部注入黑海。它流經10個國家,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全長2850公裏,流域麵積達 81.7萬平方公裏。
據考古證明,人類的祖先早在公元二萬年前,就被這裏溫和宜人的氣候吸引,從此在這裏定居耕作,生息繁衍。當羅馬帝國橫掃多瑙河流域時,在這裏留下了大量的遺跡,多瑙河是浩浩無垠的羅馬帝國的北部邊境,被稱作多瑙韋斯河。
從歐洲回來,我被多次問到:“多瑙河是蘭色的嗎?”我都據實回答如下:“四月中旬,我在維也納市區段,看到多瑙河是綠色的,在梅爾克的瓦豪河穀,多瑙河呈鐵青色。”據資料統計,多瑙河的河水在一年中要變換8種顏色。
P11,12,13) 多瑙河的瓦豪河穀
P14) 從多瑙河畔回望梅爾克修道院
這條被稱作歐洲母親河的多瑙河僅幹流就穿越十個國家,其支流所及更不知要覆蓋多少國家,而其長度卻遠在長江、黃河之下,甚至位列雅魯藏布江之後。但長江、黃河從源頭起,一瀉數千裏,一直到注入大海,所經之處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條支流,全部歸屬於一個統一的國家,想到這裏,覺得我們的先祖實在也是牛得可以。當然為了這個大一統,我們這個民族也付出了很高的代價,但應該看到統一的好處還是主要的,否則怎麽解釋今天歐洲國家麵對重重困難為何仍不棄不捨要維護歐盟的統一。中外的曆史經驗值得學習,還望中華民族的後代千萬要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寶貴遺產。
P15) 小鎮的火車站,那三個紅色字母 OBB 是所有奧地利火車站標誌
P16) 火車站內可以自由進出。列車總是準時準點,停靠預定站台。
旅行小貼士:德國、奧地利的鐵路交通非常先進發達,網絡覆蓋廣寬,幾乎可以到達所有小城鎮。你可以很方便地在網上(http://reiseauskunft.bahn.de/bin/query.exe/en)查找到火車時刻表,火車實際的到離站時刻與月台號碼準確無誤。列車上舒適、幹淨、安全。鐵路交通的另一優點是車站均設於市鎮中心,對自助遊客太有利了。強烈推薦德奧自助遊客多多利用鐵路交通。
[1]歐盟各國能夠使用英語對話的人口百分比
高清視頻
怎麽我看到的德國火車站都是 DB (for Deutsche Ba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