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爾的大市場(又名“大巴紮”,Grand bazaar)也是遊客非去不可的地方,數據顯示,每個到達伊斯坦布爾的遊客平均會花三個小時在這個大市場,甚至於有花三天時間的遊客,竟然這樣的例子還不是個別的。大市場每天接待遊客在二十五至四十萬人之間,成為世界上遊客訪問量的絕對冠軍。順便提一句,就在本帖發出前二天,伊斯坦布爾登上2014年世界旅行目的地排行榜首位(參見 Tripadvisor Best destinations )
伊斯坦布爾老城地圖,中間大方塊即為大巴紮所在地。
我們是在結朿聖索菲亞大教堂上的參觀後,徒步二十多分鍾到達“大巴紮”的。這個有著26個進出口、5000家店鋪的市場,如同一座大迷宮,不愧為世界上最大的室內市場之一。
大巴紮建於1461年,距今已近600年曆史,成為“伊斯坦布爾曆史地區”世界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有如此悠久曆史的超級大市場世上絕無僅有。伊斯坦布爾處於歐洲、亞洲、非洲的交匯點,一條連結地中海和黑海的黃金水道穿城而過,自古以來就是世界各地商船匯集的地方,也是絲綢之路的終點。想當年這裏萬商雲集,東西二個世界的商品就是在這裏交易和集散,這就不難理解一個世界級的大市場隻能產生在這裏。
大巴紮成為世界級貨貿中心的另一重要原因來自宗教文化背景,伊斯蘭教的法令法規為市場的買賣公平和環境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證。據說商場近六百年的運作過程中極少發生偷盜、搶竊和騷亂。隻有在1591年,三萬隻金幣失竊。此事驚動了整個伊斯坦布爾,大巴紮整整關閉了兩個星期。最後金幣在地毯底下被找到,竊賊是一個波斯裔年輕人,據說由於蘇丹的介入被從輕發落,免除酷刑折磨,被直接送上了絞刑架。
在這裏可以看到許多精美的土耳基地毯,皮毛製品、金飾、銀具、銅器、瓷器、刺繡產品、海泡石煙嘴等手工藝品,全都令人愛不釋手。不過即使什麽也不買,光欣賞大市場那拜占庭[1]風格的建築也是件美事。大市場還設有二手貨交易市場,這是歡喜文物和古舊書籍者的絕佳去處。
大巴紮室內市場
我們用剩餘的時間在市內隨便走走,也買了些特色食品嚐嚐。印象最好的是現搾的石榴汁,五裏拉(約三美元)一杯,味美可口,一杯下肚,精神百倍,在炎熱幹燥的伊斯坦布爾,此乃飲料中的佳品。
伊斯坦布爾是鮮花盛開的城市,象照片上展示的鬱金香一路延綿不絕,這種名貴花卉可以在街道邊大量種植,這樣的大城市我估計世界上也不會有幾個。
伊斯坦布爾的街花。
現榨石榴汁
土耳其的小商人,麵孔笑嘻嘻,不懷好主意
我們在伊斯坦布爾的兩天,對這座美麗的城市印象太好了,市民熱情有禮貌,街道整齊幹淨,晚上在市裏看看夜景,也十分安全。那是2013年四月初,伊斯坦布爾申請奧運會舉辦城市的公關正進入白熱化階段,他們努力的追求、熱切的期盼深深地感動著我。最後它們輸給日本東京實出我意料,消息傳來我為伊斯坦布爾難過了好幾天,畢竟中國失去2004年奧運會舉辦權的傷痛難以忘懷。中土兩國在近代史上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中土兩國不能唇齒相依、但總該同病相憐罷。這兩個被西方列強分別稱作東亞病夫和西亞病夫的國家在進入近代的進程中都飽受了列強的欺淩和侮辱。
進入二十世紀後,土耳其一心想“脫亞入歐”,爭做西方的模範學生,在國際午台上常常也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損害中國利益的事也沒有少做。而中國則處處忍讓,以大局為上,頗具大國風範。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長期的耕耘,總會有收獲。就在我寫作此帖的時刻,傳來一則新聞:安卡拉至伊斯坦布爾高速鐵路全線通車,其中的二期工程項目全長158公裏,設計時速250公裏。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全部采用歐洲技術標準,由中國鐵建組成牽頭組建的合包集團(簡稱CCCI)中標承建。
西望馬爾馬拉海,右邊是歐洲,左邊是亞洲。
東望馬爾馬拉海,前方是橫垮歐亞大陸的伊斯坦布爾大橋。
在遊輪上遠眺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
入夜後的伊斯坦布爾更為迷人,從遊輪上朝前望過去,海水環繞的蘭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在燈光的襯托下更顯出一份不同盡常的壯嚴和神秘。望後看去,那橫貫歐亞大陸的伊斯坦布爾公路大橋雄姿英發,橋上的燈光變換著色彩和圖形,憑添一份美麗,伊斯坦布爾確實是一個非去不可的地方。
伊斯坦布爾美麗的黃昏。
藍色清真寺夜景。
[1]公元395年龐大的羅馬帝國飽受各路蠻族侵擾,為便於管轄而將帝國一分為二,東部帝國即以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為首府,這個東羅馬帝國又被西方曆史學家稱為拜占庭帝國,拜占庭之名源於這座靠海的古希臘移民城市。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經曆了包括匈奴和諸多日耳曼部落的反複侵襲之後終於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拜占庭遂成為唯一的羅馬人帝國——實際上他們一直以純正羅馬血統自居。
拜占庭帝國所控製過的最大領土麵積為270萬平方公裏(查士丁尼一世時期),人口顛峰值則為3400萬(公元4世紀)。帝國的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並擁有發達的商業和手工業。在中世紀早期的幾百年中,拜占庭一直是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它的貨幣索利都斯(Solidus)長期以來是歐洲和西亞的國際流通貨幣。盡管亞美尼亞的金礦和巴爾幹的豐富銀礦為拜占庭提供了貴金屬的來源,但拜占庭帝國最主要的收入還是來自商業貿易中征收的關稅和貿易稅(此外還包括過境稅、入城稅、不動產轉手稅等名目)。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處於歐洲、亞洲、非洲的交匯點,自古以來就是世界各地商船匯集的地方,也是絲綢之路的終點,發達的國際轉口貿易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巨額的財富。薩洛尼卡、特拉布宗、安條克和亞曆山大等城市也是拜占庭帝國的重要貿易港口。拜占庭的進口物資主要包括絲綢、毛皮、奴隸、糧食、貴重木材、香薰料、染料、象牙、寶石、珍禽異獸和其他奢侈品,出口物資則有玻璃、馬賽克鑲嵌畫、高級絲織品和錦緞、武器、葡萄酒、金銀貨幣、珠寶首飾和工藝品。拜占庭的通貨長期保持穩定的狀態。
當奧斯曼帝國建立後除一些港口城市外拜占庭帝國幾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奧斯曼帝國占領了。拜占庭向西方求救,西方提出的條件是兩個教會必須統一。拜占庭雖然頒布法律統一教會,但拜占庭的居民並不接受羅馬天主教。一些西方的雇傭軍來到拜占庭,但西方大多數人寧可拜占庭死亡。他們看著奧斯曼帝國將剩餘的地域蠶食。
1453年5月29日,經過兩年的包圍,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1461年特拉比鬆也被穆罕默德二世占領了。穆罕默德二世將自己看做是東羅馬帝國的合格的繼承人。東羅馬帝國的建立年代和滅亡年代,395年和1453年,被定義為中世紀的開始和結束。拜占庭帝國是中世紀最偉大的帝國,伊斯坦布爾在那個時代就是世界的中心。
視頻-伊斯坦布爾的黃昏和遠古的呼喚。
照片請隨意複製,能讓你高壽的老父高興是我的福份。
很想把部分照片借用一下,做成幻燈片,放給我九十八歲老父親觀賞。因為我去年曾遊覽該地,可沒拍攝出理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