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令予博客

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考槃在阿,碩人之薖。獨寐寤歌,永矢弗過。考槃在陸,碩人之軸。獨寐寤宿,永矢弗告。
個人資料
正文

漫話洞庭東山 (1) 序

(2014-01-03 01:10:32) 下一個

洞庭東山是我的故鄉,對故鄉的回憶早己列入我的寫作計劃裏,但一直遲遲沒有動筆。但我現在決定改變計劃,把故鄉回憶先寫出來,讓讀者清楚為什麽我取網名“洞庭東山人”。許多親友都知道我出生在姑蘇太湖邊,中學時的綽號為:“小蘇州”。我的知交老仲愽學多聞,他也對我提出質疑:“蘇州邊上是太湖,離洞庭湖千裏之外,取網名洞庭東山人似有不妥。”看來名不正而言不順,是到了非說清楚不可的時候了。

讓我先引用百度百科詞條如下:

洞庭湖—洞庭湖 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原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由於多年來縮水成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麵積2,820平方千米,古代曾號稱“八百裏洞庭”。處於長江中遊荊江南岸,跨嶽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並沿用至今。 --百度百科

洞庭山—洞庭山位於太湖東南部,由洞庭東山與洞庭西山組成,東山是伸入太湖之中的一座半島,上麵有洞山與庭山,故稱洞庭東山;西山是太湖裏最大的島嶼,因位於東山的西麵,故稱西山,全稱洞庭西山。東山與西山隔水相望,相距咫尺,而且有橋相連,地理學上統稱為洞庭山。 --百度百科

看清楚了吧,洞庭湖位於長江中遊,湖南省邊上,湖中曽有洞庭山,洞庭湖以此山而得名,可湖南的洞庭山早已(至少上千年吧)改名為君山,如今洞庭山(包括洞庭東山、洞庭西山)指的就是太湖裏、蘇州邊上的兩座小山,注意在百度百科裏用上了:“地理學上統稱為洞庭山”這樣的詞句,潛台詞是:雖然疑者眾多,但學術上已有定論。

“洞庭”二字來源於“洞府之庭”,洞府指神話中所說的深山中神仙所住的地方。真庭詞語解釋 ,謂神仙之殿庭。 唐 李嶠 《幸白鹿觀應製》詩:“真庭羣帝饗,洞府百靈棲。” 說到這裏就不難明白為什麽古人都爭用“洞庭”二字了。

太湖地圖


客觀地來說,在曆史的天空裏,湖南的洞庭湖及洞庭山的名聲遠在太湖及太湖邊的洞庭山之上。二千多年來,在古文和詩詞裏提及湖南的洞庭湖、洞庭山實在太多了。隨便取幾句從古至今列於下麵:

“又東南一百二十裏,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山海經》

“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莊子·天運》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楚辭·九歌·湘夫人》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李白)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杜甫)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範仲淹)

當湖南的洞庭湖、洞庭山在曆史的舞台上大放異彩的時候,我的故鄉洞庭東山還是一個黙默無聞的小漁村,連上舞台去演個配角的資格都沒有。這事也不難理解,中華文明就是一個大陸文明,那塊大陸的中心(也稱中原)才是文化、政治的中心。長江中遊離開中原的距離比起長江出口處要近許多,當然那裏的山水盡得文人騷客的追棒,出盡風頭。

唐代李朝威寫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生洞庭湖區。當年,唐朝書生柳毅,應試落第而歸,途經涇陽,巧遇牧羊女-即下嫁涇陽備受欺淩的洞庭湖龍王之三公主,慷慨受托,為其傳書,並按照龍女所說用金釵敲井邊橘樹,從井下人龍宮,最後救回龍女並結成眷屬。後人為紀念柳毅見義勇為,急人之難不圖回報的品德,便易其井名為柳毅井,並在旁邊修建傳書亭,以載其事,銘其德。柳毅傳書雖說僅是一個故事,但故事發生的地點明確無異指向湖南的洞庭湖,使我十分尷尬的是:在故鄉太湖也有一口“柳毅井”,附近還有一石壁,說是柳毅傳書問訊之處。井邊還有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大學士王鏊題刻的石碑。這位大學士(明朝的大學士行使宰相實權)就是太湖東山陸巷村人。看來我故鄉的先祖們耐不住寂寞,不惜作假硬出風頭,這種做法實讓我難堪。由此也可看出今日神州各地爭搶古時名人出身地、故事發生地的陋習由來已久,折射出國人愛虛榮,不實事求是的性格缺陷。但《柳毅傳書》是一篇浪漫與現實交織的名作,我還是十分喜愛的。

但世無恒事,中華文明的中心一直在悄悄地向東移,其原因一是要麵對海洋文明的挑戰,二是連年的戰亂加上人口的壓力,中原地區早已不再是宜居之地。滄海桑田,物換星移,舞台的燈光逐漸移向了我家鄉太湖區域。

讓我們來看另一個很有名的故事:《轉運漢巧遇洞庭紅》,它是《拍案驚奇》第一篇,《初刻拍案驚奇》,明末擬話本小說集,淩濛初編著。寫明成化年間蘇州人文若虛在國內經商屢遭失敗陷入窮困破產的境地,人稱“倒運漢”。一些從事海外貿易的人就帶他出海散心排憂。文若虛沒有本錢購置貨物從事貿易,隻花了一兩銀子買了一簍洞庭紅(太湖洞庭山的一種桔子,因色鮮紅而得名),準備路上解渴。沒想到洞庭紅在海外吉零國,被當成稀世珍品搶購一空,賣得近千兩銀子。回國途中他又在荒島上揀到一個大烏龜殼,回到福建後被一個波斯商人用五萬兩銀子買去,因殼中有24顆夜明珠 。他用這些錢重置家業,娶妻生子,從此家道殷富不絕。作品充滿發財幻想,謳歌冒險和投機。

故事中對我的故鄉有這樣一段描述:“太湖中有一座洞庭山,地暖土肥,與閩廣無異,所以洞庭山有一種橘樹,名叫“洞庭紅”,顏色和廣橘福橘相似,香氣也相同。隻是剛摘下來的時候,略有些酸味兒,後來熟了,也一樣甜美,價錢卻隻有福橘的十分之一。”

故事中的主人翁為“國朝成化年間,蘇州府長州縣閶門外有一人,姓文名實,字若虛”。蘇州“閶門”在明清時期可是個相當有名望的地方。明代畫家唐寅(即唐伯虎,蘇州人)的詩作《閶門即事》寫道,“世間樂土是吳中,中有閶門更擅雄。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五更市賣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若使畫師描作畫,畫師應道畫難工。”明清兩代這一帶曾經是全中國最繁盛的商業街區。多條大街和包括京杭大運河古河道在內的多條河道匯聚於此。當時這裏各種店鋪多達數萬家,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各省會館紛列其間。

“洞庭紅”本蘇州名產,主人翁海外做生意帶去當地特產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估計帶著他們出海的貨船就是從蘇州閶門外出發,由京杭大運河入長江,然後向東出海,再朝南去印度洋,到達吉零國(今孟加拉北部)。

《轉運漢巧遇洞庭紅》在小說史和文學史上均有相當高的評介,我實在是非常喜歡這篇小說,反複認真地閱讀過多遍,每次都有新的收獲。 小說對明朝中後期市場經濟和對外貿易有鮮活詳細的描述,小說告訴我們當時一兩銀子可以買到一百多斤桔子,買賣合同如何書寫,貿易中間商如何運作,等等。文若虛將名貴的“洞庭紅”(柑桔的一品種名)運往外國,備受歡迎,從科學史的角度看來也是無可置疑的事實。因為柑桔原產中國,素有“柑桔之國”之稱,世所公認。建議有興趣的好好讀一讀這篇故事。

至此,讀者對太湖之濱的洞庭東山應該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本文後續各帖將向你們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我可愛的家鄉-洞庭東山和我對家鄉深深的思念。


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公元1254-1322年)的代表作 - 《洞庭東山圖》

這幅畫證明我的家鄉--洞庭東山在元代以後已經有了名氣。

   
   畫作介紹

   趙孟頫在《洞庭東山圖》中自題:“洞庭波兮山崨嶪,川可濟兮不可以涉。木蘭為舟兮桂為楫,渺餘懷兮風一葉。”落款“少昂”,鈐“趙氏子昂”朱文印。此跋語中隱含著一種幽怨之 意,體現了趙孟頫內心的矛盾與苦悶。

   後有乾隆禦題七絕:“三湘七澤杳難分,恍見微風落葉紛。誰識王孫多意緒,月明波冷予湘君。”趙孟頫和乾隆的跋語都與屈原《楚辭·九歌》中的湘君有關。由此可看出,乾隆對此畫已心領神會。

   該作品繪江蘇吳縣太湖邊洞庭東山的秀美之景。圖中的東山圓渾清幽、湖麵微波粼粼,輕舟蕩漾,遠景峰巒迷朦。所用筆墨技法從董源的規範中變化而來。柔和的披麻皴和充滿節奏的點苔,表現出江南草木的滋潤秀美,湖水則以細勁與含蓄的線條寫成.

   畫家另有《洞庭西山圖》,與此圖原相聯屬,惜已散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洞庭東山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D001' 的評論 : 應該是東山的枇杷更多更好一些。“白沙枇杷”即產於東山的白沙村。
洞庭東山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D001' 的評論 : 這不是你的錯,而是你用了一個特定字體的“看”字,博客軟體無法顯示,才以四個問號代之。謝謝你的閱讀和評論,我正在寫兒時蘇州的回憶文章,估計會在十月初刊發,希望你會喜歡。
HD001 回複 悄悄話 “博客裏照片看得過癮”,打錯了,看變成問號了。
HD001 回複 悄悄話 老早去過東山,記得有雕花大樓。但不記得枇杷是東山好還是西山的好?
儂照片裏的上湯米莧拍得好,葉脈清晰得像在我後院菜地裏種的,真想伸手過去摘一把。
儂一定是攝影高手,博客裏的照片????得很過癮,彈眼落睛
洞庭東山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莫厘山人' 的評論 : 網上老鄉見老鄉,不必兩眼淚汪汪。本係列將有多帖全方位展示家鄉之美,敬請關注,歡迎點評。緊握手,多謝。
洞庭東山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ongtinghu' 的評論 : 雖然不是老鄉,但有長江把我們串聯,你們是中遊,我們是下遊。在曆史文化的長河裏,你們是源,我們是尾。我們如一定要稱兄道弟的話,你是大哥,我隻能是小弟。
莫厘山人 回複 悄悄話 握手,老鄉,“聽鬆堂”品過茶嗎?
dongtinghu 回複 悄悄話 本來還以為是老鄉,進來才知道蘇州邊上還有個洞庭山,有意思。
洞庭東山人 回複 悄悄話 非常高興見到“橫塘雨眠”的點評,盼望正本係列後續各帖中能得到我的同鄉更多的關注和批評。
橫塘雨眠 回複 悄悄話 回樓下:香雪海是在光福,不在洞庭東山.
wqz220 回複 悄悄話 還有香雪海
橫塘雨眠 回複 悄悄話 洞庭後麵隻要連著"東山"或"西山"兩字,那肯定就不是指湖南的洞庭湖了.蘇州人都不會搞錯的.
洞庭東山是個好地方.雕花大樓,還有紫金庵都大名鼎鼎.可惜我隻是慕名已久,雖久居姑蘇城,從未去過東山.小時候聽外婆說起過東山,抗戰蘇州淪陷時,全家曾逃難到東山住過一陣.而西山的林屋洞和石公山我倒是去過,那還是八十年代讀高中時春遊坐船去的.現在有了太湖大橋,去西山應該方便多了.
至於"柳毅傳書",前幾年曾看到過有人考證出書裏的洞庭湖應該是指蘇州的洞庭湖而非湖南的洞庭湖.所以您大可不必為先人的做法感到難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