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十日行 (4)
(三星堆)
我們在廣漢吃的中飯,那是一家路邊小館,幾張桌子就放在人行道上。有六七個菜,價廉物美,一共才用去人民幣50元(2006年的物價)。出廣漢約三四公裏,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黃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當地農民燕道誠在宅旁挖水溝時,發現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開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兩個商代大型祭祀坑的發現,上千件稀世之寶赫然顯世,轟動了世界,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三星堆遺址是商代古蜀國都邑的所在地,它的發現將蜀國的曆史推前了兩千多年,填補了中國考古學、青銅文化、青銅藝術的諸多空白。三星堆遺址的發現是考古史上的重要事件,他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可被譽為“中華文明之源”。三星堆文物中青銅器是數量最多、最有價值、最富觀賞的文物。其中有2.62米高的青銅大立人,有寬1.38米的青銅麵具,有高3.96米的青銅神樹。此外還有長1.42米的金杖。這些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珍品。與同時期的中原文化相比較,三星堆的青銅器更具有生活氣息和浪漫主義的風格。大量的動物造型栩栩如生。青銅麵具誇張而又富有想象力。一度被人認為是外來文明的遺作。
作為三星堆古遺址文化旅遊區重要組成部分的三星堆博物館群位於三星堆遺址東北角,由博物館一、二展館和部分附屬建築組成,是現代化專題性的遺址博物館群。三星堆博物館第二展館於1997年10月落成開放,館區占地20公頃,展廳麵積近4000平方米。全麵展示三星堆遺址及遺址內一、二號大型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銅器等上千件珍貴文物。由於設計上的缺陷,三星堆博物館第二展館長期存在展廳狹窄、展線過短、展線不暢、展品密度太大等問題。2003年經國家文物局同意,決定修建三星堆博物館新展館(一展館)。第一展館已於2004年5月1日正式向遊人開放.三星堆博物館第一展館位於三星堆博物館第二展館(老館)以東,建築麵積達6800平方米,使博物館群的總麵積達到11000平方米,從而躋身全國大博物館行列。
博物館的建築外形追求與地貌、史跡以及文物造型藝術相吻合的神韻。一條螺旋形曲線,漸次爬高,順勢騰升,館體隨上升的圓弧逐步縮小,最後到達螺旋體中心點,構形為一座直聳雲天的尖塔,塔尖有標誌性的青銅雕塑掛飾--三星堆縱目麵具,整座建築以連續盤繞的圓弧象征三星堆,黃色的外牆喻意大地的色彩,建築似從地中突兀呈堆形拱起,造型奇特,頗富創意。它融原始意味與現代氣息為一體,力圖表現三星堆文化和三星堆文明的蒼古雄渾和博大精深。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新展館對展廳及展櫃作了全麵的恒溫處理,並采用全鋼架結構和大量的高檔石材,提升展館的裝修水平。此外,還引進了虛擬博物館技術,遊客可在電腦上全方位看到博物館展出的所有文物。
為我們一行六人作導遊的估計是一位女大學生。她身著一套深蘭女西服文雅得體,工作認真負責,知識豐富,用字精確,發音標準。展館為我們每人配帶無線雙向對講機,每組遊客和他們的導遊使用一特定頻棄,這就保證了同組遊客與自已的導遊可以對登如流談笑風生,而又不受周圍幹涉。專業化的講介使我們長了不少知識,但也生出了更多的疑問。三星堆文化來自何方?這裏數量龐大的青銅人像、動物不歸屬於中原青銅器的任何一類。青銅器上沒有留下一個文字,簡直讓人不可思議。他們為何又突然消失?導遊最後說了一句:“你們為了清清楚楚而來,結果是糊裏糊塗而歸”。
1)
2)三星堆博物館新展館
3)2.62米高的青銅大立人(複製件)
4)
5)
6)三星堆縱目麵具
7)玉器
8)三星堆博物館公園
(樂山大佛)
樂山-峨眉山風景區位處四川盆地西南緣,距成都不足200公裏,有高速公路相連。我們和多數遊客相同,把二處結合在一起遊賞。早上從成都驅車出發,二個多小時就到了樂山。路上車子稀少,綠化搞得也不差,一路十分賞心悅目。樂山大佛景區位於樂山市郊,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就在緊傍岷江的淩雲山上,依山開鑿大佛一座,通高71米,僅其腳背寬達8.5米,為當今世界第一大佛。大佛為唐代開元名僧海通和尚創建,曆時90載完成。大佛為一尊彌勒座像,雍容大度,氣魄非凡,被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遊覽方式可以有三種,陸路、水路,和水陸並兼。我們采水路方式,由樂山市觀佛樓旁的碼頭登船。一船幾十人,開向三江口,接近淩雲山,船頭掉過頭,逆著流水方向,橫對著佛像,足足停住了有二十多分鍾,讓遊客瞻仰佛像,拍照留念。水路遊覽的好處是比較輕鬆,而且可得一個最佳的觀賞和拍照的視角。
站在船上,麵對魏峨莊嚴的大佛,身邊大渡河浩蕩西來,青衣江寒水素裹,岷江深蘊湯湯,不禁想起蘇東坡名句:“生不願封萬戶侯,亦不願識韓荊州.頗願身為漢嘉守,載酒時作淩雲遊。”樂山,古稱嘉州,是東坡先生的家鄉。他為了能常與樂山相伴,競可以棄功名富貴與不顧。難怪這塊地靈人傑的寶地年年歲歲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
近年,遊人們又發現,站在樂山城東樂山港碼頭,隔江相望,那烏尤山、淩雲山、龜城山酷似佛頭、佛身和佛足,構成了一尊臥佛,南北直線距離約1300餘米,頭南足北,安詳自如平臥江麵。巨型睡佛之“佛頭”最為惟妙惟肖,烏尤山為“佛頭”,景雲亭如“睫毛”,山頂樹冠各為“額、鼻、唇、頜”,富有神采;淩雲山棲鸞、集鳳兩峰為“佛胸”,靈寶峰是其“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 “小腿”,東岩南坡則為其“腿”。令人歎為觀止的是,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正好端坐在“巨型睡佛”腋部的深坳處,似乎正好應驗了唐代雕佛者寓意的“心即是佛”和古代民間“聖人出於腋下”之說,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觀。
早上到達樂山,正在為尋找停車場為難時,一好心行人指點我們停在一飯館前麵的停車位上。說隻要二元錢,又便宜,又靠近碼頭登船處。心想為何有如此好事,遊畢歸來方才大悟。這正是中午就餐時刻,我們走近停車位,就被店裏的夥計連勸帶哄給拖進了這家飯店裏,那位好心的行人就在不遠處偷笑。所幸飯菜實在不錯,特別是那條“烏遊魚”,肉質細嫩,富有彈性,魚皮厚柔鮮美,實在是上上佳品。烏遊魚隻出在樂山附近的三江水中,想來是那寒冷湍急的江水練就了烏遊魚一身的肌肉和富有膠質的表皮。真要謝謝我好友老仲,讓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魚蝦原來不隻出在我的家鄉太湖。
9)
10)
11)
12)
13)樂山大佛景區入口
14)樂山臥佛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