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暄

且步陶公韻,融日可負暄
正文

2014 死穀春行 (一)—— 印象

(2014-05-22 22:22:23) 下一個

印象


今年一月,上網查看死穀(Death Valley)營地,意外地發現三月中旬連續五天的營地僅剩兩個空位,沒加思索,趕緊搶了一個。三月,我們打起背包出發,在Bellingham機場,安檢先生見我背了折疊椅,便問我要去哪裏露營,他一臉的笑容可掬;登機前,檢票小姐看到先生背了個大大的旅行袋,說是要放到邊上的金屬框裏量一下尺寸,先生說裏麵隻是兩個睡袋。“你們去露營?”“是啊!”聽說是去露營,她二話沒說,一揮手,過。看來大多數人都喜歡與自然親近,也就喜歡親近自然的人。

死穀是美國西南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國家公園,它是美國最低、最熱、最幹燥的國家公園,也是除阿拉斯加的Denali之外,美國本土最大的國家公園,占地3,102,456英畝,它的麵積竟然是美國所有國家公園麵積之和的91%!死穀的最低點低於海平麵86米,夏季的最高氣溫可高達攝氏57度,那裏夏季地表的溫度是可以煎雞蛋的。三月份是死穀的春天,也是造訪死穀的好季節,偶爾超過攝氏30度的最高氣溫已是死穀溫柔的表現。死穀不僅熱,而且極其幹燥,很多資料介紹都說在死穀行走每天每人要保證一加侖的飲水,否則極易脫水。公園裏多處張貼著判斷脫水症狀的宣傳資料。我們兩人在死穀的六天消耗了五十多升的水,回頭算算,比每人每天一加侖的量隻多不少。在那裏皮膚極其幹燥,嘴唇容易幹裂,我們不停地飲水,擦防曬唇膏,塗潤膚露。每天早晨我往車上一坐,就開始往手上倒大量的潤膚露,簡直可以說是在用那乳液來洗手,先生笑我抹油的架勢像是和那潤膚露有仇似的。就是因為這樣誇張地喝水、抹油,才保證了我們的身體狀況基本正常,沒有發生嚴重脫水和嘴唇幹裂等問題。

“放馬”來到死穀,六天五夜,車轍遍布它的東南西北,這裏的一切時時撩撥著我的荒野情結。死穀有多樣性的地質結構,用赤橙黃綠青藍紫來描繪它,沒有半點兒藝術誇張。丘陵、雪峰、荒漠、峽穀、沙丘、鹹水溪、火山口、鹽灘堿地,這些簡單的東西卻充滿了詩意,也富有哲理,但我愈發地感到,重要的是他們就是簡簡單單的一種存在,不管你是詩者長嘯,還是仁者心動,他們隻是他們自己,一如當年我在紅杉公園看到的那塊氣象石。死穀天寬地闊,日出日落,風起雲湧,隻覺得自己就是它的一部分。我們在那裏欣欣然,深愛荒野,樂不思蜀!

但我們深愛的荒野到底(Wilderness)是什麽?腦海中所有這些具象的東西構成一幅荒野圖畫,而我以往卻很少抽象地去思考它。這次特意去百度百科和 維基百科(Wikipedia)查了一下這個概念。百度給出的解釋很簡單,也可以說基本沒有解釋:“荒野在西方文學和生態學研究中是個極為重要的概念。一般說來,在中國的文學中,這個概念比較弱化。”而維基百科的解釋是:“(Wilderness or wildland is a natural environment on Earth that has not been significantly modified by civilized human activity. It may also be defined as: "The most intact, undisturbed wild natural areas left on our planet." )荒野就是地球上的一片沒有被人類文明活動改變的地帶。也可以被定義為:“我們這個星球上從未被打擾、從未被觸碰過的原始野生地帶。”(Wilderness is deeply valued for cultural, spiritual,moral , and aesthetic reasons. Some nature writers believe wilderness areas are vital for the human spirit and creativity.They may also preserve historic genetic traits and provide habitat for wild flora and fauna that may be difficult to recreate in zoos, arboretums or laboratories .)對文化、精神、道德和審美,荒野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和極高的價值,一些自然主義作家甚至認為它對人類精神和創造性都是至關重要的。荒野可以保存曆史遺傳性狀,並給野生動植物提供動物園、植物園和實驗室難以再現的生存環境。”

顯然,維基百科對荒野的解釋和認識比百度百科要詳細、深刻很多,反觀國內環保現狀,不知百度和維基對荒野這個概念的解讀之別是不是管中窺見的豹之一斑?我還從沒去走過中國的荒野,但在國內也去過一些自然景區,如今在美加西部行走多年,兩廂對照,總會有些感慨和無奈。每每在這異國的曠野中,也總是冒出一個想法,渴望有一天也能這樣行走在祖國的荒原,感受“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的詩境。

這片荒野名為死穀,其實名不符實。看似空無一物的土地上卻藏著一千多種隻有死穀獨有的土生土長的動植物,死穀千萬年的風沙其實一直在講述著生命的傳奇。在遊客中心看錄像,一位Timbisha Shoshone部落的原住民說得實在:死穀不是死亡之穀,我更願意稱她為生命之穀。


渾然一體



惡水



Ubehebe 火山口 1


Ubehebe 火山口 2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