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暄

且步陶公韻,融日可負暄
正文

暮秋一日

(2022-10-30 21:55:42) 下一個

 

 

        Mt. Baker 一直是我們的所愛,這個周日計劃換個角度,從Baker Lake去看山。176公裏的路程是合適的一日遊距離,飽餐戰飯,我們八點鍾啟程。

        過海關時是個黑人官員,他笑吟吟地問話,態度和善,不似平日海關官員審問式的詢問。依照慣例,過關先加油,四塊八一加侖(美元)的油價相較溫哥華兩塊四一升(加幣)的高價,是個小小的安慰。疫情之後物價飆升,生活愈發不易。五號高速轉二十號高速再上Baker Lake Road,晨光中景色不斷變換著。霧靄時而平鋪在原野,時而掛在半山,秋陽下路邊的茅草泛著銀光。雖說華盛頓地區的樹木大多是常青樹,也還是有一些金黃、橙紅、赭石的秋葉雜在綠色中,從車邊掠過,田野與丘山的斑斕使人心曠神怡。“少無世俗韻,性本愛丘山……”,我們不禁吟起五柳先生的詩句。

        編號610的小徑從密林開始。這是典型的溫帶雨林,地麵平鋪著地衣和蕨類植物,樹枝上附著著青苔,也掛著青綠和灰綠的長毛苔蘚,像是童話中那種藏著許多精靈的王國。初進山林,山野特有的氣息鋪麵而來,不由得深呼吸幾口,清涼潮濕的空氣,沁人心脾。小徑因常年掉落鬆柏針葉而富有彈性。入口不遠處有一個木匣,裏麵是野外簽到簿,十點半,我們是當天進入的第三撥。想起前麵告示牌上的熊和美洲獅圖片,於是把熊鈴拴在我的書包上,它會一路叮當作響,告訴熊:我們來了!當然,熊瓶也插在先生的背包側袋裏。每次探索一個未知的遠足小路時我總會緊張而興奮,前路可期。山路曲折,上上下下,隻是坡度並不大,路上有各式小木橋跨過溝壑和山溪。我們警惕地觀察,可見很多食草動物的糞便,倒是沒見到熊糞。峰回路轉,小徑延伸到湖邊,但還是遠遠高於水麵。從樹的間隙看過去,湖水是別致的翠藍。路很窄,我有些恐高,總是貼著山的一側走,先生笑我去時右傾,回時左傾,此言不虛。沿途有許多巨型道格拉斯冷杉,樹幹要幾人合抱。林中有一些過火的跡象,據說那是1843年爆發的Mt. Baker 森林大火留下的。

        1.8英裏處我們進入Anderson Point 步道,再走不多遠便到了湖邊的野外營地,那一湖翡翠般的藍綠與Yoho國家公園的Emerald Lake可有一比,湖對麵是重巒疊嶂的山峰,可視一層、兩層、三層,還有躲在雨霧中的可想象的更多層。雖說趕上了多雲的天氣,沒能看到Mt. Baker,我們也並沒有感到多麽遺憾和懊惱,隨緣就好。在這個不可多得的好營地小憩、午餐,很愜意。

        回程走得很踏實,因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路上遇到一家五口和一隻小狗,媽媽領著的最小孩子應該也就三四歲,笑嘻嘻的。小狗對著我們邊叫邊搖尾巴,不知是在向我們示威還是討好。兩個大些的孩子笑容可掬地規勸小狗不要叫,爸爸媽媽也都是溫文有禮的人。經常在遠足路上遇到類似的家庭,喜愛大自然的家庭大多是健康快樂有愛的。

        遠足之後我們沿歸途走走停停。在Baker Lake 水庫大壩上走走,一側是翠綠的鏡湖,一側是一段落差極大的險峻峽穀,兀地想起主席那首《水調歌頭》中的一句:高峽出平湖。一些樹木就長在壁立的岩石上,崖壁的一處還有個瀑布,水量不大,遠望如薄紗一般。即有輕盈的麵紗,還有翠綠的裙裾,不禁又想起詞中的另一句: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神女是否無恙咱不清楚,當今世界的確大不同了。我們目前至少還有可控的日常,還有詩和遠方,已經很幸運了。

        最後經過一個湖邊營地,看到靜水中一隻小船緩緩而來,船上一人一狗,釣魚人用的是這邊特有的一種釣魚方式,飛釣。營地的篝火起了,我們也該歸家了。

      
2022.10. 2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