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裏窗外

初來乍到,想在這裏開塊地兒,練練筆,自娛自樂之外,多謝支持。
正文

感慨“圍城”

(2013-10-30 17:01:48) 下一個
感慨“圍城”

        今天在海外中文網站看到一篇文章,名為“牢騷”,就是要發發牢騷的意思了。他說“最近孤獨得可怕”,看微博也不過如此,自己說的沒人關注,別人說的自己也懶得關注;在電話名單上找“適宜”的人電話,也是覺得廢話連篇,詞不達意。感覺“無可選擇地一個人與一小塊自然捆綁在一起”,不得不越來越熟悉。。。最後認為某人在法庭上的話“我所剩的隻有餘生”也是自己的寫照,可惜的是自己沒有折騰過,就隻剩下餘生了。
       我隻覺得跟自己的感覺如此相似。雖然因為身軀不大,小小地折騰過,但無論如何眼前隻剩下了餘生也很不舒爽。
       然後再想想自己變成這樣的過程,就發現錢鍾書老先生的“圍城”之說實在是透徹極了。方鴻漸關於婚姻的結論何止是適合婚姻呢?人在麵對選擇的時候從來都是一樣的心態。
       我在沒有來到這個夢寐以求的西方社會前真是殫精竭慮要出來,此番不行走彼番,大路不通就旁路。最後飛機一在這異國他鄉落地,我就如釋重負了。要做的事總算是做到了,逃出了國內的“圍城”。        如今兩年很快要過去了,卻發現自己仍然過著國內的生活,接觸的是中國人,上的是中文網,看得是同學的微信,在這裏沒有融入的機會也幾乎沒有可能。空有一番想法卻繞不過文化和語言的硬檻。於是,隻能閉上眼睛往前走,不再多想。
       但再看看國內移民的述求有多重呀!無數人為了移民出國想方設法,不惜代價。外國移民為了解決個案積壓的問題,把移民的門檻抬高,再抬高,但我的同胞仍然勇往直前,心中念念有詞:我隻要到那裏就可以了,享受藍天白雲,享受安全的食品,享受西方的福利,其它都不是問題。隻要,隻要讓我出去。
       所以“我在城裏,你在城外;我想出去,你卻想進來;我在徘徊,你在等待;我出不去,你也進不來。”捫心自問,真的要回去,我會回去嗎?我也隻會“徘徊”。當真是好一個“徘徊”,好一個“圍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