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

以知性探尋真相,以善心廣結良友,以誠信無愧網絡。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人到中年的膝關節

(2013-11-27 09:23:29) 下一個

有句老話說,人老先從腿上老。準確地說隨著人的衰老,先出問題的是膝關節。主要表現為疼痛,最開始疼痛出現在上下台階膝關節屈曲到一定的角度時,然後範圍擴大表現出跛行。最終發生運動受限,關節膝關節僵直。相似的症狀也可以表現在髖關節和手指關節。X 線照片顯示關節骨質增生,骨刺或者遊離骨性贅生物形成,關節間隙變窄。



X線照片,顯示關節間隙狹窄和骨質增生。

膝關節為什麽容易出問題,首先因為它受力大。要說踝關節受力應該大於膝,不錯。但是踝關節的穩定性要遠遠好於膝。這樣就容易理解膝關節容易出問題的原因了,就是由外力作用加上關節不夠穩定導致關節麵損害。

看看膝關節的解剖就知道,膝關節內有關節軟骨和半月板作成關節麵的緩衝保護,正常情況關節麵是滾動接觸對緩衝層不應該造成任何損害。但是,側向位移和大腿的軸向旋轉會對關節麵產生剪切力導致損害。足球轉身大腳導致半月板撕裂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某人說尼羅河沒有肌肉是因為不上足球場和人撞。其實練健美肌肉最漂亮但從來不去和人撞。撞是撞不出肌肉的。撞的結果是關節損傷,因為最後的力度都在關節上,而且是橫向力。

大多數人並沒有明確的關節損傷病史,但是同樣經曆著微小損傷的慢性累積。最終的結果程度不同性質都一樣,絕大多數中老年人發生的膝關節痛都是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目前醫學上沒有有效治療方法,隻能對症治療如止痛,嚴重者可以通過手術去除贅生物甚至關節重建。



大體病理示意圖,表示關節軟骨半月板的缺損和骨質顯露。

從病理來看,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與其他關節炎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基本沒有炎症。非炎性病變的症狀特點是沒有關節的紅腫。鏡下觀沒有組織的充血水腫和炎細胞浸潤。骨關節炎本質是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也就是關節麵軟骨的缺損骨質暴露和骨質增生。炎症與退行性變的病理關鍵在於前者的終極表現是壞死,而後者是凋亡,就像秋天的樹葉一樣。骨關節炎後期出現關節腔狹窄,關節骨化。最終失去運動功能。

人身體的很多組織在人的一生中都在經曆著不斷的損傷修複,或者死亡重建的過程。組織的修複有功能性修複和非功能性修複。前者由原來同質的細胞來修複,恢複原有的結構和功能。非功能修複最常見的就是皮膚上的疤痕。骨關節炎的可以看成是關節內的骨性疤痕。機體沒有以負責任的方式進行功能修複,而是偷工減料作了非功能修複,也就是骨性修複而非軟骨性修複,導致關節無法從事正常的功能。

搞清楚這一點,就容易理解什麽方法才能從根本上治療骨關節炎。尼羅河認為對於尚屬早期的病變最好的治療就是運動。疤痕修複的原因在於人沒有要求它作更為複雜精致的功能修複,那麽就從這個根本點著手解決問題。運動首先可以加強下肢力量。增強關節穩定性。更重要的是,運動可以強迫組織按照功能需要的要求進行重建。

有人會質疑,人過中年,人體組織還有功能修複的能力嗎?其實人體每天都在功能修複。以造血組織為例,粒細胞壽命不到三天,血小板7天,紅細胞120天。骨髓中由幹細胞祖細胞構成的龐大家族天天都在彌補機體的需要。即便如此,也隻使用了全部生產力的1/8。隻有不到10%的細胞處於增殖狀態,其他90%的細胞都在睡覺。機體的所有修複都開始於幹細胞,在膝關節應該稱間質性幹細胞。這種細胞具備多向增殖分化和自我維持能力,一分為二,兩個中的一個繼續增殖,另一個睡覺維持幹細胞池的數量穩定。那個進入修複工作的細胞可以繼續分裂分化成為機體需要的組織。

業界很多學術論文表明,運動確實可以改善骨關節炎的症狀,甚至延緩病理進展。當然,在開始治療性運動時,肯定會感到疼痛加重。但是隻要采取的運動方法和強度適當。堅持下去一定會看到成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個人因為懼怕疼痛主動減少膝關節受力,必然進一步減弱穩定膝關節的力量。長此以往,膝關節內的軟骨退行和骨質增生隻能進行性發展。下次尼羅河繼續談什麽運動對膝骨關節炎是有效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rainfy 回複 悄悄話 希望早日見到下篇文章,迫切需要中...
多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