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翌日(12月9日),留學生們公推秋瑾為召集人,在留學生會館中的錦輝館召開陳天華追悼會,會上,她宣布判處反對集體回國的周樹人(魯迅)和許壽裳等人“死刑”,還拔出隨身攜帶的日本刀大聲喝道:“投降滿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吃我一刀。”
秋瑾與魯迅 資料圖
國人對近代反清女豪秋瑾之名並不陌生,不過對於她那“秋風秋雨秋煞人”的英姿從何而來,又從何而落,卻未必十分清楚。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過杭州學者鄭雲山教授的《秋瑾》一書,堪稱中國大陸學者關於秋瑾的第一本專著,稍後,此類著述漸次增多。而迄今為止,國內學者對於秋瑾的研究,大多側重於她為推翻清政府而從事的革命活動,至於她在日本的活動以及多方的人際關係究竟如何,卻涉獵無多,其中當與日文資料的搜集與研讀之困難密切相關。在秋瑾血染古軒亭口(亦即魯迅名作《藥》中的“丁字街”)百年之際,日本學者永田圭介《秋瑾——競雄女俠傳》一書中譯本的發行儀式在秋瑾故裏隆重舉行,該書中譯本的問世,堪稱中日學術文化交流史上一件值得慶賀的事,它也足以表明,中外學者關於秋瑾的研究並非已經無話可說了。
《秋瑾——競雄女俠傳》有助於彌補我們秋瑾研究中的諸多缺憾
自秋瑾遇難伊始,即便是在清朝君主專製主義的掌控之下,就不乏有心人收集關於秋瑾的生平與文稿資料,勾畫其與眾不同的人生曆程。從中華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僅戰事頻仍,而且政局多變,連秋瑾的墳墓都屢遭掘遷,先後竟達十次之多,國人卻並未淡忘這位出色的近代革命先驅,有關史實的考訂與梳理,文集的增篇與詮釋,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賡續不絕。無論是在秋瑾的祖國,還是在她曾經留學過的日本,無論是在祖國的大陸,還是在香港和台灣,都有關於她的文集與研究成果出版,而且都擁有一批慕名而索的讀者。小野和子、石田米子等日本學者在敘述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或辛亥革命史時,也少不了要把秋瑾作為重要的個案來分析。美國學者瑪麗·巴科斯·蘭金的《1902-1911年上海和浙江的中國早期革命激進知識分子》(哈佛大學出版社1971年版)堪稱歐美學界研究中國辛亥革命的重要著作之一,該書雖不是以研究某個具體人物為主,但也把秋瑾作為重要的考察對象。在全書正文235頁中,與秋瑾直接有關的篇幅大約共有16頁,占全書正文的1/15。
對秋瑾研究投入最多、著述也最多的,無疑仍屬我國的文史研究者,其中不乏數十年如一日的鍥而不舍者,新近加盟的後繼者則不滿足於對已有文本的校勘與解讀,而是在研究視角與方法上另辟蹊徑,關於女權主義與秋瑾的角色衝突、“秋案”發生後的社會輿論與官方態度之間的複雜關係等,都是近年來頗具新意也不乏深入爭辯的園地。但相對來說,我國學者基於語言的障礙,對秋瑾旅日資料的挖掘與運用還著力不多。瑪麗·巴科斯·蘭金的《1902-1911年上海和浙江的中國早期革命激進知識分子》一書對日文資料也鮮有關注,乃至對秋瑾在日留學與反清革命的活動敘述甚簡,總共不足一頁的篇幅。而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是,留日生涯乃秋瑾義無反顧走向反清革命的重要一環,豐富而複雜的人際交往亦曾編織她的鮮活人生,如果不能認真地清理其革命思想之源與流,簡單化的文本分析與人雲亦雲的話語套路就隻能將研究者嵌定為文本之奴隸,頂多是展開解讀的想象,隨意加減曆史。日本學者永田圭介《秋瑾——競雄女俠傳》一書的問世,則有助於我們明了上述缺憾,盡量彌補。
作者將日文與中文資料互相對照,對秋瑾在日活動作了比較詳細的爬梳,可望彌補國內學者的研究弱項
《秋瑾——競雄女俠傳》把秋瑾的一生放在中日兩國的國情演化與中日關係的時代背景下來敘述,更容易使讀者把握傳主反清革命思想的成因與革命活動的具體內容,還通過運用大量的中、日文獻資料,從秋瑾的誕生到密謀反清,對她的一生作了係統的描述。與一般學術論著不同的是,這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文學讀物,閱讀起來並不幹澀;與一般文學作品不同的是,這又是一本可信度較高的傳記作品,不是信口開河,漫天演繹,而是一邊敘述,一邊拷問舊說,交代資料來源,不乏學術參考價值。在充斥我國書肆報攤的人物傳記作品中,如此嚴謹的敘述似不多見。作者還在悉心搜集的基礎上,將日文與中文資料互相對照,把秋瑾是如何去日本留學的,又是如何在日本生活和從事革命活動的,都作了比較詳細的爬梳,可望彌補國內學者的研究弱項。
例如,關於秋瑾到底是去美國還是去日本留學的猶豫過程(PP125-128)、秋瑾在北京永定門車站與子女依依惜別的場景(PP134-135),赴日輪船上發生的生動故事(PP134-138)、抵達日本之後的生活安排、與浙籍和湘籍留學生的頻繁交往、服部繁子與下田歌子等在秋瑾入學問題上的照顧(PP149-150)、秋瑾與反清幹將宋教仁等人的會麵情狀、談話內容(PP163-165),等等,作者都有翔實的交代。
首次披露了秋瑾與魯迅留日時在一些問題上的衝突等易為國內學界忌諱的細節
作者還從資料出發,首次披露某些易為國內學界所忌諱的細節。作者根據日本報刊的資料記載,細述革命文豪陳天華因抗議日本頒布“取締清國留學生規則”而蹈海自殺和宋教仁、秋瑾等組織追悼活動的經過,雲:
翌日(12月9日),留學生們公推秋瑾為召集人,在留學生會館中的錦輝館召開陳天華追悼會,會上,她宣布判處反對集體回國的周樹人(魯迅)和許壽裳等人“死刑”,還拔出隨身攜帶的日本刀大聲喝道:
“投降滿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吃我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