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唉,請原諒我的直率和調侃,因為有樂嗬

(2013-08-20 20:03:45) 下一個


更因為我是想替死了幾千年的古人們說幾句話,因為他們不能說話了,更不能上網,當然了,他們也不會理你的。

隻有我閑的沒事拿你練練手,當個樂嗬。

你是不要班,甚至不要排,連也不要了啊!

你翻譯道德經也有好幾個帖子了,我還寫了一個道德經不可以翻譯而聖經必須翻譯的帖子呢,因為你的問題太多太多。

這裏隻看你這頭幾句:“古人以觀為學,開的是“照相”館。道法自然,沒有推導過程,顯示不出邏輯,隻能比喻(不僅在中國,在早期西方也一樣,比如伊索寓言)。這在傳承上無疑是個缺陷。後輩 學習就隻能猜,說得好聽點叫“悟”。”

請你看看我說的有沒有推導過程,顯示出不出邏輯,是不是隻能比喻,嘿嘿

嗯,現在就開始:

你以為這一句裏有推導過程嗎?顯示出邏輯了嗎?

現代人不是以觀為學嗎?

先看你的:“古人以觀為學,開的是“照相”館。”

既然開的是“照相”館,“照相”館,這是你的比喻吧?

還真別說,都不要說古人“隻能比喻”,你連比喻都不會。

假設,如果你會比喻,如果你的“古人以觀為學,開的是“照相”館”的比喻是差不多的。

那麽,照片就是“古人以觀為學”的結果了?

對吧?

可是,看到的東西和照片之間還需要“有推導過程”嗎?

難道開“照相”館的產品照片與看到的東西之間有什麽大多距離或有什麽大的變化,以至於“沒有推導過程”就看不出來了,以至於離開推導過程,兩者的聯係就看不出來了,“後輩學習就隻能猜,說得好聽點叫“悟””了嗎?

“照相”館的產品照片與看到的東西之間的差別有那麽大嗎?

誰看到“照相”館的照片“隻能猜,說得好聽點叫“悟””的?

也許,經過某些現代藝術家加工過的照片,結果照片上顯示出來的形象跟原來所拍的東西差了十萬八千裏路了,麵目全非了,結果觀眾看這樣的照片用你的話說“就隻能猜,說得好聽點叫“悟””了,看現代藝術確實是這樣,可惜這不是古人幹的,是現代藝術家幹的。

但是,請注意啊,現代藝術家不都是這樣幹的哦!

也就是說,開“照相”館不都是現代藝術家的工作室哦!

所以,有現代藝術家這樣幹,不等於所有現代藝術家都這樣幹,對吧?

那麽,是你不會比喻呢?還是你不知道什麽是“照相”館呢?

我實在是不能說你不知道什麽是“照相”館,因為這個實在是太簡單了,所以我隻能選一個比不知道什麽是“照相”館難一點的可能性,那就是你不會比喻。

怎麽樣?

我羅嗦了這麽些,有推導過程吧?顯示出邏輯了吧?我沒有用比喻吧?也不需要你猜吧?說得好聽點叫不需要你“悟”,對吧?

接著再看你的:“道法自然,沒有推導過程,顯示不出邏輯,隻能比喻(不僅在中國,在早期西方也一樣,比如伊索寓言)。”

“道法自然”我就不說了,你的“沒有推導過程,顯示不出邏輯”,我前麵已經用到,現在繼續說。

可以說你的“沒有推導過程,顯示不出邏輯”對古人的東西“古人以觀為學,開的是“照相”館”的結果,這是你對古人的東西下跌一個結論,而且是一般性的結論,可惜的是,中國古人的東西呢,你沒有給例子,謝天謝地,你給了一個早期西方的例子,還說“早期西方也一樣”,比如伊索寓言!

可見,不僅比喻不容易,這一點我已經說過了,因為我前麵已經說了你不會比喻,可惜的是就連你說的“古人以觀為學,開的是“照相”館”也不容易,下麵我給你推導過程,還顯示出邏輯。

不錯,你“以觀為學”拍的伊索寓言是用比喻的照片是準確的,而且甚至可以說伊索寓言全都是用比喻的都是準確的,因為事實如此嘛,伊索寓言就是用比喻講故事嘛。

你看出來你的問題了嗎?

你的“隻能比喻(不僅在中國,在早期西方也一樣,比如伊索寓言)”也“沒有推導過程,顯示不出邏輯,隻”有伊索寓言一個例子。

我前麵已經說過了,有現代藝術家這樣幹,不等於所有現代藝術家都這樣幹,有木有?

伊索寓言這樣幹,不等於所有“早期西方也一樣”,有木有?

早期西方不隻是伊索一個人識字,有木有?

什麽,伊索不識字?

伊索是文盲,有木有?

什麽,伊索是奴隸?

伊索的主人是哲學家,有木有?

伊索的主人也隻能比喻,有木有?

反正,不可以這麽以點代麵,有木有?

你自己說說看你是不是犯了你自己說的“古人以觀為學,開的是“照相”館”的錯誤了?

而且你還挺會“悟”的,因為你隻拍了一張伊索寓言的照片就“悟”出了“早期西方也一樣”,有木有?

怎麽樣?

我又羅嗦了這麽些,有推導過程吧?顯示出邏輯了吧?我沒有用比喻吧?也不需要你猜吧?說得好聽點叫不需要你“悟”,對吧?

最後,我說幾句你好像很喜歡的推導過程和邏輯。

邏輯是從事和非推導下去的,這個推導過程之所以可以進行下去是因為處理的問題是非黑即白的,一般隻有黑白兩種可能性,有例外的時候也不多,這樣一來推導過程的所謂邏輯樹才可以控製,最後才可能有個結果,否則發散開來不僅無法控製,結果也不會有了,要不就是一堆結果。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問題的性質是非黑即白的,比如說早期自然科學,而且即便是自然科學,多年前也早就不是了,比如說測不準,比如說很多東西沒有固定的或肯定的或唯一的結果,隻有一個概率,這類東西用分布來描述,比如說量子力學,等等等等。

在古代,古人抱團過日子的問題比解決自然科學的問題來的更迫切,因此解決社會組織問題就比解決自然科學的問題來的更重要,而人的社會問題的性質不像早期自然科學問題那樣是非黑即白的。

甚至都不要說人的社會問題的性質是非黑即白的,就連單個人的問題人的性質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所以,對於人的問題是不可以邏輯推導演繹的,因為,對於人的問題邏輯推導演繹的結果不僅沒用,甚至根本就無法邏輯推導演繹下去。

舉一個例子就可以推倒一個思維模式,比如說邏輯推導演繹的模式,這不是以點代麵,因為一個思維模式之所以是所謂思維是模式,它是不可以選擇對象的,就好比萬有引力定律,萬有引力定律之所以是定律,它是不可以隻對太陽對,而對月亮就不對了的。

其實呢,萬有引力定律也是有條件的,也就是說不是絕對的,因為距離太近或太遠都不行。

哦,對了,我還沒舉一個人的問題的例子,說明人的問題人的性質不是非黑即白的,所以,對於人的問題是不可以邏輯推導演繹的呢。

我現在就舉:欲擒故縱,好像也可以叫逆反心理,鷹文叫“reverse psychology”。

謝天謝地!幸虧有鷹文,否則除了跟以老家夥居多的喜歡國學的人,跟你就沒法交流了,你顯然不是,嘿嘿)

因此,人的問題的性質不是非黑即白的,所以,對於人的問題是不可以邏輯推導演繹的,必須對不同的人還有不同的問題甚至在不同的時間和心情具體分析,同一個人,對於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時間或在不同的心情條件下的反應結果可以是完全相反的。

欲擒故縱的逆反心理就不能隨便用,縱的不合適,人家完全可能就徹底跑了,結果你弄巧成拙,聰明反被聰明誤,事與願違,抓雞不成還蝕把米,丟了夫人又折兵,等等等等,這些都跟具體的人有關,沒有邏輯推導演繹的非黑即白的結論,對吧?

所以,中國古人說的“否極泰來”,還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等等等等,那是有關生死存亡,也就是優勝劣汰的,可不是什麽“以觀為學,開的是“照相”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