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姑娘的小小螺殼

田螺姑娘在做白日夢,希望把沙子變成珍珠。
正文

上海高校美食 zt

(2006-02-13 15:57:41) 下一個

同濟篇
俗話說“吃在同濟”,這已經是大學校園之間口口相傳的的名諺了,眾人皆知。
沒在同濟生活過的人們大概會以為,這句諺語指的隻是同濟校內的那些餐廳食堂。確實,僅同濟本部就有不下六家風格各異的食鋪。可是對於大四的我們來說,大學校園裏的學生食堂已經隻是一個象征意義的存在。它們的存在隻是為了向我們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你可以在這兒毫無感覺的擺脫饑餓感,然後有力氣去上晚自修-- 每天早飯中飯晚飯都在那麽幾個食譜單調味道時好時壞的地方進食,就這麽吃上四年,你能忍受嗎?
告訴你們,那些遍步同濟校外百米之遙的無數家街頭小飯店,才是我們這些大學生心中最向往的樂園。
便宜,熱鬧,隨意,不用洗盆子和勺子,這些是我們中意的理由。類似這樣的理由還有很多,比方說,你總不能和幾個臭味相投的兄弟喝醉了酒在學生食堂裏大擺龍門吧?還有,找個幽靜的齊楚閣兒,和女友對坐淺酌,說些知心話兒,比在人聲嘈雜排隊能排得繞著你們桌子轉個圈的學生食堂裏局促不安,如何?
大二剛到本部時,我們像一群壓抑饑餓許久的野獸,被後門赤峰路上那一家連一家的小飯館讒得暗流口涎。記得那天剛放下行李,宿舍裏一幫兄弟簇擁著就衝了過去。那次去的地方是同濟家園,很溫馨的名字不是?可喜的是價格也像名字那麽平易近人,菜又非常精致可口,直撐得酒足飯飽方才一路打嗝離去,半醉著相約,就是這裏了,下次,就是這裏了!
現在想,那一次實在是被同濟家園給蒙蔽了,耽誤我們見識其它飯店裏無數美食足足半年。大約半年之後,同濟家園裝修停業,食無去處的我們沒能堅持多久,開始繼續在赤峰路上尋覓好去處。很快,一家名字叫做“家常菜”的飯店就被我們發掘出來。與“家園”相比,家常菜的口味更為廣泛,有各大菜係的代表。在這裏,我們這群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曾經驚喜地找到各自家鄉那些熟悉的口味,感覺像是回到了家一樣。菜同樣不太貴,味道出眾;環境尤其別致,原木的桌椅,隨意而獨特。
大三,有些返樸歸真的年月。忙碌的生活和對未來不確定的展望,令我們初次認識到金錢的重要。漸漸我們不再像大一大二的孩子那樣,過分注意飯店的環境和裝飾,隻想找個固定的地方,偶爾累了去歇歇腳。這時候,我們又發現了阜新路上的小山東羊肉館和它對麵的夫妻店。這是兩個非常樸素的地方,小山東的菜式不多,羊肉為主,但很夠分量,一份六塊錢的羊肉湯夠三個人的,一份同樣六塊錢的青椒煎蛋大得嚇人。而夫妻店根本就沒有名字,因為店主是夫妻倆,我們於是給它起了這個大俗大雅的名字。到了晚上,就算是冬天,小山東也會連門外也坐滿人,許多人並不像我們一樣窮,但他們還是打的趕來;坐不下了,就去夫妻店,那裏雖然沒有羊肉,招牌的京城牛肉味道也不壞。
不知不覺就大四了。有時候夜深了,還坐在夫妻店裏,喝杯可口或者不可口的啤酒,說些可有可無的閑話,看看這個我們生活了整整四年的城市角落,回想起從孩子變成年的過程,想到告別的話語就要說出。許多人許多事與年輕的我們相遇相識結緣,還記得那些小酒館裏歡樂的時光,是它們給了我們最初的溫暖,啤酒和友情攙雜的溫暖,是那樣前所未有地令我們感動過。

華師大篇
去過上海西區的長風公園的人都會對一條不足200米的棗陽路印象深刻,"那裏蠻熱鬧的,有好多飯店。"然後再補充一句,"華東師範大學邊門就在這條路上,所以光顧的學生特別多!" 沒錯, 盡管這所大學有好幾處邊門, 但就數這兒最接近學生宿舍樓, 是河西的食堂和綜合的生活小區。有些個年頭了, 口碑不錯。
短短的棗陽路上聚集著近20家大大小小的飯店,考慮到這裏特殊消費環境,這裏飯店價格都比較低廉,而親切和藹的中年服務員熱情的招呼常讓在外的遊子想起遠方的親人。也許是為了適應這裏的自五湖四海的學生,這裏匯聚了全國各地的風味小吃,在"旺來餐館"有故都西安的羊肉泡饃、不起眼的小鋪子裏有享譽海外的蘭州拉麵、還有"延邊串烤"裏噴香的燒烤;這裏"四川酸菜魚火鍋莊"的麻辣、山西的酸醋、蘇錫的甜糯;這裏有為照顧回民的開設的"清真館",也能在"雲都餐廳"嚐到在上海屈指可數的正宗雲南菜肴;在"新疆風味餐館"可以聽著西域的歌謠吃著新疆手抓羊肉,把平時裏父母告之的眾多規矩拋在腦後;當然這裏有本邦的濃油重醬,更有粵菜的清淡精致,魯菜的豪放不羈。
說實話, 如果將這兒的菜式和大菜館的相提並論, 似乎還少些火候和道地。但對莘莘學子, 厭倦了學校食堂公式化的飯菜, 或是誤了開飯時間, 晚自習後的自我犒賞, 或是老鄉同學隔三差五的聚會, 校園情侶單獨相處, 棗陽路確實是個不二選擇。
每天吃飯時間,這條棗陽路就活了,在摩肩接踵的吃飯大軍裏會遇到幾張可愛的麵孔,一聲親切的招呼或一個淺淺的微笑就匆匆告別,沒辦法!不趕早呆會就要等位子啦。坐在那,可以聽到久違的鄉音,更可聽到海外留學生不標準的普通話。坐在對麵穿校服梳小辮的小女孩手拿筷子,趿拉雙肩懶懶地靠在靠背上,清澈眼睛時不時瞄二眼鄰座再巴望著廚房,嗬!依稀是我當年的模樣。許是因為濃重的文化氛圍和校園氣息, 以及價美物廉, 所以不僅僅是學生, 已經工作的, 周圍的居民和好奇的嚐鮮者都紛至遝來。
這裏的飯館都是經過近十年的競爭存活下來的,而且競爭也從未停止存在過,每隔段時間這裏又會有家新店開張。
不知當初是這條路上的餐飲消費帶動了這條路上的日常消費,還是日常消費帶動了餐飲消費,隻知道這條路已在普陀區小有名氣. 每年這裏夏秋交替之季, 華師大的學生總愛在這裏道聲"祝福" 說個"希望",如今又是依依惜別時,在這裏道個"珍重"後又會有多少故事?

複旦篇
多虧了複旦周圍的餐館,讓學子們在飽受精神食糧的同時,也構成了自己的飲食文化,否則以校內那幾個從50年代就出了名糟糕的食堂如何能留住挑剔的複旦學子?複旦周圍的各式餐館,不下50家,分布在學校周圍的大小馬路上。
政通路地處留學生院附近。在這條曾被《申江服務導報》評選為上海最佳情人路之一的幽靜小路上,錯落有秩的分布著十多家具有異國情調的餐廳,酒吧。聽聽它們的名字吧:故鄉、伊甸園、紅複丹、隨圓、百運、Mr. Pizza、Hard Rock、Paradise……伊甸園主要經營韓國料理,你可以在這兒品味到各類風味飯、小菜和口味相當不錯的韓國燒烤。故鄉除了有韓國燒烤外,還有日本料理。隨圓、百運是學生們最常光顧的,因為這兒的家常菜、炒麵、風味飯非常好吃,價格便宜,特別是他們的蛋包飯很有名。用筷子輕輕地撥開金燦燦、香噴噴的蛋皮,一股更濃烈美味的香氣撲麵而來,茄汁翻炒的飯裏有雞丁、胡蘿卜。好看又好吃。 Mr. Pizza有各式各樣的比薩、麵條、沙拉和飲料,十多塊錢一個6寸的比薩,而且有Pizza Hut 都沒有賣的經典蘑菇Pizza。Hard Rock無疑是最具特色的,在這兒經常可以遇到一些說著怪怪中文的來自美國英國或日本的外國留學生,和那些校園中充滿才氣的玩音樂、搞戲劇的人,牆上塗滿個性話語和畫,最有意思的是這兒的小食居然是“炒米花”。這兒的餐館都特別的精致、整潔,從老板到服務生都很熱情,如果你在這兒消費得多,老板還會大方地送你些菜或水果。特別喜歡和朋友坐在政通路的街邊,一邊喝酒吃菜,一邊談天說地;一邊看著身邊走過的姑娘小夥,無論是金發碧眼,還是黃皮膚黑頭發,都有一種迷人的氣質。
另外,在國定路的鐵道後麵有一排小飯店,非常好吃非常便宜,學校的燕園劇社演完話劇之後總喜歡會聚於此,喝酒唱歌到天亮;每年5、6月份則是這兒的高峰期,天天燈紅酒綠到半夜,畢業班在這兒鬧通宵。隻是時過境遷,那排小店已在前一陣子夷為平地。邯鄲路上也有幾家規模稍大些的飯店,比如著名的“紅牆”“綠島”,味道都不錯,是研究生們答辯論文後例行請客的規格場所。
複旦東門的周圍,以前每到晚上夜排擋聲勢浩大,各式的炒飯、炒麵、炒年糕、砂鍋小餛飩、西安肉加饃、烙餅、烤羊肉串、茶葉蛋臭豆腐……好吃而且非常非常的便宜。現在基本上都被取締了,倒在東去邊上開出一家比較高檔的“學人邨”韓國餐館和一家大眾化小吃的“老巷”,都很受學生們歡迎。
政肅路和國權路靠近研究生院。這兒都是些中式小餐館,家常菜為主,價格便宜;還有幾家純正川味的小吃店、麵館。如果說政通路上的是三五知己聚餐聊天的好地方,那麽在這兒可以好些朋友大吃一頓了,老板總會慷慨地給打個八折。有個叫“金鳳園”的經常去,還有幾個連名字都忘了。最聲明遠揚和悠久的菜是青椒土豆絲和蝦仁庖蛋,幾乎個個餐館都有。另外一個著名餐館是“蘭州一拉”,就不用我解釋是賣什麽了,一看名字便知,它的辣味特別純正,短短時間已在複旦周圍開了三家分店,可見它生意的紅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jxiaoyi 回複 悄悄話 想起了過去的美好時光.....
田螺姑娘 回複 悄悄話 我們是不是校友啊?
霓娜 回複 悄悄話 你想饞死個人怎麽著?:)))

也同懷念ING
田螺姑娘 回複 悄悄話 滄海桑田了。。。。懷念。。。。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