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背靠背一星期怎麽安排?

(2024-08-29 12:57:17) 下一個

以前落花的每個馬拉鬆和三項賽事我都知道,我如數家珍。現在不一樣了,落花經常“臨時報了個”XXX馬拉鬆,順便跑了個YYY馬拉鬆,越來越頻繁,我也不知道她今年跑了多少個了。

多馬,有個俱樂部,叫做Marathon Maniac,狂馬俱樂部。入會很簡單,你“隻要”在一個規定時間內跑完多少個馬拉鬆,就可以達到一定段位。一共九段。我前幾年到了6段後不再進步,因為玩別的去了。落花應該已經入段,但估計她教練不會鼓勵。那幫老幫菜,每年跑幾十個馬拉鬆,不是落花需要的目標。

跑得多了,你就不可能每個都出好成績。大腕兒們每年跑2個左右,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如臨大敵。“平均跑者”如我,無所謂,就是個玩,到處玩,也不追求成績。所以有時候,比賽旺季,就會幾個比賽擠在一起,每個星期都有個全馬。都是想去的,手心手背,也不想舍去哪個。這不,最近連跑,賽後躺平,到了周二頭七跑6.8,我隻好推遲。躺平三天,今天周四,我賽後第一次跑步,10MP+2WU-1CD=13.1。不過我還是在8.21英裏處暫停下了表,拍照,然後快步追上前麵的隊伍。8月21日,是夫子離開運壇的日子。

連跑的極端,是連續兩天馬拉鬆。因為疫情我有過一次。星期天跑完,下午坐3點多飛機,第二天早上跑第二個。結果是第一個不敢跑,要留點力氣給明天;第二天跑不了,你真的沒有力氣了。所以兩個都跑不出成績。

一般情況下,最多的還是連續一周這種。也就是兩個馬拉鬆隔了5天,6天或者7天(要看各是周六的,還是周日的)。這期間,我是不訓練的,徹底躺平。大概一步都不跑了。偶爾,是第四天跑個1到2英裏了事。

那麽問題來了。這兩個比賽,你拚哪個呢?

我的回答是:不一定。

情況1:第一個馬拉鬆是著名的目標賽,機會來之不易。那麽,我是會拚第一個的,完全不留餘糧。第二個比賽就是個玩兒,跑咋樣咋樣,走完也行,最好能拿個獎牌,拿不到DNF也無所謂。再不濟,第一個拚狠了,我放棄第二個比賽,DNS。

情況2:第二個是大賽,目標賽。當然,前麵不到一星期跑了個全馬,對第二個總會有影響。我們會說,把第一個比賽當成周末長跑訓練,以賽代練。我不完全理解這個說法,沒有哪個馬拉鬆訓練計劃沒有賽前減量(Tapering)。一般是一周前的最後一個長跑跑個10-12英裏,撐死了。跑得再慢也是26英裏,耗能相當,隻是峰值小些。不應該的。所以,隻能把第一個比賽的強度減到可能的最低的最低。完全別讓自己累著。這時候,如果你平時跑量越高,這種影響越小。假如你周跑量50英裏以下,那影響不可能小的。

情況3:兩個比賽地位差不多,都不是目標賽,但都不錯。我就要看難度了。假如前麵那個坡大,爬升多,那就慢點兒,把力氣多留給第二個馬拉鬆,讓那個成績漂亮一點。反之亦然。不過,如果難的那個要是難到很難完成的地步,那就隻好倒過來。

情況4:看當時狀況。比如,本來要保第一個比賽,第二個比賽隨意的。但到了第一個比賽開賽時或者比賽中,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暴雨傾盆,那麽就要靈活機動,完賽了事。把力氣留個第二個馬拉鬆吧。

情況5:看前後的身體狀況。比如一周前你剛剛感冒,7天後你退燒了,但已經到了第一個比賽,你覺得你還可以(我幹過),於是勇敢走向起跑線。那麽這第一個馬拉鬆,你不能拚的。到了第二個馬拉鬆,感冒已經過去兩周,身體應該恢複得差不多啦,能拚多少拚多少。

情況6:看前後工作和生活安排。如果剛剛完成一短時間繁重的工作,或者疲憊的旅行(常有的),那麽和上麵那個類似,第一個跑輕鬆點。拚第二個馬拉鬆。或者反過來,你兩個馬拉鬆跑完後有重要或者繁重的工作生活安排,那就拚第一個。第二個隨意,賽完迎接下麵的生活。

Lake of Shadows - In Memory of fuz!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