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今天是5月22日

(2024-05-22 14:05:15) 下一個

三年了,好快。

記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我有一個馬拉鬆。跑到大約5英裏的時候,一架直升機在頭頂盤旋,噠噠噠,很響,低空飛行,繞著比賽路線。要是以前,我可能會嫌太吵了。但是那天那一刻,我卻感到非常的幸運。如果石林也有直升機一路盤旋,那該多幸運啊。到了晚上好幾個小時過去了,還在向附近的軍隊打文字報告,請求協助,申請是否能調動一架直升機。而那時,22個生命早已注定了。報道大都說是21人,其實半年之後,受傷的8人中,一直昏迷的甘肅臨洮選手文慶林,最終沒能醒來。當然還有縣委書記,總共是23人。慘!

我跑第一個超馬,已經有五年多了。後來,不斷增加距離,增加海拔,遭遇很多情況,酷熱,酷寒,大風,暴雨,冰雹各種情況,對石林的情況越來越了解,越來越熟悉的感覺。也遇到不少那22個選手的戰友們。去年的峽穀100,燦華雖然時間一樣,但位居第二名。記得他說過,如果梁晶在,就沒他什麽事了。不過,大多數人,對此都幾乎保持沉默。更願意把這種情愫深埋心裏。但那份感情沒有忘記,這幾天同時都在默默紀念。

跑得越多,就越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我們不可能戰勝大自然。在宇宙中我們隻是一粒塵埃,稍有風吹草動,我們都經不起。以前聽說的東西,現在有了更實際的認識。事情發生在第2打卡點到第3打卡點之間。距離5.3英裏。右邊有一條河,就是黃河,海拔1400米。爬到頂,是2200米。淨爬升800米多,2650尺。從河邊上山大約4英裏多點,平均坡度12。這些數據好熟悉,就是從黃河岸邊,往上爬一座山,不算特別大的山。

可是為什麽這麽慘烈呢?給人的感覺,這不很平常嗎?想著想著,就更加害怕起來。正是因為看起來不起眼。昨天(2024.5.21)珠峰一塊雪坍塌,掉下去5個,爬上來3個,那個看著就害怕的。可是石林這裏,是讓人後怕。我到今天還是想弄明白到底怎麽回事。

當地所謂石林,其實就是沒有植被,美國西部很多地方很像。比如Badlands,瞧這個名字,光禿禿的。所以溫差變化特別大,酷熱酷寒幾個小時之內,晴空萬裏到暴風驟雨隻是幾分鍾的時間。21日晚上21點發布大風藍色預警,該縣大部分地方平均風力將達5-6級,陣風7級以上,會降溫到0攝氏度。這個風力,我遇到到過更厲害的。但因為山上局部地形氣候和山下城裏相差巨大,其實危機已經來臨。氣溫低,再加上大風,再加上雨水,那麽,體感溫度就不知道了。失溫概率太大。

還有,CP3在山頂,不通車!所以那兒隻是一個打卡點(Check Point),可能有一個人。但不大可能是補給站(Aid Station),更談不上救援了。沒有手機信號。如果組委會沒人預想並提供第二方案,那就是沒有線的風箏, 沒有Lifeline的太空行走了。

我們自己能做什麽?就好像,開車的時候永遠不要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其他司機,我們要自保。對賽事(哪怕是訓練),一定做足功課。自己的裝備,地圖,氣候,賽事的規則,規則的原因,奔跑方案,應急方案。逐漸積累,跑的越多,見的越多,也就越敬畏大自然。如果感覺不好,就放棄。下次。

我們欣賞大自然,探索大自然,讓唯一的一次生命更有意義。且行且珍惜。以此紀念,永遠警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