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潮起潮落,傾聽寂靜之聲

鬧市中傾聽從我們心底發出的聲音
個人資料
正文

獎勵孩子

(2014-04-10 12:06:39) 下一個
很多年一直摸索怎麽適當的獎勵孩子。說來容易,其實很複雜。如果孩子做家務就獎勵,比如打掃自己的房間1塊錢,倒垃圾兩毛錢,那就不是獎勵,而是雇傭,孩子大一點,不稀罕這點錢了,甚至孩子不大,掙了錢沒地花,也就不稀罕了,那事情就不做了。 如果隻選特別的獎勵,那怎麽定義特別,就會給孩子不同的價值觀。獎勵什麽,也要想一想。

常常跟兒子說,結果不重要,自己的努力最重要,但很多年都是獎勵結果:做完了該做的事,考了好分數,比賽得了什麽名次。。。跟孩子聊天,他總是說他的目標是比賽得什麽名次如何如何。而老媽多吃的幾擔米告訴老媽,人能控製自己,管不了別人。人能掌握自己能掌握的,不能跟運氣作對。所以盡量讓孩子看到能力和努力在自己手裏,但比賽結果不在。感覺孩子常常在這樣要證明自己的壓力之下。跟孩子反複強調了很多次要關注自己能做的部分,但收效甚微。

今年開始引入我的新獎勵機製。學習上,是不是A 要看情況,如果得了A, 但有作業沒交或晚交,沒有獎勵。如果拿不了A, 但作業都交了,考前複習了,還是有獎。當然,得了A, 作業都交了,也一樣獎。可惜兒子至今沒機會得獎。比賽,不管名次,到賽前一天,看準備的努力程度,如果好好準備了,提前發獎,沒好好準備,第二天第幾名都沒獎。獎勵什麽,兒子說了算,隻要不超過20塊錢,或不超過兩天的遊戲時間就可以。

希望孩子真的理解他的天分從神來,不好好地用是瀆職,但也正因為他的天分從神來,如果不是很出眾也不是他的過失。最終,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就是好樣的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soundofsilenc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迷的英雄氅' 的評論 : 最終都要成敗論英雄,但在培養英雄的路上,可以先不看成敗。
soundofsilenc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心夢逍遙' 的評論 : 我覺得不能一直隨孩子的興趣。我家的基本都是知難而退。喜歡什麽,一較真就逃了,所以浪費了很多時間。現在我比較虎媽了,隻要有興趣,開始了,就不能輕易逃。
心夢逍遙 回複 悄悄話 到這裏學習一下。鼓勵孩子也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

興趣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可培養一個有益的興趣又是很難的,每個孩子是那麽不同。

有時候看著孩子們,我心裏挺著急,他們和我想的怎麽那麽不同? 這個時候,隻能勸自己靜下來,跟著孩子的節奏,因勢利導的推。怎麽推,往哪推,實在太難了。

可當父母的,就是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在他們迷茫懵懂的時候。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對你的孩子不了解,沒有發言權,所以隻是聊一下教育理論。

在我看來,興趣甚至熱愛是最好的催化劑。喜歡玩遊戲,喜歡看小說,或者任何有愛好的人都不難理解,一旦做起自己喜歡的事,花多少時間和精力都樂在其中,根本不用監督。很多在某一方麵做到頂尖的人也是對他們的工作很癡迷的,掙錢多少並不能改變他們的行為。更何況做到任何一個領域頂尖的物質報酬都不會少的。

當然多數人做不到把興趣愛好和事業結合起來。他們能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主要是由各種外界激勵機製促成,比如獎金,名譽,地位。而一般的獎勵機製是由結果來定的,比如GPA,各種競賽的獎牌,工作業績等等。當然不排除有參與獎,但是其分量通常遠不能和以結果來定的獎勵相比。從公司角度,雖然它們也想協助員工的個人成長,但是主要目的是公司的發展和業績。所以出發點和目標與教育領域還是有區別的。當然在一些非常需要創造力的領域,有不少例子是給員工很大的自由度,讓他們能夠追求自己的想法而不隻是用物質激勵。

回到學習領域,要學習出成績,在智力水平給定的情況下,投入一定時間精力是必要因素,但是滿足這個基本要求之上最後效果也可以相差很多。如果課程難度居中的情況下,隻要花必要時間正常學生都可以拿到B,但是要拿A或者A+,就要看一個人的動力,對學科興趣,對成績的目標,先天能力和同學的水平。至於競賽一類,還要看對手的強弱和比賽級別。很多人說“隻要盡力就好”,問題是每個人對“盡力”的定義可能是不一樣的。在花街工作可能每周60個小時也不算盡力,在中國重點學校高考生從早上7點學到晚上9點,一周六天學習也隻是正常。最終每個人都要問自己,我究竟有多想達到我的目標?為了達到目標多少努力是足夠的?最後結果有多大不確定性?在這種不確定的情況下我是不是還要追加努力,我所追加的努力是值得的麽?我想每個人一生都會不斷問自己這些問題,從而調整自己的心態,努力程度和價值定位。
ay353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工作和學習中其實都是以成績論英雄的。當然如果沒有成績可以靠顯示自己很努力來掙點同情分,但是遠沒有實力和成績有說服力。自己評論自己時可以用是否努力來取得內心平衡,因為競爭的結果取決於很多因素,自己的水平隻是其中之一,其他人有多強是沒法控製的。但是認為努力比結果重要也是主觀主義。這個社會基本是以成敗論英雄,外界基本不考慮你的智力如何,天賦怎樣,隻看你能不能出成果。
小迷的英雄氅 回複 悄悄話 音音這個問題很深刻。我最近也在思考,我們經常跟孩子說過程最重要,結果不重要,但是,現實生活中,不僅我們父母,整個社會,其實都是在看結果,不看過程。我想來想去,還是沒有想明白該如何是好。
soundofsilenc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nightrose' 的評論 : 孩子的努力不是隻看在桌前坐了幾個小時。是要看孩子做了什麽。我的孩子睡眠最重要,不準熬夜,所以,跟我玩磨洋工是不行的。

對老師的評分方法,我沒有發言權。好不好咱都隻能服從。孩子哪門輕鬆哪門難,自己知道。他會自己調花多少時間。如果平時的要求都做到了,考試成績還是差,我會幫他找原因,找幫助。不過,至今還沒用我操心。

按道理,工作也應該是熱愛才去做的,所以,不應該靠獎勵。所以,公司都不該發獎金哈。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可是用物質獎勵本身就是一種扭曲機製。孩子應該對知識有渴求,喜歡和享受學習,才會持久的學下去。如果是為了獎勵而學,有點舍本逐末。
更何況老師在設計課程評分時,應該考慮到平時作業的完成情況和質量,以及期中期末考試的成績,所以學生在分配時間精力時也應該相應調整,比如一門課知識掌握好了,就不一定花很多時間複習,可以利用時間做更緊要的事情。如果一門課隻看期末考試分數,完全沒有平時的權重,那麽老師的課程的設計不夠合理。
獎勵努力的願望是好的,但是監督和執行有困難,因為真正的努力很難看到和量化。比如父母隻看到孩子在桌前學習2個小時,他/她真正學進去多少卻是觀察不到的,是不是走神開小差更是沒法察覺。而且時間長了會養成孩子磨洋工的習慣,隻注重表麵工作,不重效率和提高學習方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