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溪筆談

原是寂寞中的陳情,如鳥兒啼鳴,以求友聲。
正文

外遇斯坦福(三十)尋找快樂的秘密

(2013-07-07 08:32:10) 下一個

尋找快樂的秘密

 

考慮下麵兩個人:

一位名叫朱麗葉,34歲,已婚,有三個兒子,年齡在1到6歲之間,家庭婦女,丈夫在當地一家賣雜貨的店裏工作,年薪四萬左右。

另一位叫麗莎,37歲,已婚,有兩個兒子,一個7歲,一個9歲,她也是家庭主婦,丈夫是當地一家生產汽車零配件的公司當工程師,年薪七萬多。

現在我要你們好好想一想這兩個女人的基本情況,然後猜一猜誰更快樂,朱麗葉還是麗莎。

不管你怎麽想,你的判斷一定是基於你認為什麽因素對決定快樂最重要。假如你認為收入更重要,那麽麗莎應該更快樂;假如你認為家庭大小更重要,那麽朱麗葉應該更快樂。假如你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和相關的責任,那麗莎應該更快樂,因為她的孩子們都已經上學了。但假如你考慮到母親的年齡和生育更多孩子,如再生一個女兒的可能性,那自然朱麗葉更有可能。當然了,因為許多信息你不知道,你也可能無法確定誰更快樂,比如這兩個女人的婚姻的質量。

讓我們假設你現在還無法判斷這兩個女人誰更快樂,如果我告訴你朱麗葉是一個白人婦女,而麗莎是一個中國人,現在你能判斷誰更快樂了嗎?

我得坦白我認識這兩位婦女,她們都是我的芳鄰,所以我知道“正確”答案,我保證我會告訴你這個答案,假如你帶著你的好奇心繼續讀下去。其實更重要的不是你的答案是否正確,而是在你判斷誰更快樂時想到的那些因素。在下麵的文章中,我將先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什麽因素對於快樂最重要,然後我再談談快樂感的跨文化差異,比如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快樂感有何不同?最後我將告訴你們一些尋找快樂的秘密。

首先講講影響快樂的因素吧:

許多人相信錢能買到快樂,同樣多的人認為這是錯誤的。那麽我們就來看一看錢的魔力吧。劍橋大學的心理學家Felicia Huppert曾在斯坦福的講座中展示了一幅標誌著國民總產值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圖。從二戰後一九五零年到二千年之間,經濟一直直線上升,而生活的滿意度卻一直是一條水平線。這個結果似乎顯示著錢與快樂無幹,但也有研究表明,大多數富裕的人都比窮人更快樂,這又何解?

錢與快樂的關係比我們想象的複雜一些。錢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買到快樂,尤其是當你很窮,還需要為基本生存需要掙紮的時候。錢能買保暖的衣服,遮風避雨的房子,能買來填飽肚子的食物。至今我還記得我在五歲時第一次吃巧克力。那時中國還很窮,孩子們很少看到、吃到巧克力,住在我家隔壁的好朋友從上海看她爺爺奶奶回來,帶了一些巧克力,分給了我一小塊,卻在晚上遭到了父母的痛打。現在的孩子也許覺得不可思議,我侄子甚至不願意吃巧克力,覺得太甜,有哪一位父母會因為自己的孩子給了另一個孩子一小塊巧克力而打孩子呢?但你想一想當時的巧克力是如何珍貴,她的爺爺奶奶也許是節衣縮食才買來給孫女的,而小孫女並不能體會爺爺奶奶的苦心,隨隨便便拿去送人,可想而知父母的反應了。

當你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後,多餘的錢就不那麽重要了。更重要的是當你與朋友、同事、鄰居攀比時,是否比他們拿得更多。英國一位學者直言道:“錢能夠買來地位,而更高的地位使人感覺良好。”這也許能夠解釋為什麽很多大學教授雖然拿的錢比別的行業少一些,卻能更快樂,因為他們可以從別的方麵追求地位。

假設你想到了智力與快樂的關係,心理學研究證明智力與快樂無關。也許聰明人有更高的期許,從而更容易對自己和環境失望。所以並沒有標準擁有多少東西會使人快樂,關鍵是你的期望值有多高,比如在一項心理學研究中,參加者被要求列出一個快樂生活所必需的物質,研究者發現人擁有的東西越多,他們的清單就越長,快樂永遠在這些人的掌握之外。

我也就此問了我的房東艾倫,在她一生中讓她最感到快樂的三項因素。她說是家庭、朋友和健康。她結婚二十多年後又離了婚,因為前夫“想成為一個他根本不是的人。”她有四個女兒,她與她們經常通電話,冰箱上貼滿了孫兒孫女的照片。但因為三個女兒不在當地,作護士的小女兒工作辛苦,平時隻有朋友常來常往,互相作伴。另外,在她這把年紀,健康是很重要的,能夠自由活動是讓她保持獨立意識的關鍵。

當然了,艾倫沒有談到其它一些因素,比如工作、業餘愛好,甚至住在哪兒。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談到“是否住在加洲讓你更快樂?”作者是2002諾貝爾經濟類獎金的獲得者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他和他的合作者比較了住在南加洲和美國中西部的大學生在生活各方麵的快樂程度,比如工作機會、學業機會、錢、安全、社會生活、和氣候等等。除了他們自己的感受,被試還被要求猜測另一地區與他們各方麵都相當的大學生的態度。結果發現,兩地大學生自身生活快樂的程度是相同的,但他們在猜測他人時,都認為在加洲會比在中西部更快樂。其實氣候因素遠沒有其它因素在決定自身快樂時重要,但在猜測他人快樂時,兩地的氣候差異顯得更加突出罷了。

再談談快樂的文化差異:

在上述的這篇研究報告中,比較特別的是他們關於種族差異的發現,亞裔美國人比所有其他種族的人都感覺自己更不快樂,這又是為什麽呢?還是回到我開頭的故事吧,麗莎是一個中國人,覺得作為一個家庭主婦非常地不快樂,於是在一家當地的大學裏旁聽好幾門課。另一方麵,朱麗葉是一個美國人,雖然從州立大學畢業,卻安於在家養育她的三個兒子,甚至還想再懷孕生一個女兒。

那麽為什麽中國人比美國人更不快樂?有些研究學者提出宗教的原因,大多數宗教與快樂的研究發現兩者之間正相關。卡爾·馬克思稱宗教是大眾的鴉片也許是對的,相信死後有靈魂給了人今生生活的意義和安慰。另外世俗的宗教活動還給了人社會交往和互相支持的機會,從而減少了人生的孤獨感。比如杜克大學的醫學教授發現宗教是人們對付生活中的災難的一個有效手段。

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深層文化因素。中國人都知道宋朝宰相範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中國,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組成成份,而不象美國是個人。隻有家中的每個人都快樂,家庭才能快樂。另外家庭是一個大概念,包括祖父母和親戚,並與整個鄰裏、社區、國家相聯。所以除非這個大概念中人人都快樂了,否則你獨自一個人快樂似乎是件不道德的行為。假如你能夠明白這個互依共存文化的內涵,你才能明白為什麽很多中國人為了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還有孩子犧牲自己的快樂,又為什麽很多華人身在海外、心憂祖國。

這裏我說一件真事吧。一個中國女人,已經40多了,還沒結婚,她20左右到美國,是家中的老大,還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父母沒有文化,所以她就挑起了家庭的擔子。她放棄了英國文學的專業,幹起了護士,20年後,她全家都到了美國,如今隻有父母還與她住在一起,其餘弟弟妹妹均大學畢業,成家搬走了。我如今看著她,很難想像她那窄小的肩膀怎樣扛起整個家庭的重擔。我不能說她快樂,她未老先白的頭發仿佛訴說著歲月的艱辛,她疲倦的臉讓你不忍心在她麵前表現得過於活躍,而她是多麽地喜愛孩子,她隻有在孩子麵前才能強打起精神,她的眼睛透著天生母性的慈愛,也許孩子們讓她想起了她自己逝去的時光和生育的機會。每當看到她盯著孩子們的樣子,我都想流淚,而她的心中是一種什麽滋味,我也隻有猜測的份兒。。。

    看看心理學家是怎樣尋找快樂的秘密的吧。其實許多人盡管擁有了金錢、婚姻、家庭、朋友與孩子,照樣感覺不到快樂,這是為什麽呢?普林斯頓大學的Kahneman指出,快樂是一種當下的感受。許多人總是在對快樂的期望或者回憶中追求,其實你期望會帶來快樂的東西很多未必能帶來快樂,不管是減肥了20磅,升職漲工資,或是搬到了溫暖的地方。比如當今女人都津津樂道的減肥,我努力鍛煉流汗,把自己累得象一條狗一樣,又犧牲了許多品嚐美食的機會,到頭來總算減了10磅,可先生根本都沒注意到,並沒有多看我一眼哎。同樣,回憶也不可靠,因為我們的記憶並不精確,常常隻會記住最強烈感受或是最後的時刻。感受快樂的秘密其實在於每個正在逝去的“現在”!不要多想未來和過去,就象小孩子吃到一塊巧克力,甜甜地笑了,就那麽簡單。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事讓人快樂,因為它們新奇、有趣、能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比如突然收到了一束花,就很快樂。但如果每天收到一束花成了慣例,也就不一定快樂了。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Kahneman談到獲獎後的心情,說:“獲得諾貝爾獎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的生活,它給了我更多的機會。但其實它真正讓我快樂的是我從此有了一個很近的停車位,就在學院主任的邊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Giannaris 回複 悄悄話 看似輕鬆的話題,其實很沉重。天堂與地獄之間的距離,其實隻是一念之差。
野貓 回複 悄悄話 有希望,有追求,就有快樂。人生是一種體驗,快樂也是,而且是相對的。人有七情六欲,而且起伏跌宕,就是因為人的感受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衡量標準。心理學也研究這些不?
狼溪筆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胡同小四兒的評論:
胡同哥,我都“外遇”三十了,才得你金口一讚,真不容易啊!
胡同小四兒 回複 悄悄話 我一直聽說美國諾貝爾獎得者隻能換個車位,這下得到證實了。
胡同小四兒 回複 悄悄話 太精彩了,真是精彩.我絕對相信專家的見解, 這才是我感興趣的,對教授當刮目相看,從現在開始。
淡淡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談論女人幸福的時候,絲毫不提她們的丈夫對她們的愛護和照顧,有失偏頗
頤和園 回複 悄悄話 讀到最後停車位的地方,俺明白了,這位大師是PAUL KRUGMAN.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