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困惑:
我的孩子,產前檢查一個不落下,無創都有通過,孩子出生染色體檢查也是正常的,但是孩子長的就跟唐氏兒差不多,6個月多月智力測驗,醫生說目前隻有一個月左右孩子的智商……
4個月會抬頭,5個月會翻身,除了這兩個,其他表現力也開始後退了,玩具還有吃的在麵前沒反應,一點不想伸手去拿……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我的回答:
作為一個醫生和父親,我非常同情這一不幸事件的發生。
這些事情的發生,可能有以下原因:
1. 醫護人員失職
2. 產前診斷技術不是100%正確
我認為,“孩子產檢沒有問題,出生才發現”這個問題能夠在社會上受到如此多的關注,絕大部分原因在於醫患溝通缺乏,沒有在產檢前向產婦和家屬說清楚產檢的好處壞處。
我們現在的社會,人們越來越浮躁。一有新技術(比如超聲波產檢、染色體產檢等),馬上就開始大規模使用,加上其它因素,造成現在這種全世界都沒有的“醫療快餐化”現象。
醫生病人一味追求最多最快的檢查結果,完全忽視了新技術的局限性和它們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
所有的產檢技術(包括聲波、染色體檢查)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把所有的胎兒缺陷都檢查出來
而且這些技術都有假陰性和假陽性(比如,超聲波檢查應該能看到胎兒脊柱發育異常。但是在某些時候,有缺陷但是沒有能夠看出來;也有時候,沒有缺陷,卻誤認為有缺陷)
所以,盡管新技術給很多病人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是還是會有病人抱怨。
這就意味著我們在醫患溝通方麵做得不夠。
國內很多醫生和病人都瞧不起國外醫生:浪費那麽多時間和精力去給病人講話,不做“正事”。
其實,充分與病人溝通,才是“正事”:
1. 任何重要的手術/檢查之前,一定要花足夠時間給病人講清楚:為什麽做;做,有哪些好處、壞處;不做,有哪些好處、壞處
2. 要病人和家屬用自己的話,證明他們確實明白
3. 病人和家屬簽字
4. 可能的話,爭取病人和家屬的同意,在2和3的過程中錄像
當然,在醫療快餐化的今天,做到以上幾點,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是,這些都是一個健全社會醫療製度必須的。
全世界絕大部分醫療製度都能夠做到,我們為什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