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拚到老

在字句裏看過去現在和未來
個人資料
chunfengfe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唐詩故事(1)(作者:陳友冰)

(2014-01-15 11:14:42) 下一個

旗亭畫壁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唐詩題為《涼州詞》,作者是王之渙。關於王之渙,我們隻知道他字季淩,並州(山西太原)人武則天垂拱四年(688)至唐玄宗天寶元年(742)間在世,享年五十五歲。在盛唐詩人中年輩較長。早年由並州遷居至絳州(今山西新絳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縣令李滌將三女兒許配給他,因被人誣謗,乃拂衣去官,遊曆名山大澤間,閑居十五年,其高風亮節,深受黃河沿岸民眾仰戴。後複出擔任文安縣尉,在任內期間去世。

  王之渙是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尤善五言詩。全唐詩存此詩六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登鸛雀樓》和這首《涼州詞》。但《登鸛雀樓》一直有人懷疑是詩僧暢當或王文奐所作。《國學網·詩詞清話》 中《登鸛雀樓故址、詩意散考——經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四》對此有較詳細的考辨。因此,唯一知名於世的的就是這首《涼州詞》。

  涼州在今甘肅武威,唐時屬隴右道,音樂多雜有西域龜茲(今新疆庫車一帶)諸國的胡音。唐隴右經略使郭知運在開元年間,把涼州曲譜進獻給玄宗後,迅即流行。因此“涼州詞”並非詩題,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當時的詩人依譜創作者,多以抒寫邊塞風情。王之渙這首《涼州詞》也是如此:詩中描繪了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邊塞孤城塊然獨處蒼涼而壯闊的地理環境,抒發戍守邊塞的將士在春天到來時悠長而哀怨的思親懷鄉之情。這首詩之所以在眾多的涼州詞脫穎而出,被清詩神韻派領袖王士禎推為唐人絕句中“壓卷之作”(《帶經堂詩話》)。主要是詩中顯現的闊大盛唐氣象和精妙的構思:詩的一、二兩句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後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第三句羌笛和吹奏的曲調《折楊柳》又凸顯典型的異域邊塞風光,暗示戍守的將士離家千裏、有家難回,為第四句抒發思想之情,批判朝廷刻薄寡恩、不恤士卒做好鋪墊。但三、四兩句在表達方式上又不是直抒其情、直接鞭笞,而是含蓄婉曲:“羌笛何須怨楊柳”表麵上是在勸慰,是在否定,但“何須怨”的前提是有“怨”,是“少婦城南,征人薊北空回首”,是“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何須怨”,不僅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因為 “春風不度玉門關”。詩的最後一句更是直接將批判的矛頭指向最高統治者,因為,他們從來就自詡是“春風雨露”、“化育萬物”。明代的楊慎就認為內中含有諷剌之意:“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裏也。”(《升庵詩話》)。隻不過不怨朝廷而怨春風,使詩意的表達更加婉曲也更加深沉了!

  這首詩不僅流傳千古,而且在當時就獲得人們的喜愛,不僅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如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同時也獲得包括下層歌妓在內的廣大民眾的歡迎。薛用弱的《集異記》就記載了一個“旗亭畫壁”的故事:

  玄宗開元年間, 王昌齡、高適、王之渙三位詩人名聲都很大,又都落魄不遇。有天,天下著小雪。三位共詣旗亭,貰酒小飲。所謂“旗亭”即酒樓,古代酒家在道旁築亭,門前挑著一麵旗子,上麵畫著酒壇或寫個大大的“酒”字,故稱為“旗亭”。剛坐下不久 忽有梨園中十幾位歌妓,在伶官帶領下,登樓會讌。於是,三位詩人為避喧鬧進了裏間。不多久,又進來四位妙齡女郎,皆是當時京都著名的歌妓。於是,王昌齡對高適和王之渙說:我們三人都以詩知名,每每分不出高下。現在我們在此偷聽諸歌妓歌唱,誰的詩入樂被歌最多,誰就為優。三人都說好。不一會,一位歌妓唱到:“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是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於是,王昌齡用手在壁上一畫,說到:“這是我的一首絕句”!不一會,有一位歌妓唱到:“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台何寂寞,猶是子雲居。”這是高適詩的《哭單父梁九少府 》。於是,高適也用手在壁上一畫,說到:“這是我的一首絕句”!第三位唱的是“奉帚平明金殿開,強將團扇半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這是王昌齡的《長信秋詞》。於是,王昌齡又得意地在壁上一畫:“又是一首樂府”。但是,始終沒有歌妓唱王之渙作的詩歌。但王之渙並不著急,徐徐對高適、王昌齡說:“這些唱你們詩作的皆是潦倒樂官,,隻會唱一些‘下裏巴人’之詞耳。我的詩是‘陽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然後指著其中一位身穿紫衣、長得最漂亮的歌妓說:“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吾即終身不敢與諸子爭衡矣。脫是吾詩,子等當須列拜床下,奉吾為師。”三人大笑,在裏間等候著俟之。等到這位歌妓歌唱時,開口便是 “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笑著對王昌齡等二位說:“鄉巴佬,我沒有說錯吧”!於是皆大笑。

  其實,在王之渙僅存的六首詩作中,有兩首《涼州詞》,另一首是:“單於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此詩雖同為王之渙所作卻不為人知。可見詩不要多,關鍵要好。另一位盛唐時人張若虛就留下一首樂府《春江花月夜》,結果是“以孤篇壓全唐”。(聞一多《唐詩雜論》)

人麵桃花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
人麵隻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詩題為《題都城南莊》,作者是崔護。崔護,中唐詩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德宗貞元十二年(796)進士及第。文宗大和三年(829)為京兆尹,同年為禦史大夫、嶺南節度使。官終嶺南節度使。其詩詩風精練婉麗,語極清新。《全唐詩》存詩六首,《郡齋三月下旬作》《五月水邊柳》《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長沙東湖》《山雞舞石鏡》《晚雞》《題都城南莊》以《題都城南莊》流傳最廣。

  《題都城南莊》寫作者在郊外踏青時的一次豔遇。題材並無多少新意,但作者處理的十分精妙。全詩采用今昔對比的手法來抒物是人非的今日之歎。四句詩寫了兩個場麵:一是去年今日:場麵是“人麵桃花相映紅”;另一是今年今日,場麵是物是人非:“人麵隻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人麵桃花,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曆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因而具備了典型性,打動了古往今來看到過或經曆過的千千萬萬的讀者。

  孟棨《本事詩》曾記錄了這首詩中發生的故事,不知是先有這段經曆,詩人有感而寫下此詩,抑或是後人根據此詩敷衍成下麵這段故事:

  博陵人崔護,資質甚美,性情孤潔寡合,進士及第後清明節這一天,他一個人去都城南門外郊遊,遇到一戶莊園,房舍占地一畝左右,園內花木叢生,靜若無人。崔護走上前去扣門想討點水喝,一會有位女子從門縫裏瞧了瞧他,問道:“誰呀?”崔護告訴了自己的姓名和來意。姑娘打開門,讓崔護進去坐下並端了一杯水。然後靠著小桃樹靜靜地立在那裏,似有深厚的情意。她姿色豔麗,神態嫵媚,極有風韻。崔護用話挑逗,她隻是默默不語。兩人相互注視了許久,崔護起身告辭。送到門口後,她似有不勝之情地默默回到屋裏,崔護也不往地顧盼,然後悵然而歸。此後,崔護再沒有去過城南莊。到了第二年清明節,他又想起此事,思念之情無法控製,於是直奔城南去找她。到那裏一看,門庭莊園一如既往,但是大門已上了鎖。崔護便在左邊一扇門上題詩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過了幾天,他有事經過城南,又忍不住去尋找那位女子。到了門前,聽到裏麵有哭聲。扣門詢問時,有位老父走出來說:“你是不是崔護?”答道:“正是。”老父哭著說:“是您殺了我的女兒。”崔護又驚又怕,不知該怎樣回答。老父說:“我女兒已經成年,能知書達理,尚未嫁人。自從去年見了你後,經常神情恍惚若有所失。那天陪她出去散心,回家時,見在左邊門扇上有題字,讀完之後,進門她便病了,於是絕食數日便死了。我老了,隻有這麽個女兒,遲遲不嫁的原因,就是想找個可靠的君子,借以寄托我的終身。如今她竟不幸去世。這不是您害死她的嗎?”說完又大哭起來。崔護聽後極為感到。要到遺體前祭拜。來到床前,枕在姑娘的腿上,並托起姑娘的頭,邊哭邊喊著: “我來了!我來了!”姑娘聽到呼喊,突然活了過來。老父大喜過望,於是便讓兩人結為夫妻。

  這個故事既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又有著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浪漫成分,古往今來不知打動了多少癡男怨女,而且成為中國文學長河中的母題,宋人話本中的《崔護渴漿》,元代雜劇中的《牆頭馬上》、《桃花人麵》就直接取材於這個唐詩故事;元代鄭光祖的《倩女離魂》,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這類浪漫主義傑作,也直接受其啟發。而且情節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貼近生活。如《宋人話本》中的《崔護渴漿》,就給這位姑娘起了個名字宜春,加了許多兩人相思相慕的情節。並將結尾的神怪情節去掉,改為宜春由於思念崔護,病倒在床。崔護聞訊,不顧雙方家庭阻擾和世俗觀念,設計前往探視,最後終成連理。使這個故事更加世俗化。明代戲曲家孟稱舜《桃花人麵》是明人雜劇代表作之一。其題材取自這則唐詩故事而情節基本不變:講述了主人公蓁兒與崔護清明節遊春偶遇,兩下有情,私定終身。次年清明,崔護又來找蓁兒,遺憾的是沒有見到,隻得題詩門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蓁兒回家後見詩極度傷感,思念成疾,香消玉殞。後來崔護再次尋訪,知道蓁兒為情而亡,撫屍痛哭,竟使蓁兒死而複生,二人終於結成夫婦。與同時代的傳奇《牡丹亭》主題相近,突出情可以使人死而複生,“情”可以戰勝“理”這個反理學的主題。其曲文在抒情寫景中營造出詩意的氛圍更令人稱道,如:

  【混江龍】“斷山凝翠,小橋流水自東西。霞光新靚,霧影淒迷。店舍無煙花滿樹,旗亭喚酒蚤涼時。繞孤村長河如帶,映雕車細柳成帷。牽繡袂田田水荇,鋪翠褥漠漠江籬。俺則是閑趁香風信馬行,身遊光入壺山裏。過了些芳郊綺陌,曲徑幽堤”。

  這段唱詞是崔護進士及第後,抒發自己已到弱冠之年卻未獲良緣的感慨。作者不直抒崔護希望得到佳偶的渴望,而將崔護置身於春光美景之中,“斷山凝翠,小橋流水自東西”,如此美好的景致,不由讓人意惹情牽,而在對如詩如畫景致的勾勒中,崔護對愛情的渴求已和盤托出。情與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詩情盎然的抒情世界。

  其曲詞賓白淺深濃淡、恰到好處,往往是三言兩語,人物形象便神態活現。如:

  【七弟兄】似這般煙花悶天,繞花邊,幾回兒盼不見可人人麵,單則見數朵兒花開照眼前。問春光飛入誰家院?

  【甜水令】呀!為甚嗬村莊冷落,朱扉鎮鎖?春風靜掩,桃李笑無言。可正是雲離楚岫,霧散秦樓,玉去藍田。則教我對花枝空憶當年。

20131009_008

今日定縣崔護題詩處

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韓翃

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
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柳氏

  這兩首詩是唐代詩人韓翃和他的情人柳氏的唱和之作。韓翃,字君平,南陽人,生卒不詳,唐代宗大曆初前後在世,著名的“大曆十才子”之一德宗時,以駕部郎中知製誥。官終中書舍人。《新唐書·藝文誌》有傳。韓翃著有詩集五卷,但最著名的有兩首,皆有生動的故事。一首就是無人不知的《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詩中描繪了唐代長安寒食節的風俗習慣,更不露聲色鞭撻了中唐時代宦官政權的弊政一時傳為佳話。另一首就是上述的《章台柳》,其中有一個更為動人的故事。據孟棨的《本事詩》介紹:

  韓翃少負才名,天寶末舉進士。為人孤貞靜默,所與遊皆當時名士,但家境貧寒,徒有四壁。韓翃鄰居李生常邀韓去飲酒。韓也敬李生是位大丈夫,所以也不推辭。兩人成了好朋友。李生有位歌妓柳氏,常從門縫看韓翃的居處,見韓家雖蕭然葭艾,但來的客人都是名人,便私下對李生曰:“韓秀才窮甚矣,然所與遊必聞名人,是必不久貧賤,宜假借之”。李生也很讚同柳氏的看法。過了一日,李生又具饌邀韓。酒酣,謂韓曰:“秀才當今名士,柳氏當今名色,以名色配名士,不亦可乎”。於是讓柳氏傍著漢韓翃坐下。韓翃感到意外,懇辭不敢當。李曰“:“丈夫相遇杯酒間,一言道合,尚相許以死,況一婦人,何足辭也”堅持要讓韓翃接納柳氏,不讓他推辭。又謂韓曰:“夫子居貧,無以自振,柳資數百萬,可以取濟。柳,淑人也,宜事夫子,能盡其操”。隨後長揖而去。後數年,淄青節度使侯希逸辟韓翃為從事。當時淄青一帶社會擾亂,韓翃便將柳氏留在京都,隻身去赴任,等淄青一帶社會秩序好一些再將柳氏接過去。就這樣過了三年。因音信斷絕,韓翃買了個練囊托人帶往京都給柳氏囊中題詩曰:“章台柳,章台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以舊垂,亦應攀折他人手”。柳氏接到詩箋後,知道韓翃對自己有誤解,便回複說:“ 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柳氏深知自己顏色較好,過去又是歌妓,如這樣獨居下去恐不自免,難免不被玷汙。於是削發為尼,居佛寺。後來韓翃隨侯希逸入朝,也去找過柳氏,但柳氏已遁入佛寺,所以尋訪不得。後來得知柳氏被番將沙吒利所劫走,寵之專房。韓翃悵然不能割舍。後來韓翃回到京城。有次在子城東南角看到一輛貴者專乘的犢車,編緩緩地跟隨在後麵。這是,車中有人詢問:“後麵莫非是青州的韓員外嗎?”韓翊連忙回答說:“是的”。於是車中人披簾探身曰:“某柳氏也。失身沙吒利,無從自脫。明日如果你還路過此處,再來話別”。韓翃深為感動,第二天如期前往。犢車很快駛過來。車中投下一塊紅巾包著的小盒子,裏麵是香膏。柳氏嗚咽著對韓翃說:“從此永訣”。車如閃電般逝去。韓不勝情,為之淚流滿麵。這天,臨淄大校置酒於都市酒樓,邀韓。韓赴之,悵然不樂。座中人詢問說:“韓員外平日風流談笑,未嚐不適,今日何慘然邪?”韓翃便將此事告訴在座諸位。其中有位虞候將許俊,很年輕,借著酒性對韓翃說:“徐某從來以義烈自許,請你寫個字條,我將柳氏奪回還給你”。大家都讚成,韓不得已與之。徐俊於是迅速裝束,乘一馬牽一馬而馳,逕趨沙吒利之府第。正好沙吒利外出,徐俊即對府上人說:“ “將軍墜馬,且不救,請柳夫人快去。柳氏驚出,徐即以韓翃的手書示之。挾上馬,絕馳而去。等到了酒樓,宴席還未罷,即以柳氏授韓曰:“幸不辱命”於是一座驚歎。此時代宗正借番將平定安史之亂,沙吒利又立有大功,眾人擔心大懼禍作,於是同去見侯希逸報告此事。希逸聽後扼腕奪髯曰:“這像我往日的行為,今日徐俊能像我那樣”!於是,立即修表上聞,深罪沙吒利。代宗稱歎良久,禦批曰:“沙吒利宜賜絹二千匹,柳氏卻歸韓翃”。

  這故事也被許多筆記和戲劇、小說采錄,如唐人傳奇許堯佐的《柳氏傳》,宋代《太平廣記·柳氏傳》、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傳》,明代梅鼎祚《玉合記》等。今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有中篇小說《柳氏傳》,清醉月樓刊本。原係民國時期齊如山先生舊藏。四卷十六回,有回目,清人作,然姓名已不可考。考其文筆辭藻,當為清初作品。

20131009_009

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有中篇小說《柳氏傳》

20131009_010

民國年間出版的《新刻章台柳》

  其中以許堯佐的《柳氏傳》最為傑特,隻要與孟棨《本事詩》中相關記錄比較一下就可知曉,如韓翊與柳氏在京城再會和徐俊搶回柳氏一段,傳奇《柳氏傳》中描繪如下:

  希逸除左仆射,入覲,翃得從行。至京師,已失柳氏之所,歎想不已。偶於龍首岡見蒼頭以駁牛駕輜軿,從兩女奴。翃偶隨之,自車中問曰:“得非韓員外乎?某乃柳氏也。”使女駐竊言失身沙吒利,阻同車者,請詰旦幸相待於道政裏門。及期而往,以輕素結玉合,實以香膏,自車中授之,曰:“當速永訣,原置誠念。”乃回車,以手揮之,輕袖搖搖,香車轔轔,目斷意迷,失於驚塵。翃大不勝情。

  會淄青諸將合樂酒樓,使人請翃。翃強應之,然意色皆喪,音韻淒咽。有虞候許俊者,以材力自負,撫劍言曰:“必有故。願一效用。”翃不得已,肯以告之。俊曰:“請足下數字,當立致之。”乃衣縵胡,佩雙鞬,從一騎,徑造沙吒利之第。候其出行裏許,乃被衽執轡,犯關排闥,急趨而呼曰:“將軍中惡,使召夫人!”仆侍辟易,無敢仰視。遂升堂,出翃劄示柳氏,挾之跨鞍馬,逸塵斷鞅,倏急乃至。引裾而前曰:“幸不辱命。”四座驚歎。柳氏與翃執手涕泣,相與罷酒。是時沙吒利恩寵殊等,翃俊懼禍,乃詣希逸。希逸大驚曰:“吾平生所為事,俊乃能爾乎?”遂獻狀曰:“檢校尚書、金部員外郎兼禦史韓翃,久列參佐,累彰勳效,頃從鄉賦。有妾柳氏,阻絕凶寇,依止名尼。今文明撫運,遐邇率化。將軍沙吒利凶恣撓法,憑恃微功,驅有誌之妾,幹無為之政。臣部將兼禦使中丞許俊,族本幽薊,雄心勇決,卻奪柳氏,歸於韓翊。義切中抱,雖昭感激之誠,事不先聞,故乏訓齊之令。”尋有詔,柳氏宜還韓翃,沙吒利賜錢二百萬。

  比起文史筆記《本事詩》,這篇唐人傳奇的情節更為集中:他將韓翃尋訪柳氏和再次會麵並為一次,放在韓翃隨侯希逸除左仆射入京覲見之時,情節上也更為合理。韓柳再次相會和徐俊搶回柳氏一段,多了更多的細節描繪,顯示出小說與文史筆記的不同。至於侯希逸的奏章內容盡為刊出,不僅代表了作者對小說中人物的評價,亦可看出作者對代宗借番將平叛,引狼入室的微詞。這直接啟發了明代劇作家梅鼎祚的《玉合記》。這出戲曲直接取材於許堯佐的《柳氏傳》。除了詠歌下層婦女任人宰割的命運和對理想愛情的追求這個傳統主題外,又加上安史之亂、韓翃從軍和番將跋扈等政治批判,擴大了社會容量,並加進有才難用、有誌難遂的個人孤憤。該劇第一出《標目》就將其題旨說得很明: “才子韓翃,名姬柳氏,多情打得成雙。參軍出塞,鼙鼓起漁陽。暫向禪林寄跡,遭番將強逼專房。還朝後,香車綺陌,邂逅各沾裳。雄威看許俊,立時飛馬,奪取孤凰。把當年玉合,再整新裝。為問王孫侍女,重相會下界仙鄉。章台詠,風流節俠,千古播詞場”(滿庭芳); “三尺字龍泉,影含星,氣燭天。芙蓉溢水精光變,這時節那貴妃專寵,祿山擅兵。眼見得天下將亂也,妖狐在前,長蛇在邊。五都名價君當獻。〔合〕問蒼天,學成文武,遇主是何年” (黃鶯兒)。

  孟棨的《本事詩》還將韓翊的兩首代表作串在一起。這篇筆記在記述禦批曰 “沙吒利宜賜絹二千匹,柳氏卻歸韓翃”後接著寫道:

  柳氏回歸韓翃之後便離開淄青節度使府,罷府閑居將近十年。後又擔任嶺南節度觀察使李勉的幕僚。此時韓翃已到遲暮之年,同職皆新進後生,不了解韓翃,甚至將有名的《寒食》一詩目為惡詩。韓翃亦鬱鬱寡歡,多時常托病在家不去幕府。唯有一位職務很低的韋巡官,也是知名士,與韓翃交好。德宗即位後建中初年(780),有天半夜,韋巡官急叩門,韓出見之。韋巡官恭賀說:“員外已被任命為賀部郎中,知製誥”。韓翃大驚,說斷無此事,定是誤傳。韋巡官說:“不會錯,這是朝廷邸報上登的”。並且還說出其中的具體經過:中書省開始上報兩名中書舍人候選人,請皇上選定。但遲遲不見批件。於是中書省又請示:皇上是否有中意人選,德宗批曰:“與韓翃”。當時士大夫中有兩位韓翊,另一位是江淮刺史。中書省不知皇上中意的是哪一位韓翃,於是又請示,“禦筆複批曰:‘春城無處不飛花韓翃”。可見其詩被德宗記了幾十年,也足見此詩在當時的影響。

  資料來源: 唐·孟棨《本事詩》、薛用弱《集異記》,宋·尤袤《全唐詩話》、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方回《瀛奎律髓》,清·孫濤《全唐詩話續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chunfengfe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北美君子' 的評論 :

千年流傳至今,詩歌的生命力反映作者最強大的側麵,讓後人傳誦不已。我們才有幸可以領略他們才華的一二。多謝君子同喜唐詩!
北美君子 回複 悄悄話 喜歡,喜歡得緊。
每一個詩詞故事都是一段經久難忘的佚事。
讀完後心裏覺得有一種莫名的舒暢。
問好風風!
chunfengfe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雪影雲痕' 的評論 :

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多謝雪影同愛詩詞。
雪影雲痕 回複 悄悄話 風風好!
我也是唐詩宋詞迷:)
我覺得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化的精華。
很多以前背的詩我都忘了,以後在風風這裏複習功課:)
問好大詩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