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akaaaa] 從武器裝備策略看大國的戰略.

(2008-10-22 22:46:30) 下一個
作者:akaaaa 時間:2008-10-23 09:00:06


唯武器論和唯意誌論的爭論是鐵血比較激烈的話題,這個貼子的目的在於從武器裝備的角度來探討武器,戰略和意誌之間的關係,因為無論哪種理論走到極端都是錯誤的。

    首先我想說,武器製勝論肯定是錯誤的,大國間的爭霸如果單憑武器的優劣就能決定勝負那麽今天美國早就征服全世界了。再遠一點我們看二戰,一輛豹式坦克可以幹掉半個聯隊的謝爾曼,最早投入使用的噴氣式飛機讓盟軍所有的飛機都難以望其項背,但是第三帝國的覆滅確實不爭的事實。戰爭不是比大小,誰胳膊粗誰就能贏,不可否認精良的武器確實可以給敵人巨大的殺傷,但是正確的戰略卻可以使武器的優勢成為畫餅。

    以前蘇聯為例,從T-54/55到T-62、T-64乃至T-72其駕駛艙的布局和幾乎一模一樣,一個在T-54服役的義務兵隻要經過最多一周的訓練就可以駕駛幾乎所有的蘇聯坦克,這就意味著無論在前線打掉多少部隊,蘇聯的軍隊都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這是在衛國戰爭後蘇聯總結的經驗。什麽巴巴羅薩計劃和基輔會戰打掉了蘇聯248個師但是幾乎在同時蘇聯又動員了249個師。不可否認蘇聯蒙受了巨大的損失,陣亡軍人高達2000萬,但是占領柏林瓜分德國的勝利確是實實在在的。在這一經驗的基礎上蘇聯最大限度發揮了自己人口多戰略縱深廣闊的優勢來抵消北約在武器裝備性能上的優勢。瞧不起蘇聯的兄弟可能覺得蘇係武器簡陋,製作粗糙,但是蘇聯軍隊的哲學認為這不是缺點,坦克隻要能跑能打就行了,飛機隻要皮實能夠大量生產,飛得起來能發導彈能開炮就夠了。幾天無論F-22引以為傲的超音速巡航其實MIG-25/31都可以做到,三萬米高空的三倍音速飛行讓整個北約如芒在背幾十年的MIG-25確實全鋼結構的戰鬥機,技術含量低的讓美國人難以置信,但是這種東西掛著核彈或者反輻射彈縱橫歐陸卻沒人奈何得了,不能不說是對北約科學家極大的嘲弄。但是蘇聯也不是所有的武器的都簡陋。從未出口的T-64就是難得一見的精品,精密,先進除了時代原因造成的火控係統落後於今天的坦克,無論是液壓懸掛係統,125mm的主炮,可以加掛反應裝甲的車體即使在今天都讓人側目,在海灣被打的落花流水的T-72隻是其簡化版的簡化版。這似乎與蘇聯一貫風格相違背,但是考慮到他駐紮在東德,將作為紅軍尖刀的刀尖刀刃,他不是為了戰略上消耗而生產的,他的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穿插敵後,或者在東德堅持盡可能長的時間為後方的動員贏得最充分的時間......北約華約之間世界末日的大戰最終沒有成為現實,但是隻要知道這個戰略你就可以想象,無論北約的軍隊有多麽精銳,都會在蘇聯鋪天蓋地的鐵甲洪流中戰栗。特別是蘇聯裝備中特有的"猴型",以BMP-1步兵車為例,原裝版有自動裝彈機,放輻射內襯和精密的火控,簡化版就是鐵殼子車體加上主炮。用這東西難免損失大,但是生產極其簡單,所有的損失都可以以十倍的速度補充......大約是今天中國山寨精神在異國的知音吧。

    美國由於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之外本土就沒有受到過任何軍事打擊,所以美國的武器裝備力求精良,但是由於在機械加工方麵的造詣遜色於德國,而空氣動力學有缺乏蘇聯人奔放所以武器總體表現中庸,但是憑借其在微電子領域得天獨厚的優勢,美軍擁有最強大的通訊係統和始終領先於世界的雷達火控係統。加上對航空兵情有獨鍾,所以美軍的空地協同使得他將戰爭的希望寄托在強大的空軍之上,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都是這種戰略發展到極致的體現。所以美軍航母造了一艘又一艘,飛機也是一代接一代不曾停止,唯獨陸軍裝備即使年沒有什麽實質的進步。美軍的戰略就是以轟炸摧垮敵人的抵抗意誌一最小的代價獲得和平。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是成功的,目的達到了,但是在越南麵對抵抗意誌堅強的東方人,美國人卻碰了一鼻子灰。當不得不投入陸軍的時候就被拖進了泥潭。其實伊拉克戰爭如果不是薩達姆被餓了十幾年重裝備幾乎無法投入使用而迅速倒台,難說會不會成為第二個越南。由於美國陸軍很多時候是承擔武裝幹涉所以頗有些單兵特種化的味道,訓練有素戰鬥力很強,但相應的問題是如果主力精銳受到致命打擊,補充的兵力恐怕就很難達到先前的水平,衰退不止一個層次。而且這些年美軍的對手沒有一個能威脅到美軍本土,也很少有部隊能撐得過第一輪打擊,所以今天的美軍在很多人看來是很難戰勝的。

    最後說說PLA,由於工業基礎薄弱,經濟落後,海灣戰爭前中國軍隊隻能有什麽用什麽。缺乏技術儲備使得我們隻能在早期引進的武器上不斷改進一來提升性能以應急二來吃透這些技術為我所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F-7E/MG,A-5和59D。很多人今天對F-7嗤之以鼻,認為其在空中無異於待宰的羔羊,但事實是在視距內空戰其性能絲毫不遜色於F-16;A-5可能還有人不知道他真正的前身是MIG-19,這種蘇聯的第二代戰鬥機屬於美軍一代半的水平,但是脫胎於MIG-19的A-5卻實實在在的在實驗中壓製了F-16,這是中國工程師的驕傲卻不能不說是一個國家航空事業的辛酸。同樣的還有HQ-2......這些別人早已淘汰的東西卻被中國軍人將其性能發揮到了極致。59D大概算是這種局麵的謝幕之作。T-54/55的中國親戚被裝上了105/120/125mm滑膛炮,掛上了反應裝甲,配備了夜視儀還加上了幾枚炮射導彈,雖然動力係統一貫的薄弱,卻已經可以威脅到西方所有的三代坦克。由於空軍裝備落後,海軍長期的疲軟,中國的護國利劍最可靠的就是陸軍了,繼承了蘇聯火力至上的傳統,中國的炮兵有了很大的發展,PLZ-45和PLZ-05也終於躋身世界名炮的行列,對於中國陸軍空地協同無法達到美軍的水平,所以陸軍支援火力基本靠炮兵。所以才會有號稱炮中AK-47的107mm火箭炮......客觀的說,今天中國的實力自保有餘爭雄不足,沒有彈道導彈之外能夠威脅美國本土的手段,沒有大兵團越洋投送的能力,想擊敗美國是困難的。但是今天任何敢於進犯中國的軍隊首先將遭到精銳部隊的打擊,除了美俄之外能撐得過這一輪打擊的軍隊不多,但是對我們真正構成威脅的正是美國,所以我們對外多是息事寧人維持現狀以爭取發展的空間和時間,所謂厚積而薄發,真正到了大國亮劍的時候差不多也就是多級世界格局成型的日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