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機要費”案搗扁要害 藍綠營共同“炮轟”扁

(2007-02-03 20:47:14) 下一個
2006年08月22日 15:56:07  來源:半月談


漫畫:“機要費”案搗到扁要害

從去年高雄捷運弊案開始,泛藍陣營已經揭發了大大小小幾十起與陳水扁當局有關的貪瀆弊案。不過,在陳水扁的精心策劃下,這些案子沒有一起追到陳水扁頭上,最多追究到陳水扁身邊人物。然而,“機要費”弊案(9350萬元新台幣“機要費”去向不明),終於讓陳水扁成了無可推卸的當事人。此案證據矛頭直指陳水扁本人,搗到陳水扁要害。

“機要費”一半去向不明,陳水扁涉嫌貪汙

陳水扁每年有4800萬元新台幣(4元新台幣約合1元人民幣)的所謂“機要費”,但到底如何花銷並不為人所知。國民黨“立委”邱毅指出,從2003年到2005年期間,陳水扁的“機要費”有近億元款項不知去向。

邱毅統計,這段時間以機密為名避開查賬的“機要費”計有7350萬元新台幣,加上被披露的“機要費”支出項目有SOGO百貨禮券1500萬元新台幣,挪用李慧芬的君悅飯店發票約500萬元新台幣,共有9350萬元新台幣去向不明,占3年“機要費”總額1.44億元新台幣的一半以上。其中,邱毅舉證的就是李慧芬的發票被陳水扁拿去頂缸報銷。

陳水扁辯稱,用這些發票報銷是台灣當局為了搞好和某國“外交”而設立的“南線項目”專用,拒絕透露更多的內容。台灣審計部門發言人王永興證實,在查核過程中,確實發現邱毅舉證的君悅飯店發票等單據,但是沒見“南線項目”數據。

目前,台審計部門將該案移交司法檢調部門處理已經表明該案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台“稽查黑金行動中心”辦案人員指出,按照有關規定,一萬元以上的支出,都需要有買賣雙方的發票來核銷單據,這些規定當然也包括“機要費”,而陳水扁的“機要費”中出現“有發票單據卻沒有入賬登錄”的情況。台灣檢調部門因此認為,陳水扁辦公室涉嫌“假消費、真核銷”,有明顯的涉及刑事犯罪嫌疑。

聲望掃地,陳水扁遭到藍綠營共同“炮轟”

陳水扁不直接向審計部門講清問題,而是通過新聞稿承認自己確實用了這些來路奇特的發票,但到底有沒有“南線項目”,到現在也沒有個明確的解釋,而是極力通過非法律程序製造聲勢,妄圖開脫自己的涉案嫌疑。

陳水扁之所以對“機要費”一案如此憂心,在於此案後果非常嚴重。

第一,陳水扁本人及其團夥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按照台灣相關規定,“假發票、真核銷”的相關人員可能被判處最低5年以上的貪瀆重罪。如果陳水扁知情或者授意,就可能觸犯圖利罪,或者罪責更重的“利用職務上機會榨取財物罪”,可以被判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以6000萬元新台幣以下的罰金。雖然按照台灣有關規定,陳水扁在任時有刑事豁免權,要在其卸任以後才能追訴犯罪,但下台後被追訴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被綠營唾棄,其身不保。陳水扁為了解套,拿出資料證明李登輝在任時曾經拿“機要費”資助民進黨人選舉,此舉得罪了綠營“大老”李登輝,李登輝多次表態對陳水扁嚴重不滿。與此同時,島內出現了綠營學者促請陳水扁下台的呼聲。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林義雄等最近也都公開表態要求陳水扁下台。施明德發起的“百萬人倒扁運動”,幾天內參與者超過40萬人。弊案纏身的陳水扁雪上加霜,其地位更加不保。

第三,被台灣人民唾棄,陳水扁聲望掃地。根據台灣《遠見》雜誌民調中心調查結果顯示,62%的民眾不相信陳水扁對於“機要費”支出以及事涉機密“外交”的說法。

據台灣媒體報道,有台灣教授大膽預測此案可能是“壓垮陳水扁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各種壓力到位,不排除陳水扁有被迫提前下台的可能性,陳水扁這次會用什麽辦法解套,值得進一步關注。(孫兆慧 朱鬆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