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被鹽水鴨塞滿的城市
(2014-01-11 12:06:39)
下一個
陳一多 南京十八頻道
*******************
禽流感過去了,南京人奔走相告,全城各大媒體也拿出大幅版麵、大段時間來報道。然後,知道了這些消息的,報道完這些消息的人們,吃飯時間,就默默的到自己 喜歡的鹽水鴨、烤鴨攤子上去排隊等吃了。微博上,大家歡呼,又有鴨子吃了,結果有人不好意思的說,其實禽流感期間,一直沒停過,一直在默默的吃……很多假 裝歡呼的人,也不好意思的表示,沒停過。
禽流感期間,采訪買鹽水鴨的,結果買鴨子的親說:“怎麽辦呢!還是要吃哎!!”
我家小毛球,三歲多,感冒發燒剛好第一天,問想吃什麽,稀飯配鴨鴨。買了鹽水鴨。感冒發燒剛好第二天,問想吃什麽,稀飯配鴨鴨。不是才吃過??今天要烤鴨!
這就是南京人。
對鴨子愛的有廣度,沒有一個不愛的!對鴨子愛的有深度,早在明朝,就有明確的板鴨的叫法和做法的記載,那時就講究老鹵了“其汁陳數十年者,且有子孫收貯,以為恒業,每一鍋有值百餘金,洵江寧特品也。”
這是一座被鹽水鴨塞滿的城市,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鴨子攤,都有和鴨子有關的故事,都會一段時間沒吃,百爪撓心一樣的難受。不分老幼、男女、美醜、有錢沒 錢、看事情的觀點如何,是不是憤青、讚成不讚成挖路,對鹽水鴨的愛都是一樣的。鹽水鴨、捎帶上南京烤鴨,是南京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法國梧桐一個 地位。
我愛說,食物是可以品嚐的曆史,這話的靈感,也是來自鹽水鴨。
不過最早關於這種食物的記憶,卻是鵝——燒鵝。小時候,家裏來人,大人指使小孩到巷口斬半隻燒鵝回來,紅色的,澆上鹵子,味道怎樣都忘了,但是歡呼雀躍的 心情,仿佛昨天。後來,因為鵝生長周期長,價格貴,慢慢的,全變鴨子了。老城南的巴子燒鵝,一直堅守到零幾年,終於也失守,成了烤鴨,不過粉絲一樣支持, 中秋節吃五紅,一天能賣掉一千多隻。
07年的時候,南京一天就能吃27.8萬隻鴨子,一年吃的鴨子,能繞地球幾圈。
天道酬勤,用在做鹽水鴨的人身上,絕對是非常貼切。南京鹽水鴨,經過上千年的千錘百煉,高度成熟,製作工藝改良變化的空間很小,所以市麵上的鹽水鴨基本上都是同一種工藝製作出來的,那怎麽會有的好吃到爆,有的難吃到死呢?其實最關鍵的就是這些工藝流程做到位了沒。
一隻鹽水鴨,要經曆十幾道流程才能做出來,原來流傳於市井的“熱鹽擦、清鹵敷、烘得幹、焐得足、皮白肉紅骨頭綠(音錄)”,僅僅概括了最關鍵的幾步,此外 還有什麽複醃、起鹵、疊胚、晾胚等等,其中疊胚,指把醃好的鴨子,放到冷藏櫃裏,一層層碼起來,這一步驟,講究的就需要十天以上,有的店等不及這麽長時 間,少了日子,出來的鴨子味道就不對。冬天,鴨子醃晾時間長,一隻鹽水鴨做出來,至少半個多月,好店往往會有一千多隻庫存流動,心急是做不出好鴨子的。此 外,用於濕醃的老鹵,就是清鹵敷,講究一個清字,也就意味著每醃幾批鴨子就要把鹵子清理一次,有的店家懶,鹵子不及時清,鴨子味道也不對,不勤快是做不出 好鴨子的。此外,市井流傳,做好鹽水鴨,要老鹵,但很少人知道老鹵到底對鴨子會造成什麽影響。在鹽水鴨身上,香氣和鹹度是相鋪相成的,越鹹的鴨子越香,但 是老鹵就能讓鴨子香而不鹹,沒有曆史是做不出好鴨子的。
一隻製作完成的鹽水鴨,好還是壞,判斷標準非常直觀。皮應是淡淡的黃色,說明晾曬到位。肉是紅的,骨頭是綠的,說明醃到位了。如果肉質柔軟而有彈性,說明 煮到位了——其實不能說煮,還是民間俗語“焐得足”來的準確。鹽水鴨是焐出來的,水溫保持在九十度左右,千萬不能滾,一滾鴨肉就老,鮮味盡失,這種工藝其 實和西湖醋魚一模一樣。海南四大名菜之一嘉積鴨,有一種做法,味型和鹽水鴨很像,但就是焐這個步驟控製的不好,所以肉質老,嚼不動。當年吃到這道菜,內心 那個自豪,會做鴨子這種食材的,還是我們南京人啊。
南京鹽水鴨做的好的店很多,每家都有大批忠實粉絲。
曾經有個外地網友,在外地地方論壇上發了個帖,告訴他朋友,說南京鹽水鴨一點兒都不好吃!結果捅了馬蜂窩,不知從哪邊聞風而來的南京網友,為了捍衛自己的鴨子,和他足足掐了三四頁,後來才發現,原來這位外地網友吃的是旅遊景點買的真空包裝,保質期六七個月的鹽水鴨。
這種鹽水鴨是不好吃,真空包裝後,為了滅菌,要經過高溫二次消毒,肉跟泥一樣,一點口感都沒有,就味道還是鹽水鴨味道。
南京真正鹽水鴨的風味,來自於街頭巷尾,來自於高高揮舞斬鹽水鴨的刀下麵,來自於長長的隊伍前麵!可以說每個南京人,都有一家自己喜歡的鹽水鴨攤子,南京 好的鹽水鴨攤,扒到手指頭數不過來。評事街上每天排長隊的章雲板鴨店,不用多說了,老鹵王道,鴨子香而不鹹,肉質細嫩有彈性。就是排隊實在吃不消。他家對 麵,評事街板鴨店,做孽了,每天要等章雲全部賣完才能開張,老板每天眼巴巴地等章雲關門打烊,其實他家味道也不錯,章雲是入口香,評事街板鴨店是回口香, 不同時吃幾乎感覺不出差別,但世事往往如此。到處都是分店的徐家鴨子,其實老板是安徽人,鹽水鴨不怎麽驚豔,但品質穩定,烤鴨現烤現賣,鹵菜品種也多,家 裏缺個菜了去的最多的店。
深深的躲在來鳳小區一個車棚後麵,走到門口都看不到招牌的仙鶴街鹵菜店,是民國期間著名的彩霞街油雞的後人開的,所謂油雞,就是用鹽水鴨的方法來做雞,中 間會因為食材的變化而有些變動,算是鹽水鴨的衍生美食,味道好極了,鮮香嫩,特別是一個嫩字,沒牙的老人和小孩都能吃,這道美食現在很多南京人聽都沒聽說 過,快要失傳了,這家店現在還在做。每年冬天,他家還要做大批板鴨,板鴨是鹽水鴨的祖宗,鹽水鴨是板鴨的簡化版,板鴨醃得的時間更長,風幹和疊胚的時間更 長,工藝更複雜,更香。現在因為大家怕鹹,吃的少做的也少了,但是三四塊板鴨配上一大碗兒開水泡飯,真的打到嘴巴不放,想一想都口水四溢。
南京大街小巷的水西門鴨子店,水西門鴨子出名,其實是因為解放前水西門是回民聚集地,是殺鴨子的地方。現在水西門最出名的是陸家鴨子,長虹路上,一個報亭 一樣的攤子,每天排隊。鴨子個頭大,皮薄肉嫩,鮮香味濃,這家的鹽水鴨,我閉到眼睛一口就能吃出來。這家和仙鶴街鹵菜店一樣,家裏做主的都是老板娘,風風 火火、刷刷刮刮,地地道道的南京能幹人。
三條巷的張記,鴨四件帶點辣,也好吃極了。夫子廟的巴子烤鴨、明瓦廊金宏興、同在來鳳小區的闞老二鴨子店……
好吧,就算再寫五十家,估計還是掛一漏萬,南京好鴨子店實在是太多了。
不過金陵飯店還是不能漏的。南京金陵飯店鹽水鴨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貴!不過確實有區別。第一鴨種不同,金陵飯店用的仍然是傳統的麻鴨,麻鴨什麽都好,就是 長的慢,不好養,所以外麵基本上都用薄皮的櫻桃穀鴨了。不過生長周期長的,味道都好啊。第二個,金陵飯店是活殺。街頭巷尾也有不少店堅持用活殺的鴨子,但 因為城裏現在不允許活殺鴨子,所以越來越多的店都用凍的鴨胚了。此外,工藝細節上有能有些不同。金陵飯店的鹽水鴨,皮不是很薄,但肉質非常綿軟而又彈性十 足,吸飽鹵汁之後,入口,肉分層,每層肉都飽滿多汁,這種口感,和任何一家街頭巷尾的店都不一樣。不過前段時間,在金陵飯店參加婚宴,吃到的鹽水鴨讓人大 跌眼鏡,還不如街頭巷尾的,毫無特色。也不知因為婚宴,沒好好做,還是禽流感沒有活殺的鴨子了。希望是第二個原因。
南京這麽多好吃的鴨子,外地來的朋友們,下次來南京,千萬別再搞隻真空包裝,保質期六個月的,然後再說南京鴨子不好吃啦。
本來覺得沒的什麽蘭京人的,看回複合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