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尖銳批評, 轉帖

在信息化社會暢通的今天,給講真話留出了更大的空間。
個人資料
正文

【輿情觀察】繞去美國能高考,嫁來中國抗強拆

(2013-05-23 11:05:08) 下一個

要放在一起看,才會有點意思。同一天,兩條頗有意味的新聞登上 門戶網站的首頁,前一條:非京籍少年被拒高考,獲美國綠卡後峰回路轉,不僅能直接參考,還能享受10分的額外加分;第二條:一個英國女子,因為愛情遠渡重 洋嫁到山東,可還沒來得及在這片土地上紮根,就遭遇了中國特色的“強拆”,還得靠自己的外籍身份保護抗拆的丈夫。雖然60多年前我們就翻身做了“主人”, 但從這兩條報道中讀出的信息無外乎:洋人可以在北京高考,非京籍的國人不行;國人遭遇到強拆,到頭來還要靠洋人保護。在自己的土地上,我們到底算第幾等 人?     


    
    同一天的兩條新聞



    一個非京戶籍的少年,想盡辦法也不能在首都參加高考,絕望之中投靠生母入籍美國,卻意外發現峰回路轉,他可以在北京高考了,並且還有10分的優惠,待遇甚至超過本地籍考生——這樣的“逆襲”讓父子二人哭笑不得。

    一個英國女子,因為愛情遠渡重洋嫁到山東,可還沒來得及在這片土地上紮根,就遭遇了中國特色的“強拆”,還得靠自己的外籍身份保護抗拆的丈夫——這樣的“愛情曆險”讓她哭都哭不出來。

    都說新聞要連起來看才有意思,的確。而且都不用費力去連,它們自己都能撞在一起——上述兩條與“國籍”有關的新聞,在我的微博時間線上相隔僅20分鍾。

    看出了什麽“意思”麽?

    在萬惡的曆史上充滿著不平等。統治階級都習慣性的把自己列為頭等人,比如蒙古鐵騎治下的元朝,第二等則是西域色目人,而人口最多的漢人,被令人發指的列為最低等。——然而也怪不得別人,誰叫你丟了江山呢?

    在現代的民族國家,遺風猶存。比如日本,不是一直有說法:一流產品自己用,二流產品銷歐美,三流產品,仍然令人發指的賣給中國人。——然而也怪不得別人,老實說就這三流產品也比當時的國貨強多了,誰叫咱們技術落後呢?

    衝破了種族藩籬的多民族國家,也仍然會以國籍為界限,首先保障本國人民的權益,哪怕他們流落海外。美國如此,英國如此,所有那些令人感覺不錯的國家都是如此。

    從曆史到當代,能夠打破以上所有規律的國家大概不多。

    100年前我們告別了異族的統治,60年前勞苦大眾翻身做了“主人”,到如今“主人們”在自己的國土上就是這麽個待遇——洋人可以在北京高考,國人不行;國人遭遇到強拆,還要靠洋人保護。

    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我們算第幾等人?

    據報道,入籍美國的少年仍會參加一次高考留作紀念,但真正的未來已鎖定在新大陸。而山東“洋媳婦”也已經受夠了擔驚受怕,正在糾結於離去,並能順利把一雙兒女帶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