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誰是人民?不應亂說也不應亂代表 環球時報
“人民”這個詞在漢語裏的使用頻率很高,它與“公民”不同,後者是法律概念,而“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這個詞被頻繁使用,說明中國社會一直處於較高的“政治化”狀態。
上世紀前半葉,中國充滿動蕩和革命,“人民”的概念高度流行,也不斷有內涵上的變化。比如抗戰期間,人民和敵人是以是否參與、支持和同情抗日來劃分的。到了解放戰爭時期,一切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都被劃入人民的範疇。
新 中國一度流行階級鬥爭,但人民的範疇總體上越來越廣泛。除了傳統上被認為是人民主體的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後來又加入了小資產階級以及一切擁護社會主義 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近年來官方和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國家內部的“敵人”越來越少,絕大多數人都應屬於人民。
-
官方經常使用“廣大人民群眾”這個詞組,也是在盡量擴大人民涵蓋的範圍,凝聚全社會力量。與改革開放前不同,中國主流媒體如今幾乎不大使用“敵人”這個詞,階級劃分這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用到極致的做法,今天不再被鼓勵。
然 而中國輿論場特別是互聯網上,對“人民”概念的使用出現了相反趨勢,它的範疇不是越來越大,而是越來越窄,而且充滿爭議和對立。由於自由派在互聯網輿論場 上占據優勢,在他們的言論中大體呈現出這樣的劃分:他們和支持他們觀點的人屬於“人民”,政府屬於人民的對立麵,而反對他們的非政府人士則屬於“政府的幫 凶”。
中國輿論場還有一個突出現象,誰都希望代表人民,認為自己的“人民性”最徹底。而且由於某些官員的形象出了些問題,越是出自社會底層,人民的身份就顯得越純。現在一些知識和商業精英也願意將自己的身份“草根化”,他們將自己看成人民的真正代表。
不能不說,輿論場這種對“人民”概念的特殊喜好和尖銳使用,與我們所處的改革和建設時代很不相符。這多少讓人想到改革開放前的官方輿論場,以及運動風頭上的一些群眾輿論場。那時“人民”的概念常被當成武器,致使一些運動對象今天還是人民,明天就成了敵人。
中國不可鼓勵動輒樹立人民對立麵的輿論傾向,也不應鼓勵某些小團體、小圈子以“代表人民”自我標榜。這樣做是對社會的撕裂,是將中國社會正常的多元化進程朝極端的方向推。
中國在高速發展中,社會也在轉型中,這個國家的政治元素不可能永遠一成不變。中國社會對政治元素的陳述應盡量保持開放性,使它們釋放團結的力量,而不是營造新的衝突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主流政治進程呈現了這一精神,誰都不應促這個進程逆轉。
不要讓“人民”的概念重新“階級鬥爭化”,也不應讓它“民粹化”,而應當不斷促使它現代化。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就不斷對“人民”的概念進行新的摸索,我們都能很清晰地感受到它正在朝著符合社會現實和改革開放目標的方向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