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畫的小孩

這一天天的日子就象張白紙,該畫啥?如何畫?
個人資料
XQQ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們村的兩個不光彩綽號

(2025-08-22 06:59:07) 下一個

在前文《我們伊村的兩項世界第一》裏,我高調表揚了村裏的兩項塑造了現代生活的世界級發明。其實,真實的伊村還有暗黑的一麵,外揚一下“家醜”,既是自嘲,也是自省。那就讓我們從村裏的兩個不光彩的綽號說起吧…

“吃得上蛋糕的人”(Cake Eater)

剛搬到伊村EDINA那會兒,同事揶揄地對我說,“You’ll be a Cake Eater。”我條件反射地答道,“那裏有很多烘烤店嗎?美式糕點太甜,俺吃不大慣呢。” 同事樂了,趕忙給我解釋。

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法國王後Marie-Antoinette得知饑腸轆轆的農民沒有麵包吃時,便隨口說道,“讓他們吃蛋糕好啦!”從此,Cake Eater就用於諷刺那些享有特權且無憂無慮的上流階層。

伊村社區是屬於比較殷實的那種。比如,左鄰甲的車道是加熱的,冰雪覆蓋的日子完全不必苦哈哈地去鏟雪,甚至都不需要專業掃雪服務;右舍乙的家裏安了電梯,奇怪的是屋主倒也並非‘微胖人士“。優渥的家庭條件自然衍生了一批任性的富二代,明州人便把 “Cake Eater ”這個稱謂贈送給村裏被寵壞的富家子弟。同時,村名EDINA也被詮釋為“Every Day I Need Attention!” (我是需要天天關注滴!)

在迪斯尼電影《The Mighty Ducks》(飛天巨鴨)中,冰球隊的小明星Adam Banks正是來自我們伊村,他的昵稱便是“Cake Eater ”。很快,Cake Eater這個外號隨著影片變得愈加popular。不過,如今這種稱謂也漸漸失去了其最初包含的嘲諷意味,反而成為我們小鎮的特色文化,村民們時不時地也會自稱自己是“吃得上蛋糕的人”,以博一笑。

電影中的Cake Eater-Adam

我們村的流行文化符號

本村冰協舉辦的年度感恩節冰球錦標賽又稱Cake Eater Classic,冠軍獎杯是一個巨型的銀色蛋糕。

搞笑的Cake Eater隊歌

日落鎮”(Sundown County)

記得剛剛搬進有著優秀學區美譽的伊村時,一位街坊前來打招呼。她的一席話讓我吃了一驚:“咱們村是到了上世紀70年代才許可我們猶太人入駐的,就更甭提非裔了。”我脫口問道,“那中國人呢?”鄰居思索了一下,“村裏有句老話,‘沒有一個黑人,沒有一個猶太人’(Not one Negro and Not one Jew),倒是沒提Not one Chinese。不過,那個年代美國北部腹地的華人數量微乎其微,可能是被忽略啦。”

成為伊村村民後,我很快地觀察到,鄰裏都很“白”,亞裔有個把,非裔甚罕見。偶然地,我看到了本地學校早年的圖片~

1920s的校園:三十來人的班上,明明是有兩位黑人小姑娘的,怎麽說,這裏曾經是沒有黑人族裔的社區呢?

1950s 的校園:吟遊表演的舞台上擠滿了塗著黑臉的孩子。這時,黑人人口缺失了。

那麽,伊村的有色人種是如何蒸發的?這期間發生了什麽曆史變遷?在我成為伊村村民的第17個年頭,我首次推開了“袖珍的”伊村村史博物館的大門,以解開心頭的疑團。於是,我驚訝地知曉了伊村的另一個綽號-“日落鎮”(Sundown Towns)。

所謂“日落鎮”,並不是說,你可以在村裏欣賞到美麗的日落,而是在警告有色族群,在日落之前,請你們離開這裏;在天黑以後,請你們不要出門。因為,你們會製造麻煩。這些“日落鎮”實行某種形式的種族隔離,通過歧視性的地方法律、恐嚇或暴力等手段將非白人排除在外。1968 年《民權法案》通過後,持續了近一個世紀的“日落法案”才不再合法。

全美“日落鎮”地圖裏,在明州,我們村非常顯眼。

當伊村於1860s在Minnehaha溪畔問世時,曾是一個跨種族、多元化的農業村。到了1930s,才逐漸演變成一個排斥少數民族的純白人聚居區。村東頭“高大上”的Country Club居民區於1924-1944興建時,就實施了“種族限製性契約條例”,購房者的約法三章是:“房產不得出售、轉讓、或租賃給白人或高加索人種以外的人。”有色人種是禁止居住在這個“高尚地段”的,除非他們是家政服務人員,居住在其所服務的家庭中。

從村史博物館出來,我特地前往Country Club街區。即便以今人的目光審視,這100多年前建設的Country Club曆史街區,依然散發著優雅高尚的貴族氣質。一棟棟殖民複興式、都鐸複興式、喬治亞複興式和地中海複興式的庭院,在一叢叢姹紫嫣紅的芍藥點綴下,如風姿卓越的熟女,絲毫沒有在時光之箭麵前敗下陣來。我不經意地想起了一位友人的話,“每次我在Country Club街區穿梭,我都覺得,自己好像不屬於這裏。”

如今,Country Club街區的550處房產,已被列入史跡名錄。和這個彬彬有禮的社區一起載入曆史的,是那段曾經如此地普遍且頑固存在的種族主義陰影。

小城故事多,但是,並非全是“充滿喜和樂”。每個城市有一幅屬於自己的畫,有一首屬於自己的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問好巧巧,四個月城裏未見。 是不是又出去旅遊了。 現在我一騎車, 就想起你們倆騎車旅遊的經曆, 那些鄉村裏的景色,古老的小房子和教堂。。。

讚風趣充滿生活氣息和曆史的美文。 “曾經如此地普遍且頑固存在的種族主義陰影”的地方, 550棟大宅留下來了。 很有味道的街區。
XQQ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這一陣子忙,果斷決定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
是啊,百年老房,魅力依然。
XQQ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每個城市都有值得探尋的曆史軌跡,好在我沒有稀裏糊塗在這裏住了這麽多年。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好久不見QQ了,很高興終於又讀到美文。“小村的曆史真是讓人感慨,這些房子也的確都漂亮” 蘑菇說得對。我們大溫地區的西溫哥華市以前也是這樣,不僅拒絕有色人種遷入,連政府希望緩解交通新建一座過海的通往西溫的大橋都否決了。那裏的住宅特別漂亮,幾乎與LA比佛利山莊媲美。
XQQ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回顧曆史,看來是不光“充滿喜和樂”,也有暗黑的一麵。蔥蔥周末愉快!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小村豪宅多,充滿喜和樂啊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1

好久不見,問好!

“真是富有曆史的富裕村莊:)”,謝謝XQQ介紹,讚“每個城市有一幅屬於自己的畫,有一首屬於自己的歌。”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巧巧也是有日子沒更新了吧,問好!
小村的曆史真是讓人感慨,這些房子也的確都漂亮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真是富有曆史的富裕村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