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畫的小孩

這一天天的日子就象張白紙,該畫啥?如何畫?
個人資料
XQQ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每一個轉角都有一份期待-我在博茨瓦納

(2025-11-21 10:36:58) 下一個

前文鏈接:沐浴在溫暖的開普敦陽光下

當我踏上博茨瓦納的土地時,我覺得,眼前的這個非洲的“最後伊甸園”,我是似曾相識的。

“博茨瓦納歡迎您”

記得2002年的暢銷書《長頸鹿的眼淚》 Tears of the Giraffe)甫一上架,就列入到我們鄰裏的“媽咪讀書會”的閱讀清單上。書中開了當地“第一女子偵探社”的女主,Precious Ramotswe,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很訝異於書中講述的博茨瓦納人陌生而又獨特的生活經曆,仔細思量後明白了,這世上人與人之間,從本質上講,是沒有什麽距離的。

講述博茨瓦納故事的這個係列已有25本了。

終於有一天,我也“走出非洲”,來到了Ramotswe偵探的家鄉,一個在世界地圖上顯示著鑽石標誌的國度。具體地講,我是來到了昔日英殖民者的狩獵場、如今博茨瓦納的第一個國家公園-喬貝國家公園(Chobe National Park)。

上午的行程是水上遊(river cruise)。巡遊在讚比河的主要支流喬貝河的河濱區域(Chobe Riverfront),我們警惕的目光掃視著四周的風吹草動。眺望眼前的景象-河麵寬闊平緩,河水清澈寧靜,河畔是交錯的沼澤濕地,河岸有豐盈的叢林植被。我暗自思忖,如此充滿神秘感和原生態的天堂,別說動物和植物們喜歡,我也想來紮營啊!

午後是陸地遊(game drive),我們乘坐著四驅敞篷越野車,在崎嶇顛簸的泥沙路上,開啟了岸上遊獵。坐在副駕駛座上的我,不時地向兼任導遊的司機拋出一些傻問題,“象群要是遊蕩到你們的鄰居-津巴布韋或是讚比亞,哪國管呀?”;“穿馬路的大象,被車子撞上咋辦?”;“大象在樹上蹭癢,豈不破壞森林?”

喬貝國家公園被歡快地稱為“巨人的土地”,因為這裏棲息著估約5萬頭非洲灌木象群(African Bush Elephent),我的話題因而也總愛圍繞著大象。這裏的非洲象的噸位遠超過它的親戚亞洲象,甚至比其表親,非洲叢林大象群(Afirican Forest Elephant),還要大一截。我留意到,大象引人關注的部位-象牙並不那麽粗長。導遊解釋道,這一特征可能是因為當地土壤缺鈣,也可能歸於自然選擇,象牙短小的大象更能僥幸地存活在偷獵者的槍口下。“你們是怎麽應對可惡的偷獵行為的?”我問道。“新規則下,我們是可以現場擊斃偷獵之徒的。”導遊果斷回答。

在野生的自然環境,我們以尊敬的目光,近距離地“圍觀”象群,不自覺地屏住了呼吸。此時,整個世界都慢了下來…

體軀碩大而略顯笨重的大象們有序地列隊,它們一個跟著一個,邁著穩重的步伐,緩慢地涉入水中,朝著彼岸默契而堅定地前行,有時幾乎被沒過水麵…“大象過河”的恬靜畫麵,唯美如一幀剪影,凝固在我的心窗。

同樣,讓我感到極其治愈的是“脖子以下都是腿,腿以上都是脖子”的長頸鹿。當它們的頭在高高的樹梢間漂浮或者定格,我覺得這就是非洲大地上最令人心顫的瞬間;當它們岔開頎長的雙腿,費勁地彎下身段和頸項在河中汲水時,我因它們為完成生活中平凡的一項功能,操作如此高難動作而心痛三秒鍾。

讓我著迷的圖畫-無論高的、大的,還是小的、輕的,所有的動物,都在一個天空下“和諧”著。

有人說,河馬是上帝創造的最後物種,它集中了所有動物的缺陷,但上帝同時又最偏愛這種相貌醜陋的動物,居然讓它們沒有天敵。航行在水草豐茂的喬貝河中,那些在河岸上悶頭吃草的肥肥的、黑黑的、醜醜的、憨憨的河馬們,不時地闖入鏡頭。導遊伸手指示前方,友好地提醒,“注意那邊水麵喲。”我順眼望去,水裏竟然潛藏著幾頭泥團般的河馬,它們的耳朵、眼睛和鼻孔露出了水麵,幾隻白色牛背鷺(Cattle Egret)在它們的背上跳來跳去…

這時,一位隊友發出警報,“瞧,一頭河馬, 死了!”導遊笑道,“它在睡覺。”

忽然,前方水域出現了一個“白色光滑的小丘”,一動不動。導遊說,“這是頭死去的河馬,已有幾天了。”看到如此龐然大物無助地倒在草甸中,河水浸泡的軀體已腫脹得快要爆裂了,我不禁有些傷感。“它會是怎麽死的?”導遊沒有直接回答,平靜地說,“Death is Part of Life。”接著,他示意我們把目光移向河馬的右側:Wow,一隻鱷魚正靜靜地匍匐在草地,耐心地等待著一頓饕餮大餐…

仔細觀察的話,你就會發現,草叢中很多紋絲不動的枯木,根本就是偽裝的鱷魚!在我們的遊船轉彎時,激起的浪花恰好打在一截“枯木”上。說時遲那時快,“枯木”“嗖”的一聲騰空躍起,張開了有著一圈白色利齒的血盆大口。船上的我們花容失色,一片尖叫。我在本能的後退中,確信沒有見到傳說中的鱷魚淚:)。身旁一位淡定的隊友,竟然拍攝下了這驚心動魄的瞬間!

大撚角羚(Greater kudu)

下圖左,未成年雄性;右上,成年雄性;右下,雌性

角鬥,角鬥,就是雄性羚羊之間用“角”來“鬥”,彼此憤怒地碰撞和猛烈地推搡,直至一方勝出。不過,今天的羚羊們都很乖順。

非洲水牛(African Baffalo),帶著一張飽經風霜的臉龐,與我深情對望。

草甸上成群的黑斑羚(Impala)

水羚羊(Waterbuck)

鑒定禽類是件艱辛複雜而又引人入勝的工作,讓我試試看-

珍貴鏡頭:交配中的非洲海鵰(African Fish Eagle,下左)

下左:南方紅嘴犀鳥(Southern red-billed hornbill)

下右:紫胸佛法僧(Lilac-breasted roller)

黃嘴鹮鸛(Yellow-billed stork)的倩影

鷓鴣Swainson's spurfowl)們忙碌地覓食,很機敏的樣子。

我很享受在喬貝國家公園“從從容容、遊刃有餘”一天,我甚至還明白了我非洲之行的意義。這是因為它們,和我們人類平行生存的這些生靈們,它們在這裏等待著我,在每個轉彎之處。

感謝團友們的美圖,想念你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如此精彩的美帖,開眼了,那麽多野生動物,太神了!
XQQ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謝謝。在文中的國家公園沒有遇見“大貓”,可能是時間與地點的問題。
XQQ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哈哈,我以為自己已經沒有看動物的熱情了,現在搞清楚了,在動物園和野生環境看動物,完全是兩回事兒。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好美的遊記。在QQ這裏欣賞動物世界。周末快樂!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動物大全,精彩,LD就說要去非洲看動物。

“草叢中很多紋絲不動的枯木,根本就是偽裝的鱷魚!在我們的遊船轉彎時,激起的浪花恰好打在一截“枯木”上。說時遲那時快,“枯木”“嗖”的一聲騰空躍起,張開了有著一圈白色利齒的血盆大口。船上的我們花容失色,一片尖叫。”,是上次在邁阿密就經曆了這一幕,嚇S。 上次去非洲看鱷魚,哈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