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9)
2020 (38)
跟讀了【到巴西去】係列,友人問了,“那個伊瓜蘇大瀑布群去看了沒?”。我趕忙回答,“必須呀,不過…人人都會去瞻仰伊瓜蘇瀑布,但不是人人都會去造訪伊瓜蘇市(Foz do Iguaçu)的。不妨,先隨我到伊瓜蘇瀑布附近的伊瓜蘇市轉一轉吧。”
這一轉不要緊,我竟然挖出一個大瓜!原來,我隻知巴西和阿根廷邊境有個排在世界頭三位的伊瓜蘇瀑布(Iguazu Falls),哪裏曉得巴西和巴拉圭邊境也曾有過一個世界上體積和徑流量最大的瀑布群-瓜伊拉瀑布(Guaíra Falls)。注意,我說的是瓜伊拉,非伊瓜蘇;我說的是then, 非now。在我的伊瓜蘇市旅行流水帳裏,原本是沒有“瓜伊拉”三個字的。容我慢慢聊-
巴西的伊瓜蘇市地理位置特別獨特(見下圖)。它一麵與阿根廷隔著伊瓜蘇河(Rio Iguacu),另一麵與巴拉圭隔著巴拉納河(Rio Parana),三國沿著T型河道,形成了共飲一江水的近鄰。兩國之間人來人往是很常見的,如美加邊境或歐洲大陸,但來到三國相交之地,我還是頭一回。雖然,沒有像極致的旅行達人那樣,在一天之內暴走三國,我還是和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人們坐在一起,在落日熔金中,一眼望三國。那片橙色的記憶,至今想來,依然溫暖。
具體到我的方位,那是在“三界地標公園”(Marco das Três Fronteiras)的巴西側。早在1903年,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分別在兩河交匯處建了各自的地標公園,三座園子合在一塊兒,稱為“三界地標公園”。在每國的園內,都樹立著一尊有著其國旗色的地標。它們形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象征著緊密相連的三個拉丁國家之間的平等與尊重。我在巴西的黃綠方尖碑(下圖黑點)旁觀望時,原則上是可以見到阿根廷側的藍白方尖碑和巴拉圭側的紅白藍立柱的。
黃綠色的巴西碑矗立在噴泉池中,四周水柱在音樂伴隨下輕快地跳躍著。
我望見了阿根廷那邊的藍白方尖碑(箭頭處)。
一座簡練現代的斜拉索橋連接著巴西和巴拉圭。
來巴西之前,我曾給自己惡補巴西史,了解到宗教勢力在巴西建國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巴西地標公園深化了我對這一段曆史的理解。公園的主體建築是修複後的耶穌會傳教團(Jesuit Missions)遺址。在我看來,建於18世紀的巴洛克風格教堂,完全不輸遍布歐洲大陸的那些輝煌壯麗的宗教設施。無疑,在偏遠的拉美鄉村,這樣史無前例的超前建築本身,在當年就已徹底震撼了當地百姓。那時的教堂既是本地人躲避奴隸販子的避難所,又是傳教士傳播宗教思想的大熔爐,同時,也是擅長農耕的教士們向農民普及耕種田地和飼養牲畜知識的演講台。
如今,教會遺址裏設置一個以西班牙冒險家Cabeza de Vaca命名的紀念館,詳述了三界地域的文化、曆史、政治和地質構造。1542年1月31日,Cabeza de Vaca是欣賞到巴阿邊境的世界自然奇觀-伊瓜蘇瀑布群的第一個白人。
巴西地標公園裏還有一個Cabeza de Vaca餐館,它的菜單提供了來自三個國家的美食。我對巴拉圭共和國較為陌生,便點了一份巴拉圭烤肉。服務生小哥還用心地在香煎木薯上,插了一麵巴拉圭國旗。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夕陽斜照的河麵泛著光輝,翩翩起舞的人們展著笑顏,多姿多彩的食肆飄著馨香,此刻,我心情大好。三個國家語言不同,或葡語或西語或瓜拉尼語,但共同風景交匯出一道和平之流,共同願景吟唱著一首和平之曲…
我眯著眼繼續研究地形卡通圖(圖一)。左上方的伊瓜蘇瀑布飛流直下後,匯成伊瓜蘇河,隨後融入到世界第五大河流巴拉納河之中。右下方就是世界第二大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Itaipu Dam)了。從水電站大壩泄洪的水流穿過飛跨巴西與巴拉圭的友誼大橋後,也沿著巴拉納河下遊前行。
世界第一水電站是葛洲壩,還沒去過。對我來講,Itaipu水電站就是我至今相遇的最大號水壩了。好吧,這是我的下一個目標-Ready Set Go!
Itaipu水電站之旅開始了,我們乘坐的旅行大巴仿佛行駛在植物園裏。為減少大壩對周邊生物群的影響,巴西一側防護林種植了100萬棵。如果你是光榮退休的大壩工作人員,國家還會以你的名義栽一棵樹做永久紀念。
約莫15分鍾後,大巴停在了三個氣勢磅礴的溢洪道前,遊客們紛紛在Itaipu Binacional(兩國的Itaipu)字母前留影。麵對令人難以置信的大型工程,我當時的感受就是簡單的一個字,“大”!Itaipu在印地安語中意為“會唱歌的石頭”。Itaipu水電站,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它由巴西和巴拉圭兩國共同建造,1974年10月17日動工,1991年5月6日竣工,曆時17載。
溢洪道的泄洪能力是4.6萬立方米/秒。如果閘門打開的話,那溢洪壯景會是相當驚心動魄的(網圖)。
接著,眾人又上了另一輛雙層遊園專車,開始了水電站環遊。整個水電站壩長7.7公裏,跨越兩個國家,我們在主壩、堆石壩、翼壩、土壩周圍自由穿行,相當豪爽。
在大壩底部,我們經過了20個發電機組的引水管道。每台發電機組都是能發電70萬千瓦的超級大力士,20台的總裝機容量就是14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度。在這些龐然大物麵前,每個人乃至觀景車都顯得微不足道。
從196米高的大壩放眼瞭望,心曠神怡,目悅氣爽。
一路上,淩空架起的輸電線網,經過高聳的高壓線塔,穿山越嶺,給兩國五千萬人口帶來了光明和溫暖。Itaipu水電站可滿足巴拉圭的全部用電和巴西用電量的25%。
歌頌勞動者的壁畫
接下來,我接觸到了這樣一段殘酷的現實。我的心真是既鬱悶又沉重,隻能一聲歎息。
Itaipu水電站攔腰截斷了巴拉那河,在其上遊蓄水,形成了一個麵積為1350平方公裏、庫容290億立方米的人工湖。
然而,正是在人工湖的末端,在巴拉那河峽穀起點,全球流量最大的瀑布-瓜伊拉瀑布(Guaira Falls),因Itaipu水電站的建立,被徹底地、永久地淹沒了。一個世界自然奇觀變為攫取更大經濟利益的葬品。
1982年10月,來自世界各地的生態學、環境學專家們和熱愛大自然的人們匯集在大瀑布腳下。他們以當地美洲原住民的葬禮儀式,一起哀悼將要消失的瀑布群。
1986年9月,巴西時任總統特意穿著黑色禮服,主持了為瀑布舉行的特別葬禮。
“瓜伊拉瀑布由19個瀑布組成了7條主幹流,平均流量達13,200立方米/秒,洪峰期可四倍於此,是地球史上有記載的流量最大的瀑布。瀑布總寬3,200米,總落差114米,跌落聲遠至40公裏之外。”
曾經給巴西和世界人民帶來驕傲與歡樂的瓜伊拉瀑布僅僅以數字保留下來,它的雄姿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悲乎!
壯麗的瓜伊拉瀑布(1982,網圖)
節日快樂!
讓我還想到了去年聖誕去的巴拿馬運河,壯觀!讚XQQ好文!
伊泰普是以發電為主的水電工程,水庫水位消落隻有1m,基本上是在恒定水頭下滿負荷運行。
三峽工程是以防洪為主進行規劃設計的。汛期本可多利用用之不完的滾滾江水多發電,卻因需要防洪,將水位從175米下降到145米,導致大量水能被放棄,因而其發電量較伊泰普電站略少。
世上任何事情都難以做到兩全其美,麵麵俱到。核電是最經濟,最安全,但核廢料的儲存也挺傷腦筋的。水電的問題,您也說了。“比較經濟,但對環境破壞最大。”怎麽辦呢? 核聚變會不會是努力方向?
環境經濟人民生活,總是有得有失,需要平衡。難就難在找到大家都讚同的平衡點,百年千年之後還是優選的平衡點。下鄉時窮鄉村無電,吃不飽,當時如能填飽肚子,有電燈讀書,其他都可犧牲妥協。
當然,現在也還是要首先吃飽,有電,可以看書,看法網,聽音樂,刷手機,上文學。
以前在石油公司電力公司工作過(90年代去巴西出差就是到那邊開發發電廠, 滿足當地人民的用電需求)。回頭來看,個人認為,核電是最經濟,最安全的能源。水電雖然也比較經濟,但對環境破壞最大, 而且幹旱季節無電(前年幹旱,四川水電發電大省無電可用)。美國上世紀建了不少水壩發電蓄水,現在拆除了不少。
驀然讓人想到三峽。
曾經的美麗一去不返,讓人感歎啊!不過可以給周圍的人民帶來生活上的方便也算是好的一麵。
問好,周末快樂!
這世界因為人的貪婪掠奪無節製開發而漸漸窮途末路。問候QQ周末快樂!
在中國東北的琿春,也有一個地方可以一眼望三國。問好QQ,周末愉快。
消失的瀑布在巴拉納河起點,叫瓜伊拉瀑布,不是伊瓜蘇瀑布,但比伊瓜蘇瀑布宏大。
CP站進巨幅畫框那張真好玩,也讚巧巧視覺衝擊力特別強的片片!
一個世界自然奇觀變為攫取更大經濟利益的葬品。————看到這裏好難受,理解QQ的悲歎。。。
縱使萬馬奔騰起,日落西山看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