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瑞典,根本就是世界盡頭的一塊不毛之地-漫長黑暗的極夜,荒涼貧瘠的土壤,寒冷封凍的港灣… 如果不是掙紮在雨雪、饑荒和死亡的夾縫中,誰願意燒殺劫掠製霸海上200年?誰又願意背井離鄉移民北美400萬?
如今的瑞典早已是“千帆過盡皆是客,萬般隨緣天地寬”了。 2024年,它穩穩地坐在全球最幸福國家排名指數的第四位。瑞典仿佛是那個棱角分明、目光深邃的憂鬱男主,是無數小女生期待燭光相會的他。
那麽,瑞典是怎樣鹹魚翻身,從一窮二白變為豐衣足食的?瑞典人近代生活方式和民俗傳統又有何特色?我來到了展示瑞典人文化史和民族誌的北歐博物館(Nordic Museum),希望從16世紀迄今500年間的四季變遷中尋找答案。
主廳中央是一座超大的1523 -1560期間的國王古斯塔夫一世(Gustav I Vasa)橡木雕像。第一次瞻仰建立瓦薩王朝,統帥北海爭霸的 Vasa 國王,感到很有些突兀。因為這個位置我們已經熟悉了耶穌聖母或大佛觀音的形象,從未見過這位發型怪怪的國王爺爺。
北歐博物館設有8個常設展,采用生活場景與文物展示結合的方式,讓我們沉浸式地體驗北歐的曆史變遷。其中的【餐桌擺設展】是讓我最興奮的展廳。16世紀至1950年代各種社交場合的餐桌擺設及其飲食器具的組合演變,讓我們走進了一戶戶人家,體驗瑞典人的餐桌文化和飲食習慣。
餐桌上的食品或豐或簡,儀式感卻是絕不馬虎。
這桌上最誇張的莫過於優雅的白天鵝了,它當然隻是一個放置烤肉的道具。不過,這的確是個好主意。聚會的桌上,很應該放上畫龍點睛的裝飾品來烘托氣氛。我在博物館的禮品店裏一通轉悠,想著買點類似的浮誇擺設,好驚豔一下來家做客的友人,未果。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式下午茶風,也吹到了北歐。這細瓷杯碟和銀質茶具華麗而不俗氣,簡樸卻不寒酸。餐具在西方除了它的實用性,還有藝術品的職能。不過,把下午茶搞得那麽貴族氣,也是太“得瑟”,想來當年的紳士小姐們太清閑了。
再看瑞典女人,有的隨性自在,有的端莊溫婉,無論何時與何地,總歸如此。
最可愛的是仲夏之夜的小女孩,她的頭上戴著美麗花冠,身後的餐桌上擺著草莓蛋糕。
仲夏節(Midsummer Eve)是北歐人慶祝夏天蒞臨的重要節日,多在白天最長的夏至日的前後。同時,瑞典人為期5周的年度長假也從這一天開啟。歡慶的人們會團聚在用鮮花、樹葉和花環裝飾的十字形“五月柱” (May Pole)周圍,翩翩地跳起快樂的小青蛙舞。女孩子還會把七色鮮花編製成的花冠放在枕邊,這樣,她就會夢見她的白馬王子。這個節日看起來夠歡快,我特意查了我們州美國瑞典研究所的日曆,明年六月要記得去那裏湊個熱鬧,感受明州北歐人歡度仲夏節的盛大場麵。
北歐的過往有溫情浪漫,更有粗糲嚴峻,艱辛苦難。北歐博物館以50多萬件收藏的日常生活用品,讓我們沿著時間隧道,窺視瑞典民族的生活軌跡。
1500s期間的瑞典-森林中的民族
那個時候,國王爺爺鼓勵農業開發,隻要把國有土地清理成農田,你就可以享有 7 年免稅的優惠。於是,在貧困和戰火中掙紮的數以萬計的芬蘭農民,穿越冰雪和海洋,來到了瑞典的雲杉林深處,他們燒林墾地,種植黑麥和土豆,這批刀耕火種(slash-and-burn)的芬蘭農民被稱為“森林芬蘭人(Forest Finn)” ,他們尤其擅長樺樹皮工藝。
那個時候,教堂更接近世俗。禮拜結束後,教堂外的商業交易立即開始了,啤酒桶被推出來,八卦口口相傳。雪花飛舞下,玩球的孩子們臉頰紅彤彤的。我覺得這樣挺好。既然耶穌講道都是在陽光之下的曠野裏,傳教或信教的人們又何必把自主和自由限製在聖殿和聖所裏呢?
1600s期間的瑞典-Welcome to the town
那個時候,道路修起來,房子蓋起來,郵局建起來,報紙辦起來,戰船造起來,礦藏挖起來……這是百業待舉和百廢俱興的時代,很有些80年代中國的氣勢。
貴族階層的奢華和輝煌
那個時候,葬禮前,必須為逝者舉行充滿歡笑、遊戲、舞蹈和啤酒的守靈儀式,以確保其靈魂免受邪惡的侵擾。“不要為我的死而哀悼,讓我升入天堂 (Don't mourn my death, deliver me to heavenly bliss)” 。
1700s期間的瑞典-在北歐種茶,不可能
那個時候,新潮的、異域的、奢侈的東方品牌-茶葉、絲綢、瓷器、香料、繪畫等,大量湧入北歐港口。有人從中國帶來了茶樹苗,然而,在瑞典種植茶園的夢想終是夭折了。
那個時候,孤兒院的孩子成為最廉價的勞力。每日晨光熹微之時,他們雙手飛舞著,忙碌地為紡織廠分撿羊毛,以換取口糧和能夠識字的機會。
辛勞的童工和喝茶的貴婦
1800s期間的瑞典-“土改”
1800s 的瑞典和一個重要名詞連在一起,“the Great Partition” (大劃分)。
從前的瑞典村莊是集體擁有土地,每個村民獲得的份額是遠近/好壞搭配的數塊耕地之和。這種相對公平的分配背後也隱藏著弊端,由於土地的分散,每戶農家耕種的效率極為低下。“大劃分”運動是瑞典帝國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它將各戶持有的零碎土地轉型為相連的農田,這樣,每家隸屬的土地數量雖少了,麵積則更大,土地也更易使用。政府支持的這項耕地兼並政策,最終使瑞典農牧業從早期小農墾殖,走向大規模經營的農莊集約化。這是一條農業勞動生產率不斷躍升的軌跡,也是如今瑞典能以30萬農民養活全國900萬人口的奧秘所在。
讀著這些介紹,我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熟悉的圖畫:在北美的郊外驅車時,所遇傳統村莊或小鎮也是越來越小,除了幾個了無生機的加油站和快餐店外,難見炊煙嫋嫋、雞鳴犬吠、巷陌交錯的田園牧歌圖。工業化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某些生活品質,同時也冷酷地抹掉了另一些生活品質。
集市上的煙火氣
左:和媽媽趕集; 右下:玩具樂器 Ocarina(陶笛)
女人們的配飾格外精美
博物館真是非常嚴謹,每一個物件的身世都有記載
瑞典少數民族: 薩米人 (Sami)
最後,我們來到了1900s期間的現代瑞典展示廳,對此,我們都不陌生。
在北歐博物館一圈兒轉下來,身體的確疲憊,腦子裏也塞得滿滿的。我也不急於消化,因為有一點我是明白的-彼時彼地的瑞典變遷,完全不是孤立的、唯一的和奇異的,審視我們長久生活過的中美兩國,我們看到彼此的關聯和呼應。
知識點:曾經“呼呼嘿嘿”的瑞典是怎麽致富的?
【小國最富裕:為何瑞典會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一文,概括了四大要素成就了今天的瑞典。
第一,英國爆發了工業革命,作為英德近鄰,且鐵礦、森林及水利資源豐富的瑞典承接了兩國轉移出來的工業,同時也成為了原料出口地。在此基礎上瑞典完成了工業革命。
第二,瑞典在同俄羅斯爭奪北方霸主失敗之後,成為了“永久中立國”,歐洲是世界上戰爭最頻繁的大洲,從1815年-1945年將近130年,瑞典都沒遭到戰火的荼毒,當歐洲風煙四起的時候,瑞典埋頭搞經濟。
第三,重視教育。瑞典和瑞士、美國繼續在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上 “獨占鼇頭”。
第四,瑞典延續了維京人經商的傳統,重視貿易
斯德哥爾摩有90來座博物館,我抓緊看了7座,最精彩的,真是不虛此行
這個精心製作的帖真是太豐富了,非常沉浸式,看得我都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