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9)
2020 (38)
2025 (2)
前文鏈接:巴西人,你為什麽這麽快樂?(上)
狂歡節必定是快樂的,雖然快樂沒有合理與不合理之說。一個月過去了,每當我回想起裏約狂歡節上見到的那一張張嬰兒般喜悅的麵孔,我總是情不自禁地問自己,“巴西人,你為什麽這麽快樂?”
2/17日晚10點至次日清晨7點,我在裏約狂歡節的看台上, 觀賞了本年度的終極演出-裏約二百多所桑巴舞校中脫穎而出的前六名特級組,在狂歡節的閉幕式上,進行了返場冠軍巡遊。我真切地體會到了巴西人極致的瘋狂和肆意的宣泄,我的聽覺與視覺與心靈都受到了狂歡節帶來的多方位、高強度的猛烈震撼。
我首先感受到的是那震耳欲聾的音樂對我耳膜的強烈衝擊,不是一小時,而是十來個小時的高分貝轟炸。每一所桑巴舞學校表演中的主題歌,會在一個多小時內反複反複反複地演唱,不斷洗腦的效果是我們也會情不自禁地跟著搖頭晃腦。我試圖在現場尋找一塊稍微清靜點的地方,但完全是徒勞的。
第六名舞校表演主題:“Gbala–創世神殿之旅”。這是一個有關粘土創造人類的神話。創作者介紹,“眼前是一個由粘土捏出來的巨人,孩子們可以在那裏了解我們的肌肉結構。”(我的鏡頭照彩車沒問題,照桑巴麗人就要靠專業人士了)
盡管我不能很好地欣賞激烈的音符,我相信,我的雙眼卻見到了無與倫比的美麗。
狂歡節中最炫目的美來自一輛輛流光溢彩的主題花車。十來米長的花車有數層樓高,激情澎湃的鼓手和熱歌勁舞的舞者簇擁著它,一起緩緩前行,花車上有創意百出的新鮮造型,有繽紛酷炫的前衛設計,有目不暇接的科技元素,有引人共鳴的神話傳說。如果問狂歡節中我的最愛,那自然是非花車莫屬了。
狂歡節中最辣眼的美來自一位位光彩奪人的桑巴麗人。她們的笑靨燦爛明媚,她們的舞姿攝人心魄,她們的妝扮美輪美奐。說到她們的服飾,那絕對是繁與簡的鮮明碰撞。一方麵,有的部位妝點得精美華麗,比如頭飾上象征著重生的絢爛羽毛;有的部位則是相當地節省布料,比如軀幹,比基尼都太繁瑣了,直接赤裸上身。
第五名主題:膚色的缺陷(A Colour Defect)。1800年代,路易斯·伽馬 (Luiz Gama) 反抗命運,成為巴西第一位黑人律師。近一個半世紀後,他的故事展現在聚光燈光燈下...
我們旅行團隊購買的是區域12的座位,按號入座,每人155刀。因挨著出場口,我們得以近距離地觀看結束遊行的彩車的“卸妝”流程。每當一輛彩車完成任務,移出M型出口時,整裝待發的工人們便一擁而上,用吊車、鏟車、推車…把華美花車瞬間分解,使其可以行駛在常規路段上。手舞足蹈的美女帥哥們都非常敬業,堅持在彩車上跳到最後一刻。即便下了車後,有的表演者也依然陶醉在情景之中,止不住地扭動腰肢,揮舞手臂,仿佛像是上了發條的機器人。看著缺胳膊斷腿的車陣和脫去服飾、回歸現實的演員,我為美好事物瞬間消散而感到惋惜。
拆遷大軍
等到狂歡節落幕,東方的天際早已霞光萬道,這通宵達旦的狂歡對體力還真是不小的考驗。
5:46am
徹夜狂歡後,我的狀態基本是這樣了。
觀眾們也略顯疲憊
一邊看著花車從眼前浩浩蕩蕩地前進,我一邊也在思索,狂歡節是如何成為巴西的文化標誌呢?這其中的曆史淵源與現代傳承值得回味。其實,早期的狂歡節根本沒老百姓什麽事兒。隨著葡萄牙殖民者對殖民地巴西的“軟實力”輸出,葡萄牙大齋節前名為“Entrudo”的熱鬧街頭派對被引入了巴西,然而,在17世紀,那也隻是一種小眾娛樂。19世紀初,裏約的貴族們圈裏風靡起室內化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買的麵具翩翩起舞,跳著當時流行的波爾卡和華爾茲。真正讓狂歡節從室內走向室外,從少數人專利變成大眾節日的是1862年的一場音樂會。那一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無論黑人或白人,不分尊貴或卑賤,男女老少盡情舞蹈,全城上下一派沸騰。
盡管如此,我依然不時地猜想,興許巴西人的大腦裏,釋放了更多一點點的多巴胺、內啡肽或者血清素?如果讓內斂嚴肅的東亞人到巴西生活一陣子,或者讓熱情奔放的巴西人接受東方傳統教育,那又會是怎樣一種情形呢?
第四名主題:保護巴西最大原住民Yanomami部落,反對非法采礦
狂歡節中嗨翻的巴西人,又是如何經久不息地傳遞著快樂因子呢?毫無疑問,裏約狂歡節的靈魂是它的音樂和舞蹈。20世紀後,隨著咖啡業的蓬勃發展和奴隸製的廢除,包括獲得解放的奴隸在內的大批移民來到裏約落戶,給這座生機勃勃的城市帶來了各自的民族元素。根源於非裔巴西人的桑巴舞蹈熱情奔放,來自棕色pardo人的Batucada打擊樂彈奏著重複而快速的旋律,二者交融,催化了屬於巴西文化遺產的標誌性音樂語言。除了音樂,狂歡節後來的參與者們又繼續為這個節日添磚加瓦,比如遊行花車和奇裝異服,這讓狂歡節的內容更為豐富。
在下麵這段文字裏,團友Cliff生動地介紹了桑巴舞是怎樣在巴西流行的-
“16到18世紀,隨著種植園的開發引近千萬非裔勞工,幾乎快占到當時巴西人口的一半。白人奴隸販子擔心路途遙遠,黑奴整月呆在船艙中,腿腳不靈利、賣不出好價錢。就讓這些的黑奴在甲板上跳跳桑巴舞,活動筋骨、強壯身體,以期能提高奴隸身價。就這樣這些非裔勞工也帶進非洲風格的舞蹈音樂,在繁重的勞動之餘,他們跳著家鄉的桑巴舞以苦中作樂。隨著十九世紀末的黑奴解放,加快了人性的釋放;從鄉村到城市的遷移也使得桑巴這種舞風在大城市進一步的普及光大。”
第三名主題:我們的命運是成為一隻美洲虎。這是我心目中最棒的演出,已經沒有語言能夠描述這織錦般的畫麵了,多選幾幅片片,記下輝煌的時刻。
在觀眾席上,我看到了幾付表演者的麵具,它們詭異、誇張、華麗、神秘,我和小夥伴們情不自禁地把它們戴到自己的頭上,覺得好開心。我暗想,在每個人的基因裏,都有一串串拋棄束縛、釋放自我的DNA序列。然而,它們都是些隱性基因,在社會倫理與規範的鉗製下,並不體現出任何特征。狂歡節恰恰給了人們一個契機:你不用“裝”-讓激情的宣泄和簡單的快樂,去點亮一個個平庸重複的日子。
場間休息時,眾人觀看真人滑翔機表演
第二名主題:按照吉普賽人埃斯梅拉達的意願,幸運轉向月亮。晦澀的長標題難以理解,取材於巴西詩人一個多世紀前寫的文學作品,大致是講一種古老的科德爾(Cordelia)文學和吉普賽文化相互結合,大放異彩的故事。
第一名主題:致敬黑人女性 (詳見前文)
對於“巴西人,你為什麽這麽快樂?”這個命題,看來我是想多了。快樂不需要理由,不需要邏輯,不需要深奧,不需要複雜。找回生命大歡喜,盡情地享受生活,讓人生每一秒都洋溢著快樂,也許這是狂歡節的真諦?
巧巧結尾的文字激情洋溢,與嘉年華的氣氛是perfect match !
還有,黑人女性的側顏真好看,巧巧好抓拍!
再來四個字,圖文並茂。
那樣,狂歡節的桑巴舞就不跳了。
寫得真好呀!我記得84年看洛杉磯奧運會轉播,帶領各國運動隊入場的女孩子們各個臉上洋溢著青春,發自內心,燦爛的笑容。那一刻我知道在不同的國度,對高興和喜悅的表達是不一樣的。
高分貝的音樂我幾分鍾就會暈,不過,如果能欣賞到這種歌舞音樂的海洋般的狂歡節,暈也值得。
人有時受環境影響很大,焦慮,顧慮,追求更大更高目標,是不容易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