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廊橋的那一抹牽掛,當然是緣自《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上世紀90年代,這部小說很火,同名電影也很熱。當年很文藝的我,心頭就埋下了一個“去看看廊橋”的念想。
當1/4個世紀如流水般倏忽而逝時,在一個明媚的五月周末,我們驅車4個小時,終於來到了Iowa 州 Madision郡 Winterset小鎮,來到了故事的發生地。我們的尋橋之旅始於去年,我在《廊橋,一道無法磨滅的風景》裏,記錄了明州的一些廊橋,此行終於能夠來到那些向往已久的廊橋,圓了一個惦念經年的模糊夢想,心裏還真有一些小激動。
Madison郡是自然河流非常發達的農業區。自19世紀中期,當地農民陸續在河道上建了19座木橋。因是木質結構,橋梁自然無法曆經時間的考驗,如今這裏尚有6座橋,可供橋迷到此拾夢。
為了保護橋麵,橋的兩邊和橋頂是封起來的,covered bridge這個名字就是這麽來的,它也恰好道出了木橋的特色。中文稱之為廊橋,多了些詩情,不過這橋看上去的確像是個走廊。文學作品的譯名《 廊橋遺夢》,則渲染了譯者的一縷濃濃的情懷,它和故事中淒美的愛情故事倒是非常匹配的。
Cedar Bridge(雪鬆橋)
我們首先來到了雪鬆橋。在小說和電影的封麵上,相遇、相知、相愛的男女主角正是在此橋前互訴衷腸的。
說雪鬆橋命運多舛,一點也不為過。
起初的一切都順順當當的-1883年建成,1921年因修路挪窩兒,1976年被列入the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然鵝(注意轉折詞), 隨著小說於1992年的大熱和電影於1995年的風靡,幺蛾子就跟著飛來了。不知是因橋的知名度飆升或是常規修繕,地方政府於1998年為橋重塑形象;不幸的是2002年,它竟毀於烈焰,緊接著便從國家曆史名勝錄中挪了出去;一聲歎息之後,所幸的是2004年原樣複建的橋又重新佇立在 Cedar Creek上;但是萬沒料到,2017年雪鬆橋再遭火災,幾乎化為灰燼;當地政府並不氣餒,在去年秋天的第五十屆廊橋節上,修葺一新的雪鬆橋v3隆重亮相。
當我躑躅在橋頭,我都能聞到鬆木的清香。滅火器三步一崗,電子監視器更是警惕地注視著每一位過往路人,整個橋的構建也給人牢不可破的印象。我暗自祈禱,老天爺,一“橋”平安吧。
橋內一角是專供遊客抒發情感的。
在我檢索到三名縱火犯是17-19歲的年輕人時,我還是大吃了一驚。據說多次縱火歸結於文學作品裏所涉及的婚外情,挑戰了民眾的倫理底線,引起了很多人的情感反彈。這還可以從當地的另一棟“名屋”被焚得以佐證。影片中的女主Francesca的家選址在Winterset的一戶19世紀的農莊,因影片的走紅,這棟老屋也同樣成為“到此一遊”的熱點,但最終也於2003年被烈焰吞噬。如今,很多影迷們還是會去拜訪田野中孤獨的殘屋,因時間關係,我們此行也就略過它了。
Roseman Covered Bridge
當我們來到有些僻遠的Roseman Covered Bridge時, 我發現停車場的車子掛著不同州的牌子,看來千裏迢迢、慕名而來的橋粉不少。
Roseman 廊橋是上過大屏幕的。電影裏,攝影師Robert Kinkaid (Clint Eastwood飾演)在小鎮中尋找的正是眼前這座廊橋,家庭主婦Francesca Johnson (Meryl Streep飾演)將晚餐邀請條也是釘在了這座橋上。“當白蛾子張開翅膀時,如果你還想吃晚飯,今晚你事畢之後可以過來,什麽時候都行“。Robert讀懂了寫著葉芝詩歌的字條,也讀懂了一個在農莊生活二十多年的女人心底的孤獨。至此,一段中年人間情愛與愛情的故事便細膩而深情、浪漫而痛苦地鋪展開來。
我向Roseman 橋飛奔而去,仿佛是去迎接一位久違的老朋友。眼前的一切一點也不覺得陌生,因為它一直駐在我的心底。我在橋上來回走動,有意讓自己沉浸在心潮澎湃後的輕快之中。
橋旁有一個小禮品店,這也是附近幾座橋唯一附屬的服務設施。小店裏,賣著一些與橋和電影相關的紀念物;電視上,正在播放著Francesca和Robert雨中訣別的經典橋段,我默默看了一會兒,再一次深深地被Meryl Streep打動人心的表演折服。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擁有4000年曆史的中國河北省趙縣趙州橋與Roseman廊橋結為姊妹橋。
Cutler–Donahoe Bridge
我們的下一站是Cutler–Donahoe Bridge。
Memorial周末的Winterset City Park,可謂“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公園的亮點是有兩座在《 廊橋遺夢》裏出鏡的明星橋。一座是很拙樸至簡的石頭橋,周圍“小橋流水樹林”的氛圍特別適合讓墜入愛河的情人們深情地表白,“I'm coming to you as you coming to me for so long. Although we haven't know each other before the date。” 從石頭橋上可以看到不遠處的廊橋,陽光透過樹隙, 在棗紅色的橋身上灑下晃動的、不規整的色塊。這種朦朧夢幻的感覺讓我不禁又想起故事中的金句,“All I can do is try to hold on to both of us somewhere inside of me.”
今天的廊橋,倒並沒有讓談情說愛的情侶們獨占。我看到應屆畢業生穿著藍色的袍子,在橋邊拍照; 我看到毛孩子們在附近的植物迷宮裏奔跑……
這橋的名字叫”Cutler–Donahoe“,好拗口,這也怪當地的命名傳統。那個時候,誰家住得離橋近,就用誰家的姓氏冠名。省事的法則也不是總省事的,這不,Cutler家和Donahoe家就為這事兒掐起來了。愛省事兒的法官和稀泥,兩家芳名就一同載入了史冊。
Holliwell Bridge
Holliwell Bridge是Iowa州最長的廊橋,同時,它又是該州最長的木質橋梁。
6座現存廊橋都在Winterset附近,且在同一時期建造,有的甚至出於同一位設計師,所有橋的造型風格就極其接近。橋體的基本構型是最簡潔的矩形,兩端以三角形外傾,橋身和橋樁都用了棗紅色,進出的引橋則是白色。從遠處眺望,仿佛是一列白色火車在紅色的山穀間呼嘯而行。
有人說,廊橋好像和車庫或者穀倉差不多,沒有那麽驚豔嘛。是的,廊橋正是鄉野間,農夫們為穿越一段湍急小流所建的通道,它隻是以最簡樸方式實現基本生活功用的一個工具, 而不是供宮中佳人吟詩作畫的擺設,也不是讓風流才子多愁善感的道具,所以它的美是一種接地氣的自然質樸之美,它是美國淳樸時代的真實寫照,是美國鄉村的一道無法磨滅的風景。
Hogback Covered Bridge
Hogback Covered Bridge非常吻合我理想中對田園生活的想象。除了橋本身的獨特之美,四周風光也分外旖旎開闊, 富有層次。蜿蜒的北河翻騰著穿越阡陌縱橫的田野,滿目蔥蘢中,點綴著一塊塊黃色的(類似)油菜花地。
假如我們正行駛在21世紀的鄉間,耳旁是震動耳膜的打擊樂聲,當前方突然出現一座安靜而質樸的紅色橋梁時,我們會是什麽反應?要不要好奇一下,如果我們生活在慢節奏的19世紀,我會不會是一個擠奶女工?我會被草地上滑行的蛇嚇破膽嗎?餐桌上擺放的是什麽食物?
Imes Bridge是此行未能前行的廊橋。沒有關係,我們後會有期。當我懷著滿足而略疲憊的心情向Madision郡依依告別時,我的腦海閃現出徐誌摩的《再別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附:Winterset小鎮還是影星John Wayne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