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畫的小孩

這一天天的日子就象張白紙,該畫啥?如何畫?
個人資料
XQQ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秘魯之桃花源記:塔丘勒島

(2017-05-03 21:13:33) 下一個

讓我們的故事用“從前”開始……

從前,在秘魯雄偉的安第斯高原的懷抱裏,有一個湛藍的的的喀喀湖。在湖中點綴著的41座島嶼裏,有一個長條型的塔丘勒島(Taquile);在塔丘勒島上,有一群60多年前還與大陸隔絕的印加克丘亞(Quechua)人……

我是不是終於把背景介紹清楚了?

2016年的聖誕節,我有幸走進了秘魯的這個有著一千多年文化曆史的桃花源——塔丘勒島。島上旖旎的湖光山色,淳樸的民風世俗,傳統的編織技藝,無不讓我異之歎之。

踏上隻有七平方公裏的塔丘勒島,我們沿著蜿蜒的石板路,向山頂的廣場中心出發。此刻,我的心境與周槽的環境,真是吻合了那支我們稔熟的鄉村田園民謠,我情不自禁地編唱起來…

“走在間的路上,
暮歸的山羊是我同伴,
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
繽紛的雲彩
湖水的衣裳。”

行走在海拔4050米的山間小道,我不時地歇息喘氣。身旁不斷地有健碩的克丘亞女子走過,望著她們的背影,我有些恍惚,不知自己怎麽會來到這般世外桃源。

我端詳著克丘亞女子的服飾,它們傳統民族,熱烈奔放,外帶一點小神秘。塔丘勒島的女人們愛把黑色厚實的大披肩隨意地裹在身上,白天以此遮擋高原的烈日,早晚用它驅散島上的寒氣,平時呢,整個一個萬能的百寶箱。在飄著流蘇結的披肩下麵,是大膽衝撞的色塊。可惜,五顏六色的百褶裙隻是未出嫁姑娘的專利,婚後婦人則隻能與黑色相伴了。

男人裝呢,同樣充滿濃鬱的民族風。上島時正值聖誕,看到街頭穿著“很節日”的男士,我猜想,村民們許是在舉行什麽宗教慶典吧?然而導遊說啦,“隻要不在田間勞作,克丘亞男子都是這套行頭。”哇賽,敢情人家這裏天天過節呀。

男子的服飾是醬的:白衣配黑馬甲,透著精幹;黑褲配寬腰帶,顯襯著威武。當然,最吸睛的莫過於那頂編織精細的花帽子了,那帶著彩色流蘇的長帽子歪在一側肩頭,超萌。這“帽語”也是意味深長的,戴紅白色的是單身;帶純紅色的是已婚;彩虹色則屬於島上的20來個頭頭,據說這些人民公仆們每天都要為小島的公共事業奉獻數小時。這些理念好有深意,有木有?

我好奇地問導遊, “為什麽男人的腰間別著一個有穗穗的花袋袋?” 導遊喜歡我的刨根問底,他解釋道,“每日見麵,男人們會從自己的袋子裏掏出幾片自製的古柯葉,送給對方,作為一種問候的方式。”哦,這個見麵禮蠻別致。

塔丘勒島的習俗特別地引人入勝。在這裏,所謂的男耕女織統統行不同,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女紡男織”的生存模式。女子要承擔紡線和染色的職責,真正意義上的“織毛衣”就是老爺兒們的功夫了。想像一下這個畫麵:在村頭院落,一群膚色黝黑的男人們一邊拿著兩根毛衣針上下飛舞,一邊說著家長裏短天下事。 (我想,看到這裏,大半的男士都要暈!)人家克丘亞男子卻辣麽淡定,因為編織帽子是他們的童子功,島上還有專門學習塔丘勒手工藝的一所職業學校呢。據說,小夥子第一次拜見嶽父大人時,就要為老人家呈上親手織的帽子,嶽父大人會舀起一瓢水倒進帽子,這帽子要是hold不住水,這媳婦就泡湯了。(問題嚴重吧!)

編織的老婦

打毛衣的後生

女同胞們也不能太慶幸,因為那條係在男人腰間的彩色寬腰帶正是由新婚妻子編織的。這個腰帶的意義,當然不僅僅是用來讓女子們展示才藝的,它們的符號和圖像常常記述著一年當中的各種儀式和農業活動,被稱為“日曆腰帶”。

塔丘勒島上的紡織習俗可追溯到古老的印加文明,它的編織品工藝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實在是名副其實。

我注意到塔丘勒人的生活特別的“共產主義”。由於部落與家族觀念的異常濃厚,島民生活的方方麵麵,全是由德高望重者組成的集體決策層拍板的。比如島上的餐館要輪流向遊客開放,每件刺繡針織品要統一評估定價……這日中午,我們一行遊客,被統一安排在一戶島民家中用餐。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聚在一起,品嚐當地的農家菜,可謂“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

我看到了汽車輪胎做的鞋

穿壞的鞋釘在門上,照樣派上用場

曾經,看到友人的微信頭像上,用了一幀古樸的石雕頭像,這回我終於“探到了地雷的秘密”。山路中,我們多次遇到該島頗具特色的石砌拱門,拱門上方正是以我所見過的頭像或十字架加以裝飾。毫無疑問,我的朋友也是到此一遊過了。

正當我躑躅在拱門前,猜測著石像的表情時,我的耳旁傳來深情空靈的歌聲。我尋聲來到了一個教堂前,一個我此生見到過的最為簡樸的教堂——這裏沒有豪華的吊燈,沒有輝煌的壁畫。身著民族服裝的村民們,安靜地虔誠地吟唱著歌頌聖誕的歌謠,那優美純樸的和聲讓人感動得落淚。

平安喜樂
神聖的歌聲在蕩漾
喔喔喔喔他們唱
還有一支
短笛隱約在吹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