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9)
2020 (38)
***
沒有到過福州遊玩山水,也不很熟悉福州的風味小吃, 但這並不妨礙我學做福州菜的熱情, 因為我有一個秘密武器…
福建籍的弟妹來美度假,她不僅捎來了不少在福州街市上采購的土特產品,還對福州菜有著自己獨特的心得。弟妹的故鄉情愫處處可見,言談間她會不經意地介紹起家鄉的風土人情;餐館就餐時,遇到來自福州的服務員,她也會熱情地和老鄉噓長問短。
弟妹做的兩道福州尋常百姓家常菜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 濃湯伴線麵
初見線麵,便頓悟其名。仔細端詳著眼前工藝品一般的細麵,小心翼翼地舉起一根,湊到眼前,啊,直徑僅有0.6mm!
弟妹精心地熬了一鍋雞湯,撒了些筍片。同時又手腳麻利地將麵放入沸騰開水中片刻,撈起後放入雞湯中,佐以蔥花和福建花雕,色香味無可挑剔。
2 清汁隨肉燕
下班歸來,隻見弟妹蘭花指飛舞,狀如石榴的小餛飩整齊地在手下列隊。弟妹連連解釋,“這是福州小吃扁肉燕,它和餛飩不一樣呢。這皮裏是摻著肉泥的。做好的肉燕要蒸熟在先,隨後入湯。”我盯著幹燕皮良久,感到這麵肉混合的薄皮有些不可思議,更不解它何以能久存而不壞。
晚上,全家在談笑聲中品嚐著來自他鄉的美味。肉燕入口,隻覺滑嫩清脆,淳香沁人。
打開這樣
宛若餛飩,但要蒸熟
口味各異,百花齊放
我的感受是,線麵宜配葷湯,肉燕適合素湯。兩者均為基本食材,煮婦可以發揮想象,任意為之,使其成為百湯百味。
咱們餐桌上的許多美食佳肴都有一些“從前吧…”的故事,這線麵和肉燕當然也不例外。以下資料,是我整理自網絡。
福州線麵典故:從前,玉母娘娘的女兒九天玄女,一心想給母親一份surprising的生日禮品。心靈手巧的她煞費苦心細琢磨,終於做出了這種細如絲,長如發,白如雪的線麵給母親賀壽。不知九天玄女申請了專利有木有?福州的線麵業者於是拜九天玄女為“製麵始祖”,並在家裏供奉她的神像。
福州線麵風俗:聽說福州的孩子,都是吃著線麵長大的。大年初一早上, 福州人是一定要吃雞湯線麵的,裏麵還得放兩個鴨蛋。此謂太平麵,圖個吉祥。線麵的別名很多,男婚女嫁叫“喜線”,生日祝壽叫“壽線”,坐月子叫“福線”…足見此喜聞樂見的線麵之神奇魅力。就連宋代詩人黃庭堅在品嚐了香糯可口細膩柔潤的線麵後,都感慨作詩,"湯餅一杯銀絲亂,牽絲如縷玉簪橫"。(《過土山寨詩》)
福州肉燕典故:從前,吃膩了山珍的某禦史大人對日常飲食倍感索然無味。家廚brainstorming一番後,計上心頭。他用木棰將精肉搗成肉泥,摻上番薯粉,擀成薄紙片,再包肉餡,煮熟配湯。禦史大人吃後連呼“大妙”,忙問是何點心,那廚師因其形如飛燕而信口說“扁肉燕”。
福州肉燕風俗:福州人常將“扁肉燕”與去殼鴨蛋相配作菜肴,因福州話“蛋”叫“卵”,“鴨卵”音諧“壓亂”,取“壓”了“亂”就會平安之意,故稱“太平燕”,“燕”與“宴”同音,又稱“太平宴”。福州人有“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之說。
不過,作為福州人,樓主寫的博,已經算是合格,哦,不對,算是上等啦。
想家啊,我的家鄉,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