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9)
2020 (38)
京都逗留數日,特別留意了象我孩子一樣大小的學生們,算是浮光掠影地感受一下日本的兒童教育。
在日本,無論乘坐於地鐵公交,還是散步在街頭巷尾,你經常可以看到“一對一,學數學”和周末英語補習的廣告。不難想像,這裏的小朋友日子也不好過嗬。在一個校門外的宣傳欄上,我看到了學校大張旗鼓地表揚在機器人國際賽事上的獲獎學生。
上下學時分,十字路口上能看到有專人為學生引路,不曉得這些是專職人士還是誌願者。我們雖然看到了有的家長一路護送小學生去學校,但更多的是看到孩子自己結伴步行或乘公共汽車,更遇到有些年齡7-8歲的孩子獨自往來於地鐵上。這些本來不足為怪,但在北美,草木皆兵,已很少見到小學生長距離獨行了。
在京都的每一個旅遊景點,你都能遇到一隊隊來自日本各地的參觀的學生們。他們象遊客一樣,充滿好奇地聆聽著老師講述那些寺廟亭台的故事,對五顏六色的小禮品格外有興趣。正是接近暑假的時候,我猜測這些極有可能是各校組織的field trip, 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有日本同事講,每每中小學畢業,學校都會選擇獨特的寺院,舉行結業活動。
Kofukuji Temple (Nara)
日本的教師隊伍絕對以男性為主。在一列列魚貫出入的學生中,鮮有女老師。有一點可以肯定,所有見到的老師都非常敬業,一絲不苟地為學生做著講解。
漂亮的女老師
有一些幼兒園或中小學校舍恰恰毗鄰寺落,環境分外優雅,令人垂青。這是坐落於永觀堂一角的一個幼兒園,周邊的公園玲瓏別致。
穿過東寺的小橋流水,迎來新的一天
在東寺旁的一所學校,我們看到一幅有趣畫麵:幾位班幹部模樣的學生列在校門外,一一為陸續上學的每一位老師學生鞠躬,並說上一些什麽,估計是些傳遞正能量的口號。
一所幼兒園的門前有這樣兩個小佛人,上麵刻的字應該是院規吧。
縱觀日本街頭的都市少女,大都施以粉黛,人人都是白白的臉龐黃黃的發,長長的睫毛高高的鞋。雖說整體的麵部修飾和著裝水平還屬上乘,但令人遺憾的是雷同化。隻有在那些身著校服的孩子們身上,你才能重新找到那份不加雕琢的純真和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