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新冠之下授網課 ———授業傳道於千裏之外

(2021-05-30 16:35:46) 下一個

正望眼欲穿,突然手機“叮咚”一聲,盼來多倫多教育局電郵:申請獲準,您下學年將教授網課。 。 。 。

2020年6月底學年結束,適逢新冠肆虐,多倫多病例日增數百。趨利避害走為上,瘟疫惹不起還躲不起?和妻子一合計:女兒外嫁溫哥華,何不投奔求偏安?不日清晨,咱倆生平首次勇闖商務艙,一路披掛得百毒不侵,口罩麵罩眼鏡一起上,就差穿防護服戴尿不濕,5小時後一顆心和飛機一起落地溫哥華。 。 。轉眼新學年逼近,教育局開啟線上線下教學雙模式,我本“高危”人士,便申請教授網課,於是便有了前麵提到的一幕。

都說八十歲不學吹鼓手,但沒說退休之年不學上網課。一生教學無數,當過代課老師,現炒現賣教過微積分,教過犯罪學生,去到原住民居住地任教數載,臨了臨了,眼看退休的幸福時光就在眼前,不料還得學上網課。


上網課大不易。首先,技術問題擺在那兒。先說硬件,臨時抱佛腳借用女兒的筆記本電腦,課上到一半,“筆記本””啪”的一聲沒電關機,學生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尋思這老師咋這麽大脾氣。第二天明明充滿了電,臨了學生抱怨,說我講話像是躲在帕米爾高原的洞穴裏:原來筆記本電池快沒電了,難堪重負力有不逮,怪不得我講起課來平生首次餘音繞梁,久久不絕。第三天,“筆記本”幹脆當堂“死”在課上。 。 。

就算硬件故障麵前老少平等,電腦軟件卻似乎“歧視”老年人。本來,我們線上教學使用“穀歌課堂”軟件,很不容易搗鼓個八九不離十,又讓改用加拿大自己的一款軟件,名為“不讓思彼”。教育局發話“不讓思彼”,咱就不留戀“穀歌課堂”。可“不讓思彼”複雜得多,怎麽召開視頻會議,怎麽布置批改作業計分等等,學起來讓我頭暈腦脹。平時,我們總說年輕教師走的路沒有我們過的橋多,現在才發現走路少有走路少的優勢,學起軟件來飛快,可惜電腦軟件一時還不明白這個人人皆知的哲理,專門“為難”老年人。這不,剛學會使用“虛擬課堂”視頻上課,但因學生太多,軟件屢屢“罷工”,奉命轉用“穀歌會議”,不久又遭故障,最後隻好Zoom了之,這中間的學習過程,對我們年長教師來說,那叫一個字:難上加難!

除了技術問題,線上教學也是一個挑戰。先說教,老師們上網課都是邊幹邊學,用西人的話來說,就是一條學習曲線陡又陡。除了學習使用電腦軟件,還得到處收集教學資料。一開始我教的課程從來沒有涉足過,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俗話又說,好教師難過資料關,我被疫情困在家中上哪裏找資料?好在同事們“袒露隱私”,有的給我私人電話供我致電谘詢,有的電郵來不少資料,教研組長甚至把我加到她的網上課堂裏,任我在資源的海洋裏撒歡兒。


另外,網課是遠距離教學,很難借助肢體語言,教育局於是要求我們講話“謹言慎行”,以免造成誤讀,再加上每次網課都要錄音公布與眾,大家更是謹言慎行。於是,我上課再不敢開玩笑玩幽默,教學的生動性打折不手軟。再有,疫情期間,有些學生的父母居家陪讀,偶爾會打斷我的教學,提出異見,指點網上江山。當然,敗也蕭何成也蕭何,網上教學也有其優勢。既然在網上,大量線上資源都可為教學所用:講個人學習習慣,我讓學生到專門的一個網站去測試自己學習習慣,講學習方法,我就給學生播放視頻,講一段曆史,我就用知識搶答軟件讓學生根據知識進行搶答。另外,教學平台上的各種即時互動功能,比如教師學生同步修改作業等等也為教學助力不少。

再說學,我教的恰恰是特殊教育班,學生上網課有的努力麵臨挑戰,有的則百態盡顯。有學生晚上打遊戲,白天上課眯眼瞧我,有的上課比我還準時,第一個登錄線上課堂,直到下課還戀戀不舍,但就是一言不發,估計不是打遊戲,就是看視頻,或者壓根兒玩失蹤了。教育局要求我們努力與學生互動,但大多數情況是我們在課堂上自言自語,自我陶醉,下麵學生“安靜”極了。這時,我們往往自我打趣道:“我是不是又在麵壁空談?”為保護學生隱私,我們不能強求學生打開攝像頭,難免不識廬山真麵目,大多數學生甚至不願意打開話筒講話,情願在視頻會議對話欄跟我交流。這樣一來,教師很可能連學生是男是女都分不清。有些學生我屢次誘導他們“發聲”未果,期末寫成績單我隻好王顧左右而不言“他”或“她”,以免男女混淆,鬧出大笑話。更要命的是,我們不知道究竟作業出自誰手。有學生平時掛科,一上網課搖身一變成了學習尖子。有個學生本是特殊教育學生,但作業盡顯大學生水平,後來發現上課時他父親總是“垂簾聽政”,背後捉刀。還有學生索性用穀歌把所有網上作業和資料譯成自己的母語,活生生把英語課變成母語課。 。 。


如果說以上困難/挑戰的專利不屬於我,但有一個特殊情況卻非我莫屬:時差。我人在加西溫哥華,學生在加東多倫多,時差3小時。下午課12點半開講,我開口:早上好!學生納悶兒:老師怎麽了?上午課早上9點上課,我這邊還是清晨6點,好在我蝸居地下室,學生分不清我這邊是白天黑夜,加上我身後有掛一幅多倫多招牌風光照片加持壯膽。正得意時,早有眼尖者嚷嚷:“老師,您電腦顯示的時間錯了!”

線上教學又稱遠距離教學,不過我在數千裏之外傳道授業解惑, 實在奇葩,口罩倒是免戴了,但這社交距離未免保持得太好。不過,比起潛回中國半夜上北美網課的留學生來,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 。

日前,疫苗問世,是夜夢見瘟疫一掃而光,病例連日歸零,用西人的話來說就是驚現一連串甜麥圈。我夢回久違的校園,欣聞歡聲笑語一片。醒來想起下個月要勉為己難,在網上隔空教體育課,跟國內教師朋友談起好不沮喪,險些陷入“新冠抑鬱”,又一轉念:硬幣都有正反兩麵,禍兮福兮?既然大家屬於命運共同體,中國也好,加拿大也好,大家能共克時艱,救學生與線上,不亦樂乎?況且,普希金說過:“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回憶” 。眼下的困難和挑戰難道不是千載難逢的珍貴經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吉祥雨 回複 悄悄話 一般來說,網課效果差些,隻在特殊情況下如遠距離,不適應教室上課者適用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本人在美國大學工作,學校已經決定秋季一切恢複疫情前的狀態,不在有網課,除非原來就是網課。
吉祥雨 回複 悄悄話 學校開設網課有經濟考量
亦中 回複 悄悄話 據聞,美國很多大學已經申請永久性網課,目前得到的批複是網課不能超過50%,所以有些大學決定采用49%的永久網課 (研究生課程?)。

個人認為,網課不太利於學生和學生之間、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營造氣氛。也不利於老師“察顏觀色”。剛來的留學生、英語和專業都還不熟,上網課蠻好的,穀歌課堂有英語字幕功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