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移民路上走麥城

(2023-10-02 19:57:09) 下一個

 聽說我在加拿大當教師,不少人稱讚。其實,回首求職路,我不光過五關斬六將,更走過麥城!”

  二十三年前,我攜妻女”闖關東“,北漂加拿大。之所以離鄉背井,一怪圍城效應,二怪我接受信息時,總是選擇性聆聽,選擇性記憶。當時,加拿大友人告知:加拿大,艱難大,堅持下來必出頭。更有朋友寄來《多倫多星報》報道,記一位中國移民成功之路。朋友批閱:”又一華人奮鬥成功的佐證!“可惜,我僅選擇記住了成功二字。夜讀丘吉爾,一段金句又映入眼簾,大意是:少不開拓缺血性,老不保守缺頭腦。我將其選擇性釋義為,出國開拓正當時!

  辦出國公證時,聽說我已年逾四十,公證員頭搖貨郎鼓,我卻自認做足吃苦準備:去停屍房扛死屍都行!到了加拿大,才發現想象與現實並不總是一回事。且不說摸不清停屍房在何方,光是加拿大經驗這條就斷了我的念想:即使在中國,我最貼近的相關經驗不過是給爺爺穿壽衣。

  人民幣和加幣的比值一比七,眼瞅坐吃山空,親戚朋友那裏借來的錢以七倍速耗盡,妻子急忙放下教師兼記者的身段,去華人製衣廠操起笤帚掃布頭。得知西人廚具廠招工,正好在妻子製衣廠隔壁,我尋思:”每天打完工正好夫妻雙雙把家還“。豈知第一天上工就走麥城:砂紙打磨不鏽鋼廚具要順著一個方向,否則不光亮。我不知道,上去就是一陣龍飛鳳舞亂打磨,華人工友一把摁住我:”得,您還是別給我們添活兒吧。。。“我灰頭土臉,一天之內自行了斷打工生涯,連那天的工資也由妻子帶領。

  麥城歸來我尋思:不能拿短處跟別人的長處拚,得做回教師的本行。我原在國內師範教英語,在加拿大,不大可能讓黃皮膚中國人教本地人英語。於是,我去約克大學教育係攻碩,準備日後教數學。硬著頭皮,我選修了中學數學教學法。班上除我之外,都是高中數學教師。我白天在一元店打工,晚上惡補數學。班上討論時,我一副沉默是金的打頭,偶爾發發言,但都避開英語中的數學術語,”高屋建瓴“談宏觀數學,抬出培根名句”數學使人精確“,應付過關。文革中,我隨知青文藝宣傳隊送戲到田間,隊裏彈揚琴的姑娘虛有其名,齊奏時彈得震天響,獨奏時卻”竊竊私語“,兩手重重舉起,輕輕放下。課堂上,我有點像揚琴姑娘。。。

  想當年,我本學霸。小學時,語文老師讓大家總結中心思想,眾同學敗下陣去後,我總是不負眾望,準確給出標準答案。沒想到,我竟秒變學草,隻好不恥下問。晚上下課,大雪紛飛,北風呼嘯。瞅見一金發女同學等地鐵,我假裝邂逅,跟著上了地鐵,問了一路數學問題。金發不知是計,一路耐心施教,地鐵過了一站又一站,直到金發下車,我才倒回來,跳上空無一人的地鐵,趁著夜色往家趕,一邊趕,一邊伴隨著地鐵報站的陣陣鈴聲,揮筆記下金發女郎的教誨。。。

  三年後,我終於拿到教師證,隻身北上,到偏遠的原住民保留地高中任教,兩年後不耐寂寞,敗回多倫多。回來後,我拚命啃數學,應聘於華人辦的五湖學院,前往南京辦學點教微積分。拍板要我的白人校長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要用中文教哦!“我暗地嘀咕:”用中文?我還不知道那些數學術語咋說!“

  去了南京,我頭頂外教光環,但又能操一口地道中文,跟本地數學教師同坐一辦公室,實在尷尬,也沒人和我切磋數學。我廢寢忘食,熬更守夜,拿出當年大學英語專業的本事,把英文微積分教材當精讀教材,先詞匯後語法,翻來覆去掰開揉碎,講解時現炒現賣,並且用投射儀直接把課本投射到屏幕,以免板書演算出錯。幸虧學生不大提問:按規定,我用英語教學,學生用英語提問,學生大多知英語之難而退。一天,我竟發現一個秘密:每天放學後,學校派有數學老師,重新用中文給學生補課。自從我70年代上講台以來,這是我最不堪的教學經曆!

  時光荏苒,我已在多倫多及溫哥華高中任教多年。回首往事,當年敗走麥城的情形曆曆在目,時刻鞭策著我。每當以為陽光和輝煌一直會親吻自己的時候,我就想起走過的一座座麥城,束束陽光彷佛變成了閃閃發光的恥辱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唐西 回複 悄悄話 佩服!
不知是不是公務員編製?
通過麵相,十幾年前,一個中國留學生問我,我的前途留學歐洲在哪裏?我說你是一個會考試的料,因為TA的麵相告訴了我。
於是就設計一條人生路,9年之後TA成了公務員,每年上班不到200天,每天也就5個小時,工錢還不低,永不失業。美死了。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很不錯,能夠教書育人是很大的人生享受,我也曾經在大學做過客座授課,其中辛苦自然知道,繼續努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