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明月品茶夜談

生於美麗的杭州。小時愛在西湖邊上賞月納涼,品茶夜談。好詩詞,小說,和數學。1989年人在北京,那一天,那些人,那些事,從此改變了我。風花雪月隨歲月遠去,政治,曆史成為了我的新寵。
個人資料
正文

這輪經濟內循環,將改變所有人的財富--對中國經濟最客觀清醒的分析

(2020-08-25 07:40:56) 下一個

 

作者 | 勢場

 

 

什麽是“內循環”?


首先,讓我們開門見山,“內循環”不是一個新玩意,已經持續了好多年,但是效果卻正麵臨著遞減。

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可以分成2個階段:

2002-2008年是第一個階段,經濟是“出口-投資”模式,即外循環和內循環互動模式;

2009至今是第二個階段,經濟是“負債-投資”模式,即以內循環為主的經濟模式。2012年之後,內循環就逐步出現問題,2019年外部條件惡化後,問題加速放大。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分3部分來講。

1、2002-2008:外循環和內循環互動階段;2、2009至今:內循環及其矛盾;3、當前經濟的基本情況。

 

 

2002-2008:外循環和內循環互動階段

 

一個商品,如果賣出去了,最終隻可能有3種去向:

第一、被國內終端消費者買了,用於日常吃喝玩樂,這就是消費;

第二、被國內企業買了,用於生產或擴建廠房,這就是投資;

第三、被國外的消費者或企業買了,這就是出口。

消費+投資+淨出口,這三者的總和用貨幣來計量,就是GDP。

一個商品,如果國內消費者不買、國內企業不買、國外的消費者或企業也不買,那就賣不出去。當大規模的商品賣不出去的時候,就出現了經濟危機。

所以經濟危機又叫做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生產相對於消費能力出現了過剩。

1996年的中國,經濟第一次出現了過剩。

當時一半以上的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不到50%。到了1998年,商品庫存甚至占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50%。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經濟一定會出現危機。

但是1998年的生產過剩,並沒有轉化為經濟危機,反倒是在之後幾年被逐步消化掉了。

經濟危機體現為商品賣不出去。那麽一個很自然的邏輯就是,我隻要想辦法把商品賣出去了,經濟危機就暫時過去了。

所以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有兩種傳統的方法可以延緩經濟危機:一是進一步挖掘國內市場,二是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

兩者的實質都是一樣的,把商品賣給以前不買的人。

1998年之後,我國就是通過“對內深挖國內市場,對外開拓海外市場”,來延緩經濟危機的。

內部而言。1998年之後,我們通過各種方式來深挖國內市場。比如,廢除福利分房,振興帶動一係列產業鏈的房地產市場。

對外,我們2001年加入了WTO,出口暴增,消化掉了巨量的輕工業過剩產能。

在內外兩個新市場,也就是房地產和出口的帶動下,中國經濟迅速走出陰影,形成了“外貿-投資”雙驅動的經濟模式,並且形成了內部和外部兩個非常重要的經濟循環。

這兩個循環的有效運轉,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根本保障。

 

 

外循環和內循環的本質

 

接下來,我們來好好剖析外循環和內循環的本質。

外部循環,對應著整個外貿出口。

首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消費者購買中國產品,中國形成外貿順差,獲得大量外匯儲備。

其次,我國用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資金回流到美國,支撐美國債市、股市等虛擬經濟。(這句話是理解外循環的最重要環節)

美國虛擬經濟市場不斷膨脹,股市上升、房地產市場上升,美國老百姓手上有錢後就開始不斷地消費,繼而購買更多的中國產品。

這就是外部循環,外部循環的本質是不斷通過出口來帶動經濟。

然後來說說內循環。

內部循環有兩條線,一是投資,一是消費。

投資方麵,當時的內部循環對應著城鎮化和整個房地產市場。

首先,老百姓把錢放在銀行裏麵,形成銀行體係的巨額存款。

其次,銀行通過土地開發、土地買賣、房地產買賣這3個渠道,把這些存款投放到房地產市場。老百姓用自己的存款,支撐了整個中國房地產市場,最終,再自己去貸款,消化不斷升值的房屋。

這就是當時的內部循環,內部循環的本質是不斷通過城鎮化和房地產投資來帶動經濟。

消費方麵又有兩條線。

首先,外部循環導致出口訂單增多,“食物鏈”上各級企業都需擴大生產,雇傭更多工人,使得內需消費增加,形成良性互動。

其次,內循環的城鎮化需要的大興土木,跟上述類似,也會使得內需消費增加,同樣形成良性互動。

可以看出,我國消費是一個被動項,是由外循環(出口)+內循環(房地產帶動的城鎮化)導致的內需增加拉動的。如果外貿和投資熄火,是無法靠所謂的消費來拉動經濟的,因為此時的消費就是無源之水。

然後,我們得講到外部循環的破滅。

這兩個循環一個主要對應著城鎮化和房地產投資,一個主要對應著外貿出口,這也是我們當時消耗過剩產能的兩個主要途徑。但是,這兩個循環都是不穩定的。

外部循環,要求美國虛擬經濟不斷膨脹。隻有美國虛擬經濟不斷膨脹,美國人才愛花錢,愛買中國產品。

內部循環,要求中國城鎮化不斷推進,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隻有土地和房屋不斷漲價,地方和開發商才能以此為抵押借到更多的錢,進而通過投資來帶動經濟。

說白了,要維持兩個循環運轉,就要求美國的股市和中國的房市一直高漲。但這是做不到的,比如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我們的外部循環就開始出現了問題。


 

 

2009年至今:內循環為主階段

 

2008年的時候,次貸危機已經爆發兩年了,危機重創了歐美日經濟,中國出口企業訂單也大規模減少,越來越多的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產能嚴重過剩。

淨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從前幾年的10%左右,迅速下降到2008年的3.5%(修正後的值是2.7%),隨後在2009年更是下降為-44.8%(修正之後的值是-42.9%)。

輕工業產能過剩,直接導致其擴大再生產的意願下降,從而波及到了重工業行業,然後就是大規模裁員、需求進一步萎縮。

2009年,中國出現了20年來最大規模民工返鄉潮。如果再不出手,經濟問題就可能演化為社會問題。

▲ NHK甚至還為此拍了個紀錄片:

《返鄉潮:2009年春節廣州站紀實》

 

萬分危機之下,我國啟動大規模刺激計劃,暫時緩解了危機。

我們外循環+內循環的兩個引擎,既然壞掉了一個,那我們就把內循環加強,補上外循環的失利吧!加大政府投資,到處修橋修路,不是照樣能拉動就業拉動內需,保證經濟的持續運轉嘛!

當年,我國決定加大投資力度,鼓勵企業貸款,準備實施一係列基建工程。除了災後重建外,主要有如下方麵:

第一,加快保障房建設,第二,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第三,加快鐵路公路機場建設。

 

基建的錢從哪裏來呢?從銀行來。國家要求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製,加大對重點工程等項目的貸款支持。

為實施上述工程,國家預計到2010年投資合計4萬億,其中鐵路公路機場城鄉電網共計1.8萬億,災後重建1萬億。這就是俗稱的4萬億計劃。

外循環靠不住了,我們就在4萬億刺激下,經濟正式從“外貿-投資”雙驅動模式,轉變成以城鎮化為依托的“負債-投資”單驅動模式。

咱們一方麵持續大搞基建,另一方麵一遇經濟下滑就放寬房地產貸款和購房政策,努力挖掘房地產市場潛力。通過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帶動重化工業需求,進而全麵帶動製造業,最終成功盤活中國經濟。

也就是說,其實從2009年開始,我國經濟就已經走向了以內循環為主的模式。

內循環不是什麽新東西,隻是2009年已經開啟的凱恩斯主義的新表述而已。隻不過在最近外部條件惡化之下,被再次強調,因而受到格外關注而已。

▲ 凱恩斯主義圖解

 

但是,通過政府主導、銀行放款、企業借錢進而大搞基建的內循環刺激模式,有3個致命的缺點。

 

 

內循環引發的3個問題

 

1、這會導致更大規模產能過剩,因為任何基建項目都是有周期的

比如修公路,修路的時候,需要買大量的重化工業產品,消耗過剩產能,並催生更大規模的產能。基建周期內,為滿足市場需求,重工業領域各行業擴建廠房,擴大生產規模。

但是,路修完之後怎麽辦呢?以前賣給修路單位的鋼筋水泥現在又賣給誰呢?如果你是決策者,你會怎麽辦?

你會說,那就再修一條路。這可以繼續延緩危機,但是路總有修完的時候。一旦城鎮化進程慢下來,各個基建項目周期就會陸續完結,更嚴重的產能過剩就會凸顯出來。

2011年底,產能過剩又出現了。這個產能過剩有多嚴重呢?我們在後麵會詳細介紹。

2、這會造成企業高額負債

基建資金多是銀行貸款,這些錢是要還的,但是很多錢卻還不上。為什麽呢?因為很多基建項目根本不能創造收益。

舉個例子來說,某個四線城市地方政府借錢修了一個機場,這個機場一年都沒幾架飛機停靠,根本不賺錢,他拿什麽還錢?這種現象在全國非常普遍。大家可以去查查自己家鄉都欠了多少錢。

不光如此,負債還會從地方政府傳導到一般的私營企業。

地方政府搞基建,必然會向其他企業購買原材料,比如購買鋼鐵。基建項目周期內,鋼鐵企業訂單就會增多,鋼鐵企業就要擴大產能。但是鋼鐵企業一時間沒有錢去修廠房,怎麽辦?他們就會向銀行借錢來擴大再生產。

但是,基建項目周期完成後,就會再次出現產能過剩,進而導致鋼鐵價格下跌,賺的錢根本無法償還銀行本息。這些還不上錢的公司不得不繼續貸款借新還舊,利息負擔越來越重。

企業債務有多嚴重呢?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對發債企業做過一項統計,2015年所有發債企業中, 98%的企業利潤根本不足以償還債務,而必須靠借錢才能償還之前的債務。

也就是說,中國企業的債務負擔,使得企業從“借債投資”,變為“借新還舊”。

3、這會導致經濟脫實就虛

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了。由於製造業大規模過剩,製造業本身的利潤越來越低。與此同時,得益於城鎮化的推進,得益於高杠杆購房的優惠政策,中國房地產的價格持續攀升,房地產成了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而且,怕製造業還不上錢,銀行更加不願意貸款給製造業,大量資金變著方兒的流向房地產。甚至,前段時間還有一個驚人的新聞:

目前,高昂的房價已經成了所有年輕人心中的痛。掏空了“六個錢包”後,更加沒錢消費了,導致需求進一步萎縮。

但房價能跌嗎?不能。銀行借出去的錢,相當部分是以房屋和土地作為抵押品的,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銀行將出現大量呆壞賬,最終爆發係統性風險。

 

產能過剩、負債高企、脫實就虛,內循環是一劑可行的藥方,但副作用很可怕。所以,供給側改革5個字,才如千鈞一般重。

 

 

當前的的經濟情況:外需萎靡,內需不振,投資下滑

 

在產能過剩、負債高企、脫實就虛這三大問題環繞下,我國經濟能通過外循環或者內循環來重新啟動嗎?

為了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詳細分析一下當前中國的經濟數據。

首先講講產能過剩有多嚴重。

對一個經濟循環而言,包含著原料采掘的采掘業,製作成中間產品的冶金、化工等行業,為他們製造設備的製造業等。這些就是主要的重工業行業。

大家仔細看一下數據:

 

綠色部分是產能利用率在75%以下的,也就是產能嚴重過剩的;黃色部分是產能利用率大於75%但是小於80%以下的都標,也就是產能過剩的;白色部分是產能利用率大於80%的,也就是產能不過剩的。

2016年以來,主要重化工業部門中,幾乎所有行業,在幾乎所有時間中,全部產能過剩,可謂觸目驚心。

整個經濟是聯動的,重化工業的過剩會傳導到輕工業。這裏我們看一下輕工業過剩情況。

輕工業中與我們生活相關度最高的兩個部門是食品和紡織,逛街的時候買買買,主要就是買吃的、買穿的。

2016年以來,和我們日常生活關聯度最大的兩個輕工業部門,食品部門在所有時間全部產能過剩,且多數時間是產能嚴重過剩。紡織部門在9個季度中產能過剩,在6個季度中踩線達標。

也就是說,在開啟以投資為主導的內循環之後,數年之間,整個工業部門就都處於產能過剩之中,重化工業尤為嚴重。而這些過剩產能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中難以消化。

所以我們必須得問,這些產能過剩能消化掉嗎?

目前,消化過剩產能也隻可能有3種渠道,第一,拉動國內消費,第二,促進國內投資,第三,加強外貿出口。

 

現在的經濟是什麽情況呢?外需萎靡,內需不振,投資下滑。

下麵我們就這3個方麵做一個詳細梳理。

 

 

詳解外貿、內需、投資

 

首先是外貿。

金融危機以來,先是歐債爆發債務危機,其後2015年新興市場爆發金融危機,接著是新冠。整個外部經濟環境一直惡化,逆全球化趨勢越發明顯。

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國出口增長率持續走低。按美元計價的出口總值,在2009年、2015年、2016年出口增長率都低於零,2019年的出口增長也僅有0.51%。

外貿形勢非常嚴峻,短期看無法通過外貿消耗過剩產能。再加上川普亂搞、美國衰退,外循環根本無法重建,所以我國隻能不斷強調內循環。

然後是投資。

投資是內循環最大的依托,凡是講內循環的,無不講到城鎮化、基建等等。的確,2009年之後,投資在中國經濟中占有絕對主導的地位,中國經濟就是靠投資吊著一口仙氣持續至今。

但是,投資這個引擎還有效嗎?

這裏我們詳細分析一下。製造業投資、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是投資中最重要的部分,三者合計超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七成,三者的增長基本決定了投資的增長。

製造業方麵。由於製造業過剩越來越嚴重,投資增速從2011年開始持續下滑。2011年,製造業投資增速還有30%左右,到2012年就下滑到不足20%,之後持續下跌,在2015年6月份之後,增速再也沒超過10%左右,到了2019年底,增速僅有3.1%。

可以說,製造業投資在數據上對拉動經濟的作用越來越小。

基礎設施方麵。自從2009年四萬億以來,基建就成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基石。在2018年前,基本保持15%以上的增速。

但是,基建投資至少受到3方麵的製約。首先,2015年以來,我國城鎮化的速度明顯減慢,其次我國大中型城市的基建已經比較完善,大規模基建的空間在降低。最後,基建的投資主體是地方政府投資平台,這些企業往往債務高企且被限製繼續借債。

這一係列原因,導致基建投資增速從2017年開始快速下降,2018年5月,增速跌破10%,到2019年底,基建投資增速下滑到3.8%。

可以說,基建投資在數據上對拉動經濟的作用也越來越小。

製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都慢慢乏力了,於是,隻能靠房地產投資拉動經濟了。

但是,房地產也有自己的問題。比如撫養比(非勞動人口(老人和小孩)/勞動力人口的比例)上升,比如價格高企導致購買需求減少,比如國家的嚴格限製,這些都導致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

中國房地產投資增速,從2003年以來,除2008年底前後的金融危機異常期外,基本保持在20%以上。到了2013年底,增速都在20%以上。但是從2014年開始,房地產投資增速迅速下降,到2019年底,增速勉力維持在9.1%。

房地產投資拉動經濟還在勉力維持,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同樣也長久不了。

 

製造業投資、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從高達20%、甚至30%的增速,逐步下滑到不到10%的增速,製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更是僅有百分之三點幾。它們高速增長時期催生出來的產能,在潮水褪去之後,全都裸露在了沙灘上。

那麽,可以靠5G等新基建投資增長點嗎?新的投資增長點,就算有,體量不如上述3項大。更何況,就算體量與之相當,也隻是個“緩兵之計”,未來還是有產能過剩的危險。

 

 

內需能消化產能過剩嗎?

 

外貿和投資都不能消化如此龐大的過剩產能,那麽就隻有靠促進國內消費來消化過剩產能了。但是,這能做到嗎?

現在有人說疫情導致國外消費內移,可以通過消費重啟經濟。這個其實並不容易。

之前說過,消費是一個被動項。由於外貿訂單增加或者城鎮化加速,導致企業盈利增加,進而擴大生產,雇傭更多工人並一定程度提高工人工資,這才導致消費增加。

但是2012年以來,企業再次出現產能過剩,生產出來的產品賣不出去,利潤大幅下滑,虧損企業越來越多。

大家看這個表格。4萬億初期,2010-2011年,企業盈利快速增長,虧損企業虧損總額與盈利企業盈利總額的比值遠低於10%。

但是從2012年以來,企業虧損快速增長,再次提升到2009年的水平,並且在2015-2016、2018-2019這兩個時間段,虧損額和盈利額的比值都明顯高於10%。

企業盈利下滑,必然導致裁員。離職員工丟失工作,在職員工福利薪酬也勢必受到影響。

事實上,在這兩個時間段,中國人均收入增長率持續放緩。看這個圖,藍色的線是人均實際GDP增長率,橘黃色的線是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率。2015年底開始,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就長時間低於人均實際GDP增長率。

工資降低,非就業增多,據此可以得出一個基本判斷,可供消費的工資總量,其增速勢必在加速下滑。

可供消費的工資總量增速在下滑,而房價和房租卻居高不下,這又極大程度擠壓了消費。

這3個因素綜合作用下,我國消費不振,難以消耗如此龐大的過剩產能。

 

 

總結


 

截至目前,中國距離開始大規模開啟內循環的4萬億時代,已經過去11年了。

之前我們說過,投資刺激經濟是一種凱恩斯主義的玩法,而凱恩斯主義是必然導致通貨膨脹的,畢竟印了那麽多的錢,不可能對貨幣總量沒有太大影響。

但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不得不承認,我國反映通脹的CPI指數並不高。這是為什麽呢?因為大量資金被房地產領域吸收了。

也就是說,我國印出來的錢,沒有去追逐一般的商品,而是有相當部分去追逐房地產領域中的房屋和土地這一特殊商品。這就是CPI漲幅並不大,但房價卻暴漲的原因。

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王德培,甚至把房地產成為“人民幣的穩定之錨”,王德培曾經“掏心掏肺”地說:

“中國有200多萬億的人民幣印製和發行,全世界之最了,為什麽沒出問題”,就是因為房地產,房地產是“中國通貨膨脹的主戰場。”

但是高價房這個問題主要針對“中產階級以上的人”,所以社會本身不至於出問題。

王德培的這段話說得太明白了,我國為什麽不敢讓房價跌,因為“貨幣大量沉澱在那裏”,一旦房價跌了,巨量的貨幣就會湧現其他商品市場,造成全社會範圍內的通貨膨脹。

 

那麽,房地產的價格會一直維持高位嗎?

城鎮化放緩,人口結構逆轉,房價虛高,房企背負高額負債……隻能說,這實在有些岌岌可危。

房地產泡沫會破滅嗎?會怎樣破滅?我們都不知道。隻知道的是,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中國經濟將最終停滯下來,而伴隨著經濟停滯的,是大量貨幣湧向市場導致的通貨膨脹,停滯和通脹將並存,這就是可怕的滯脹。

所以說,我們必須護著這個泡沫。

從本質上來說,經濟從內外雙循環轉向內部循環為主也已經11年了。

目前,經濟麵臨的外部形勢越來越嚴峻,全球經濟衰退,新冠隻不過是駱駝背上最後一根稻草。外部循環熄火,投資主導的內部循環成了唯一可靠的驅動引擎。

在這樣的局麵下,再次提出內部循環,隻不過因為我們已經無從選擇。雖然副作用大,但也不得不一飲而下。

可我們在喟歎時,不要忘了環顧地球村,你會發現,即使“危言”在此,我們仍是世界經濟首屈一指、乃至唯一經濟堪稱健康的增長極。

 

這是一個艱難的時代。我們都曾以為,過去那歡愉的一切都是不用付出任何代價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智者不惑 回複 悄悄話 Chinese Communists just want to keep their party and themselves powerful. They don't care about the Chinese people. They kidnap and use the Chinese people for their own purposes.
東方明月- 回複 悄悄話 They know what they should do will be best for their county. But they will do opposite since it will be best for themself. It is the reason these officer's family have live in other country.
魅力野花 回複 悄悄話 Please tell them, what they should do!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