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台灣有戰事,難道日本會沒事?

(2025-11-20 20:51:12) 下一個

文中幾乎所有照片都是我們在台灣西海岸眺望大陸時拍攝的,還有花蓮在台灣東海岸麵向太平洋的軍事設施,讓我們祈禱兩岸和平。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可以說是美日同盟有事”,這是遭遇刺殺身亡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原話,他在2021 年的線上演講時說的。這句話後來在國際媒體中被廣泛引用,也是日本對台海局勢的重大政策宣示。

 

讓我們更直接地問:在找不出任何理由,尤其是在台灣方麵沒有宣布獨立的情況下,如果中國大舉入侵台灣,難道日本會覺得沒事嗎?

或者中國戰艦封鎖台灣海峽,阻礙各國商船在國際公海上的經濟運行,從而切斷島上二千三百多萬人賴以生存的外部物資和電訊交流,你們覺得日本和美國會允許嗎?

 

屆時日本的商船隻能繞向東海航行,因為台灣海峽完全被封了。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會巨大,日本當然會考慮自己的經濟利益,國家安全也會受到威脅。僅難民造成的海嘯都會淹沒日本和美國夏威夷,《黃禍》小說的場景不是妄想。

 

美國更是負有堅定的責任。美國在戰後一直對東亞的和平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為成千上萬的美軍戰士在太平洋戰爭中的犧牲換來的。如果美國一旦放手不管,東亞便成為無人管的動蕩區域。美國的誠信基本全無,誰還能相信美國的任何承諾?隨之而來的美元價格會變成什麽樣子?

 

高市早苗現在透露,自己有些後悔在議會質詢時舉出的假設例子,即美國軍艦參戰被中國襲擊後日本怎麽辦?這是稍微有點國際地緣政治常識的人都明白的邏輯,美軍戰艦在東亞受到中國攻擊,瞬刻間就會啟動日美安保條約,日本當然會參戰。隻是這話從日本首相的口裏說出來讓中國人受不了,但是中國官方媒體應該教育自己的國民懂些基本的常識。

中國可以抗議,也應該抗議,但不應該用虛假的謊言來欺騙自己的國民,因為那是不對的。所謂為了某位獨裁者實現自己的夢想來“收回台灣”,幾乎是不可能的。中國人民將因此付出沉重代價;一旦打起來,中國不僅是東南沿海,整個東部大片區域都會暴露在戰火之中。

 

我讀了些台灣曆史後發現,中國皇帝對台灣直接行使管轄權的時間還真不長。荷蘭、西班牙和日本都統治過台灣,而中國明清的兩個朝廷都對國人去台灣實施過長時間的海禁,別信什麽自古以來的謊言。

 

如果真想宣戰的話,貓兒首先應該把他的哈佛女兒送到前線去,不要指望我們湖北的鄉裏人。中國高官也應該將自己的子女從美國的名牌大學全部召回,換上軍裝開往台灣海峽的前線,而不是用語言煽動國內的反日情緒。

 

除了數次轉機,我去過兩次日本,都是相當長的時間,我不習慣走馬觀花的旅行。一句話的感受是,日本的民族性仍在,但是己經不是一個當年殘殺中國人的民族與國家。

 

我在以前對日本也是相當反感,甚至家裏接近20年不買日本車,直到2016年才買了Subaru。這在美國華裔家庭很少人能夠做得到,我們家卻做到了,我們當年隻買美國車。但是在日本訪問兩次和停留相當長時間之後,我的很多觀點改變了,我看到的是一個文明的國度,他們最近諾貝爾獎得主輩出是有原因的。

 

現在可以說我們家代表遺傳學上的世界大同,後代裏帶有中國、日本、瑞典、英國和美國的血脈。未來幾代幾乎肯定會有黑人、中東或猶太的血,如果吳家人努力傳後代的話。

我以前說過,亞洲在談判桌子上能與歐洲和美國平視的國家隻有日本,這是二十年前說的話。但現在隨著中國的崛起,特別是中國的高科技、電動車、智能手機占領歐洲市場之後,我的這些觀點有所改變。尤其是中國的抖音竟能驚動白宮,讓總統親自出麵收購——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象征性的事件,還有 deepseek 的登場。

 

中國應該對日本友好,韓國和越南廢除了漢字,日本的漢字還在。韓國和越南還過春節,日本則廢除了中國新年。文字與節日區別對待,這文化現象是怎麽來的?

 

我的觀察是,如今的日本是一個被美國改造好的、本身就守規矩,同時又保留了大量精細文化的國家。他們始終奉行的政策,無論主動或被動,都是和美國搞好關係,以確保獲得更大的利益。這個道理鄧小平早就看出來了,但是清華教育出來的政客卻一頭霧水。

 

中國隻有埋頭把自己的憲政、經濟和民生搞好才是正途,執政黨對外宣揚仇恨是沒有用的。中國獨裁者很清楚,把香港整死後休想統一台灣,台灣人不希望像上海人那樣被關在家裏幾個月。中國人永遠應該記住台灣名嘴在鐵鏈女事件發生後說的話:“看看你們怎麽對待這位可憐的女性,你們這麽落後,還想奢談與我們統一?”。

蘇聯與美國冷戰那麽多年,甚至達到連一個開水瓶的瓶膽都做不好,最後不還是四分五裂嗎?所以清華貓兒如果走這條路,就是一條死胡同,必將把中國帶向與西方先進文明決裂的深淵。希望他能懂得這一點,也希望中國的國際政治專家能明白一些基本事實。

我在台灣巴士海峽外的旅遊區遇到一位非常善良的台灣資深女性。因為我是大陸人,首次麵對著海峽,眺望著大陸,自然談到未來可能的戰爭或統一。她在公園做誌願者,她就對我說了句樸素的話,這也是台灣人民的心聲:“大家都過自己的生活,那邊土地那麽大,把自己的事情弄好,何苦總盯著我們這一塊土地?”。其實你首先把自己的事情搞好,不要去管別人,這同時也是西方尊重私自財產和私人空間的理念,所以文化是決定一切的東西。

 

看看歐洲那麽多國家,人家都安居樂業,大家沒有所謂需要堅守的國境線,我們看到的瑞士或挪威人都很幸福。他們以前也有為土地的戰爭,但是歐洲人己經走過了黑暗時期。中國人為什麽不能學一學先進的文明?

 

中國人沒有林肯的寬容讓美國南北走向合解,敗方將軍Robert Lee的最後五年是Washington College的校長,George Washington是Robert Lee心中的英雄。老毛不可能讓老蔣去浙江奉化溪口養老,“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落後文化真是遺害無窮,留給後代的是中國人在台灣海峽的可能開戰。

 

退一萬步說,如果台灣真正和平獨立,它也不會改變語言和文化。那便是像德國和奧地利那樣都說德語,在東亞也出現兩個說中文國家。我不認為台灣那麽容易變更語言文明的體係,它現在導向美國和日本,但它仍然是一個說中文的社會。

 

我去過法國諾曼底登陸海灘,在比利時近距離感受英吉利海峽的狹窄,還從威爾士坐船到過愛爾蘭都柏林。我在比較後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如果要登島成功,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因為台灣海峽比英吉利海峽和愛爾蘭海峽都寬得多。台灣海峽的最窄處幾乎是英吉利海峽的最窄處的四倍,即130公裏對34公裏。

 

我這次在台灣,在花蓮也眺望了他們的軍事基地。若海戰一旦開始,那不是局部衝突,而是全麵戰爭,日本絕不可能袖手旁觀。

 

最為重要的是,美國幾乎不可能不參加。根據我的初略估計,美國先會派航母去聲援,如果全麵衝突升級,美國極可能會派三艘航母戰鬥群前往台灣海峽。那時中國麵臨的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甚至英國和新西蘭都有可能參加。美國是個亞洲國家,亞洲的關島就是美國的國土,夏威夷也不遠,還有駐日和駐韓美軍和以前的附屬國菲利賓。

 

中國怎麽去打,與西方主要國家交戰?這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隻有走向和平,通過兩岸廣泛交流,讓台灣作為一個民主樣板,為大陸樹立一個榜樣。隨著交流增加,逐漸走向相互理解,這才是正道。

台灣在花蓮的軍事設施。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