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哈佛新生亞裔創新高,Eric Lu贏肖邦金獎

(2025-10-24 18:25:34) 下一個

哈佛推遲了數月的新生種族組成數據終於在這周公布了,川普規定哈佛必須對外公布數據,否則白宮可能進一步砍經費,我們都應該感謝川普要求美國名校遵守美國憲法的努力。

 

哈佛在公共媒體與川普叫板,眾多荒唐治校措施曝光,哈佛名譽受損後今年的申請人數下降了8000多人,錄取率從3.65%增加到4.18%。

 

在哈佛今年新生中,拉丁裔學生的比例下降最為明顯,從上一屆的16%降至11%。根據報道,這一群體中有些學生的學業成績甚至還不如部分非洲裔申請者。

 

哈佛似乎仍然不敢大幅削減黑人錄取比例,黑人學生僅下降了2.5個百分點,至11.5%,這一比例僅略低於他們在美國總人口中約13%的占比,而且降幅也小於去年的4%。

 

這反映出哈佛在平權行動被最高法院判違憲後,仍然在微妙地維持黑人學生比例,以避免觸發校內外的政治正確的輿論反彈。哈佛校報慣用政治正確的標簽,題目就是黑人與拉丁裔的降低。

 

亞裔達到41%的曆史新高,這是疫情後首次要求標化成績的錄取年。哈佛還玩了一個小花招,他們采用的分母不是全校新生的總人數,而是學生選擇了種族這欄目的人數。

 

哈佛今年有約 8% 的新生選擇不填寫種族欄。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混血或少數族裔學生出於謹慎,可能傾向於不選擇種族類別。根據我所了解的情況,一些亞裔與白人或黑人混血的學生往往不會選亞裔這一項。

 

與此同時,哈佛拒絕公布白人學生的比例。但從數據上推算,拉丁裔與黑人學生的合計比例下降了約 7.5 個百分點,而亞裔學生僅上升 4 個百分點,這意味著白人學生的比例可能增加了約 3% 左右。

 

哈佛的拉丁裔與黑人的下降趨勢也存在於耶魯和普林斯頓,其中普林斯頓的黑人新生比例已降至自196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如果完全憑本事錄取,哈佛黑人比例應像Caltech和伯克利的single digit percentage, 黑人在Caltech隻占1-2%,在伯克利大約4%。隻有違憲才能將黑人的比例增加,這證明約翰遜總統的民權法案沒有幫助到他想照顧的群體。

 

這符合普林斯頓社會學講座教授在很多年前的研究成果,他們當年在專著中大膽預測,如果平權這個體製性逆向歧視政策被廢除,美國亞裔將會是從黑人降低後的最大受益群體,美國白人相反則屬於比較平穩的群體。

 

那麽亞裔比例為什麽遠高於民權法案之前呢?因為亞裔移民人數增加了,從中國大陸和印度來了相當數量的專業人士,他們的後代繼承了聰明基因。

謝謝斯坦福本科和華大MD老爸轉來的圖片和留言:“這中國人把肖邦賽也辦成了奧數賽,這讓其他族的學鋼琴的人如何活啊?川叔要生氣了[Happy]。你應該寫一篇文學城登頂的文章。”

 

我的一些回複:文學城的論壇上這幾天幾乎在直播Eric Lu (陸逸軒)的肖邦競賽,以前是最年輕的第四名,今年終於獲得冠軍。父母還是海峽兩岸的聯姻,父親是台灣高雄人,母親是上海人,出生和成長在波士頓地區。

 

可惜Eric不是練國際象棋的,不然我會在聖路易斯的棋都見過他。上次見到從波士頓來的女棋手,England Patriots 和Red Sox作假成性,傷了聖路易斯人的心,我們說過從此不相信那些很爛的波士頓人。音樂好的人確實應該去耶魯,去讀哈佛多沒趣。

Eric Lu( 陸逸軒)。

 

Eric Lu也是在培養郎朗的費城Curtis音樂學院畢業的,但是能否真正成為獨奏鋼琴家還難說,機會與市場運作是關鍵。郎朗就是猶太音樂與市場烘托的產物,這方麵德奧音樂的培養與運作係統比美國差很遠,我們可以將同時代沒有什麽大獎的郎朗與肖邦金獎的李雲廸作為對比。Eric Lu已經27歲了,希望這次肖邦金牌能使他更上一層樓,但是同樣肖邦金獎的李運迪基本上已經消失了。

 

我們生活在美國亞裔在猶太傳統強項中全麵碾壓他們的時代,前六名幾乎都是華裔或日裔,北美華裔占了三位,唯一的波蘭裔還不見得是猶太人。

 

亞裔幾乎拯救了古典音樂,這次大約181位肖邦決賽選手中,100位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7位美國選手裏兩位華裔擠身前6名。

 

這是好事,虎媽說過,練習鋼琴和小提琴會使孩子們成才,練習打擊樂則可能成為街頭的毒品使用者。這也不絕對,我的打鼓的學生讀了布朗,聖市還有一位打擊樂的學生讀斯坦福。與黑人同伍反而更容易被錄取,我的學生如果寫如何刻苦練習鋼琴,我馬上建議他們換文章題目。

 

鋼琴和小提琴是最需要一萬小時練習理論的產物,腦袋不行也不要強求,我們女兒曾經拿過州競賽的鋼琴冠軍。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