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英國就是陝西,秦國是中國專製的源頭

(2025-09-19 06:09:20) 下一個

斯坦福本科和華大MD老爸:“吳教授你就是服不服吧?[Grin]”

 

他轉來“英國就是陝西”的視頻,裏麵和網上這樣說英國和陝西:“兩者地圖的形狀相似,麵積也相當!英國北部是蘇格蘭高地,陝西北部是黃土高原。英國有女皇,陝西也有武則天!英國倫敦是130年前的世界最繁華都市,陝西西安是1300年前世界最繁華都市。他們倆的鄰居一個叫河南,一個叫荷蘭。英國代表食品漢堡包,陝西代表食品肉夾饃。英國叫日不落帝國,陝西叫大唐不夜城,

 

“英國本土分為蘇格蘭、威爾士、英格蘭,三個地方誰也不服誰;陝西分為陝北、陝南、關中,三個地方也相互看不慣。英國有個本初子午線,陝西有個子午嶺。格林威治時間測量點在英國,北京時間測量點在陝西。英語come on ,與陝西關中話康忙。陝西盛產蘋果,砸到蘋果樹下的牛頓,這才有近代科學的蓬勃發展!”

 

我對斯坦福本科和華大MD老爸的有些引申的回複:

 

我們去過英國幾次,印象最深的是當年帶著兒子同行,這家夥在西敏寺的詩人安葬角係統講解拜倫等文學家的故事,以及在英格蘭湖區朗讀William Wordsworth的浪漫詩歌。我們覺得耶魯學費沒有白付,詩從他口中讀出就是壓韻,湖北天門鄉裏人能讀懂就不錯了。

 

英國幾乎是四麵沿海,陝西是內陸國土,完全沒有可比性,國人應該吹牛英語都是漢語的分支。

 

太太在西安及其周圍的地區長大,每年暑假坐火車去武漢的外婆家。至少從她當時經曆的70年代,武漢的生活比陝西好很多,完全沒有可比性。她說以前見到的陝西鹽堿地上生活的農民,他們雙手總是插到袖子裏,基本上不勞動,似乎是等著政府救擠,湖北武漢人要勤奮得多。

 

英國給我們帶來了現代工業文明,以及牛頓、達爾文和大憲章,陝西代表落後文化標配的獨裁與專製。

 

現在的中國也是在陝西人的統治下,可能是最後的也是最專製的秦製時代,貓兒死後恐怕會迎來中國的革新。

 

中國曆史的關鍵時刻,或者說是Turning point,就是秦國滅了我們楚國。這直接導致了我們的後代己經不能閱讀武昌磨山上的楚國文字,亡國之恨發生在2000多年前。

 

你的母校武大應該成立專門的科係,去努力研究包括屈原在內的楚文學與楚文化。

 

當年楚國沒有抵抗著秦國,也是在某種程度上沒有抵禦住西域野蠻人的入侵。秦國當年可能在人種上都比楚國彪悍,但是他們的文化落後。中國的蠻族打仗厲害,統治還是依靠的漢文化,清朝就是明證。

 

同濟專家教授:“最近到武漢大學曆史係,看到楚國人的骨骼,確實比北方人的骨骼要小,但也有比較高大的骨骼”,我的回複:“你找到證據了,我的猜測正確。從四川廣漢出土的三星堆人物銅像看,他們的很大可能就是入侵的西域人。但是他們敗給了漢族,因為他們的基因融入到漢文化中,大家可以注意那些高鼻梁的四川人!”。

 

秦國滅楚國後中國任何形式的政府都是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權統治,幾千年都是如此,這極大地阻止了中國人的創造力以及對外部世界的探索。隻是在英國人打進來後中國才有所鬆動,但是這種體製現在又在英國人統治過的香港複蘇,沒有什麽一國兩製了,可見文化基因的表達是非常忠實於DNA序列的。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當年臨床實習的漢口南京路二醫院的地理位置優越,那是英國人帶來的中國難得的西洋建築的集中區域,武漢關大樓和天主教堂都隻有步行距離,以後可能回到那裏往段時間。

 

中國人習慣於自上而下的集權統治,歐美人崇尚尊重個體的民主與自由,誰的政治文明更燦爛?答案早在胡適年代的中國人就明白了。

ChatGPT:“秦國滅楚國,是戰國末期的一件大事,也是秦統一六國過程中最艱難的一場征服。大體經過如下:時間背景: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王政(後來的秦始皇)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其中,楚國疆域遼闊、地大物博,是六國之中最難攻下的。關鍵戰役。公元前224年,秦國派大將王翦、蒙武率六十萬大軍伐楚。楚國任用項燕為上將軍,奮力抵抗。楚地廣大,秦軍一度陷入困境,久攻不下。王翦因經驗老到,堅持“厚積糧草,避楚鋒芒”的策略,請求秦王增兵。秦王政先是懷疑,後終於同意。秦國追加兵力後,王翦集中優勢兵力,采取持久戰、分割圍殲的方式,最後在**蘄(今湖北蘄春一帶)**大敗楚軍。

 

楚國的滅亡:楚王負芻被俘,楚軍主力被殲。楚國名將項燕自殺殉國。楚國至此滅亡(前223年)。楚國雖滅,但楚地幅員遼闊,文化強盛。秦統一後,楚地仍多次成為反秦的中心(如陳勝吳廣起義、項羽興起)。楚文化對漢文化的形成影響極大,尤其是楚辭、音樂、巫風和浪漫氣質。秦滅楚,是“六國歸秦”的轉折點。如果沒有滅楚,秦國很難真正完成統一。要不要我給你整理一份 楚國滅亡過程的詳細時間線(前278年屈原投江—前223年項燕殉國)?這樣你能看到秦楚之間漫長的博弈,而不隻是最後一戰。

 

“好 我來給你整理一份 秦楚之間的關鍵時間線,從屈原時代楚國國力開始衰落,到最後被秦所滅:秦楚博弈與楚國滅亡時間線。前278年。秦將白起率軍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一帶)。楚頃襄王被迫遷都陳(今河南淮陽)。屈原投江殉國,《楚辭》由此成為楚文化象征。這是楚國由盛轉衰的重要節點。

 

前241年:秦國聯合趙、魏、韓攻楚,但戰果有限。楚國疆域仍廣,成為六國中最難對付的。前238年:秦王政即位後,著力準備統一戰爭。楚國此時仍是六國中最大的威脅。

 

前229—前228年:秦先後滅趙、魏,逐漸把矛頭轉向楚。前225年:秦滅魏國,楚北方的盟友徹底消失,楚孤立無援。前224年:秦國派大將王翦、蒙武率六十萬大軍伐楚。楚國上將軍項燕率軍抵抗。楚軍英勇善戰,秦軍一度陷入僵局。王翦借口“年老想退休”,要求秦王增兵。秦王政雖然懷疑,但還是同意,追加兵力、加強後勤。前223年:王翦采取持久戰策略,避開楚軍主力,逐步消耗。在**蘄(今湖北蘄春)**一帶與楚軍決戰,大敗楚軍。楚王負芻被俘,楚軍主力覆滅,項燕自殺殉國。楚國滅亡。前222年:秦繼續清剿楚國殘餘勢力,同時南下滅燕。前221年:秦滅齊,統一天下。楚地正式納入秦帝國版圖。

 

影響:1.    楚地遼闊(包括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南部等),秦滅楚耗費的兵力和時間最多。2.    楚文化強烈地影響了秦漢之後的中國文化,尤其是文學(《楚辭》)、音樂、宗教、浪漫思維。3.    楚國遺民與後裔(如項羽)在秦亡時重新崛起,繼續書寫楚漢爭霸的曆史”。

 

文學城超級五毛西岸影在我博文後的留言:“才華橫溢?我想你大概率是從來沒看過他的辯論視頻和podcast視頻。他在辯論中是采取典型的作弊手法,定義議題和給出結論都是他。也就是他事先都有準備,並且在辯不過的情況下首先結束辯論,然後給出the last word,給人的印象是他贏了。這種“贏學”是拷貝原來Fox台主播O’reilly 的模式,表現霸淩。在任何正經的辯論競賽中他會被直接判輸。不妨去看看,他也就是能影響與他一樣的連大學都不能畢業的年輕人。他的觀點是相當極端的,提倡白人至上,暴力和社會分裂,他當然不是直接說出來。他的一些觀點與希特勒當年是一模一樣,比如對待同性戀,這是主流媒體一些人稱他為baby 希特勒的主要原因。他獲得了以色列院外集團AIPAC幾百萬的資助,但死前發表了批評以色列加沙戰爭的言論,成為非常矛盾的事情。但美國白人右翼年輕人有反猶基因,與歐洲類似,他大概不得不迎合這種現象。昨天看到一個基督教牧師在上個周末彌撒上談論他,觀點受到下麵人的長時間鼓掌。他說我們譴責這個刺殺,但這不意味我們應該praise他活著的時候的觀點言論和行為,更不應該認為他是英雄。“

 

我的回複:“你這次連五毛錢都不應該掙,希望你跟中宣部說:“你們的材料應該更新,那個叫雅美之途的家夥太厲害了,因為他又識破我在胡說”。Charlie Kirk對待同性戀的態度在這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mcqjP8mhk。你居然說他是與希特勒一樣?希特勒是殺同性戀人的。你今天應該掙負的100美元,應該將那錢捐給文學城”。

 

賓大家長:“你的辯論有理有據。對方很空洞,長篇大論,給人戴高帽子。這是查理的另一個例子:https://youtu.be/2u40xUJnBeg?si=001BPTt-nsL12tFU。結合上下文來看,其實很有道理。我覺得有些自由派筆者斷章取義,歪曲查理。難怪很多記者,甚至主流媒體的記者,都對查理懷有敬意。他當之無愧,而且他很謙遜。”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