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Tak Mak和Mark Davis獲得重要獎項。Davis擁有華裔太太,另一位女士可能是Tak Mak的太太。
多倫多大學華裔教授Tak Mak(麥德華)上周在華大做免疫學報告,特別涉及神經免疫與代謝的進展。
他發現了T Cell Receptor (TCR), 應該與斯坦福的Mark Davis分享諾貝爾獎。免疫治療都被頒發了諾貝爾獎,而他們的發現是為免疫治療奠基的, 堪稱現代免疫學的聖杯,這是Bob Schreiber介紹他時的用語。
麥德華教授展現了這張幻燈片,挺有意思的結果,解釋起來比較難,因為是很新的科學觀察。在世界水準的大學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夠有機會接觸到這些令人著迷的人物和故事。
年輕時十分aggressive的麥教授,現在說這是他最後的研究生做的。他以前訪問我們時,似乎聊天時說過,自己當年太窮,耶魯錄取後沒錢讀結果去了Madison, Wisconsin。我問他在多倫多大學和香港大學的時間是怎麽分配的,他說自己每年三個月在香港。
演講幻燈片顯示,早期的悲催生活經曆或非常大的壓力可能抑製免疫係統,這種免疫抑製對雄鳥或雌鳥的行為會造成不同的影響,雄鳥變成不會唱求偶或交歡的歌,但是對雌鳥唱情歌的行為沒有影響。
這是為什麽?This is an open question。
在咖啡的時間,我們專門找到麥德華教授討論,他說首先免疫係統與神經係統是連接的,這個我們都同意。其次,他認為可能與激素有關,做自身免疫病的人自然覺得他說出了常人喜歡說的猜想,我就順著他說激素受體也有可能。
我與鳥類學家阿肯森坐在一起聽講座,我很買他的這個假說,在抗生素發現前,免疫係統的最為重要的功能是保護生命體活到傳遞基因的年齡,對於人類就是15-16歲。
動物世界傳遞基因是它們的終極目標,免疫抑製後不易傳基因意味的自己的終結,所以雄性不能有太大的壓力。雌性在免疫功能低下時仍然願意繁殖,這將後代處於不利的環境下,似乎不好解釋。誰對此有高見?需要對達爾文的性選擇理論擁有深刻的理解。
我問阿肯森,似乎與人類相反,鳥類的雄性漂亮很多,主要目的是為了求偶?他說是的,並且隨口說出雄性還有Dominate的功能,也就是有地盤和稱霸的需求。這個我在很多年前就表述過,當時討論小中男在美國的困境。
那麽人類男性的漂亮是以饑肉強大為標誌嗎?阿肯森同意,但是他說人類男性對女性吸引力更大的是智力。這個對鳥類也有影響,因為它們僅長得好看但是不能唱情歌,也影響繁殖。
人類的文明在進化過程中,雄性在生育期對自己基因的安全傳遞特別在意。原始的人群與部落也無所謂,希望中國人不要學他們。
這裏也可以理解,因為雄性的生殖細胞是大量過剩的,雌性的生殖細胞有限,所以雌性在接受雄性時將會充滿選擇性,隻有強大的雄性才有可能延續單一個體。
前段時間我們在古董房招待了穀歌工程師一家,他讚歎德國Rothenburg到很晚還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不奇怪,現代德國比美國年輕得多。他甚至認為中國如果不是西方輸入一夫一妻製,中國人恐怕在尋偶時都沒有太多的愛情。這個觀點相當的provocative, 因為時間原因我們沒有展開談,也不知道我是否理解正確。
談及小中男在美國婚戀市場的劣勢,似乎這個現象沒有在歐洲出現。從我在德國的同學孩子看,小中男也特別受白人女孩的欣賞,瑞典媽媽也在文學城這麽說她兒子。
有些美國小中男的缺陷太嚴重了,我帶小中男時,從首次談話開始,我都要求他們挺直腰板,雙肩放平,眼睛直視與專注。我會說你說話聲音必須清楚和宏量,並且逐步培養自己的幽默感。
最後講點達爾文的性選擇理論,這大概是英國人達爾文對人類的第二大貢獻。達爾文提出性選擇理論的原因是因為有些現象他不能用物競天則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理論解釋,主要涉及動物求偶行為。也就是遺傳和現代基因傳遞的問題,雖然當時不知基因是何物。達爾文在比同時代的遺傳學之父孟德爾著名的多,前者活著時就是名滿天下,後者則是捷克的一個和尚,去世好多年他的理論才被重複。
還是讓ChatGPT解釋達爾文的性選擇理論,不是太準確,展開說篇幅太長:“達爾文的性選擇理論是他進化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提出了個體在生殖伴侶選擇上的偏好與競爭會塑造物種的特征和行為的觀點。性選擇分為兩種形式:親子投資理論和性競爭理論。前者強調了父母對後代的投資,後者則強調了個體之間的競爭”。
可參考我在11年前寫的文章:
淺談為什麽華裔男孩申請名校更難
雅美之途,寫於2013-03-18
大家在討論為什麽華裔男孩求學或申請過程更難時,一位網友在看了我的一些文章後發問,我則試圖簡單回答如下:
網友的問題:"你的證據很確鑿,再加上加州理工的數據就更有說服力了。不過能否解釋一下為何亞裔遭歧視,特別是小中男?實際上我聽說小中男在北美的求學過程中遭受歧視的感受遠遠超過小中女。"
雅美之途的回答:"謝謝閱讀,我很久就想寫篇這方麵的文章。華裔男孩與女孩在美國社會裏,從發展或生存空間來看,太不一樣了。包括那些在名校做了教授的華裔男性在內,他們在美國社會的壓力都比自己族裔內的女性同胞要大很多,雖然他們的學業和成就或許更突出些。生物學上,雄性是擁有占據一定空間或地盤的需求的,而這總會因被理解為對周圍人群的潛在競爭或威脅而加以防範。相比之下,女性的潛在的侵占性則常常被看得淡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