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國內現在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可以通過造謠所謂美國和加拿大的華裔悲慘處境而賺錢,問題是他們都不說真話。
有好幾位加拿大的視頻博主,他們將加拿大的生活說得水深火熱。加拿大令他們十分失望,他們已經超過了簡單的吐槽。
我也見到旅德華人也發這些讓人抑鬱的視頻,似乎德國讓他們失望到質疑他們當初的出國決定。我從南到北走了很多德國的城市,也有好多德國朋友和同學,他們告訴我的和我親眼見到的就是一個花園般的美麗國家。我們怎麽見到的德國與他們如此不同?什麽德國人到處小便,德國很多地方都是尿騷味,我怎麽沒有聞到過?
國人喜歡看這些,是否可以看旅外國華人的悲慘命運而獲得些心理的安慰?當然他們會勸人們不要出國,以及自己發誓馬上就要回到祖國的懷抱。你們可以走啊,美國綠卡可不容易拿啊。
美國華裔吐槽美國的不多,但是國內人則使用虛假的信息說美國和加拿大有多麽慘。有人在視頻裏解釋有家學醫的中國人到加拿大後混得很不如意,導致父母去世因為太窮都回不了國,那國內視頻博主解釋:“一家四口買機票都多少錢?回不了的原因10個裏麵9個都是因為窮“。
我怎麽見到那麽多自己的學生家庭,第一代在聖路易斯周圍開中餐館,他們的孩子則是被麻省理工和聖路易斯華大的錄取?
朋友留言:“給吳教授看看,生活在美國加拿大華人有多慘,像您這樣當醫學教授,兒子讀耶魯的都是做夢裏才能有的”
我的有些引伸的回複:
我開始到美國時確實視那些成功為夢想,當時看見華大典雅校園的學生隻有羨慕的份,不敢想自己孩子未來會有此機會。
現在有人說我嫉妒那些成功人士的時候,我總說我是實現了美國夢的人。在華大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得到工資和華大支付我們的孩子們讀美國私立名牌的學費,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好的工作嗎?我們更是有機會每天欣賞百年古董社區的美景,這輩子真是很值。我不嫉妒任何人,我隻為那些在各自職場實現了人生價值的人高興。
像我這樣的人在美國還真不少,我們班上幾家在聖路易斯的同班同學,孩子讀普林斯、MIT、Caltech、耶魯和聖路易斯華大與Emory的都有,這些後代的職業是美國醫生、教授與建築師。
我前段時間說過,“146萬美元退休?在華大工作幾十年的很多人都會有,何況那些在公司賺大錢的家夥。如果你在美國沒有混到百萬退休,那是因為你在年輕時沒有讀雅美之途關於教育的投資計劃”。
這是美國大學的情況,再看在美國公司當主管的朋友怎麽說,這家夥定的退休目標是五百萬美元。這是不能透露身份的他的留言,注意這裏“米”是指百萬美元:
“我們這些個第一代老留們, 隻要規規矩矩地每年max contribute 到401K plan裏,加上公司的match, 三十多年下來,總有????二粒多米,如果運氣好,公司股票還會發點財[Happy],如果再住在一個booming city或者prestigious古典房小區,房子也會有個一二粒米,再加上這裏那裏的一些存錢,投資什麽的,五粒米也就在手了。
“我們1/4個世紀前買的這個房,三十八萬。一二年前賣一百八十萬。雖然現在跌了點,但是等我們再住幾年,總會有二粒米左右。退休後move down, 換個小點的非學區房,手頭就多出來起碼半粒米出來,這筆錢去歐洲玩玩,足夠了”。
很多人造謠說我是長時間的博士後,還說我們華大的博士後都坐走廊上,這幫家夥都沒有到過美國。我在華大做過博士後,正規拿NIH博士後資助的那種。但是也就是幾年後就move on了,當了屬於Faculty的Instructor。
在華大博士後和技術員為Staff, 從Instructor以上屬於正規的Faculty,擁有相當穩定的職位和可觀的收入。至於是否有辦公室與華大所做的開創性工作沒有什麽關係,在哈佛和華大這種超一流的地方,也有教授隻在一個實驗桌辦公。
更有無恥的人造謠說我是長期的助理教授,我隻有在群裏展現我的associate professor 的證據。美國二三流大學的教授喜歡吹自己的所謂tenure, 其實做混日子的東西拿tenure也不值得驕傲,人生在世總要做點擁有長久影響力的東西。
去年因為mRNA疫苗獲得諾貝爾獎的Katie Karikó, 在Penn的職位就是助理教授,賓大趕人後她去了德國的BioNTech公司當SVP,賓大的家夥們還嘲笑她那是一個沒有網頁的小公司。
讓我說清楚點,這是我說的退休定義,在華大辛苦工作幾十年,沒有中斷過,直到66歲退休。將退休金和投資計劃整好,華大教授退休會有幾個米,五個米是工業界高管的水平。至於是否能培養出藤娃,那要看各人的造化和追求,普通美國人根本不在意藤不藤,健康成長就行。
還好饒伯伯說中科院整個係統隻有5-10位的國際正教授,我高度懷疑饒伯伯是否為依據事實的說辭。他說話太隨意已經給他帶來麻煩,無論是控訴裴剛造假,還是錯罵清華教授後公開幾次在《知識分子》道歉。
饒伯伯的credibility存在挑戰,傅向東、陳宙峰和顏寧都是以美國講座教授回國的,雖然至少兩位是被美國趕走的,當然他們都不是在饒伯伯所說的在中國科學院。國內朋友打聽一下,難道真像饒伯伯所說,整個中科院係統隻有5-10位海歸國際正教授?
https://mp.weixin.qq.com/s/j5JQVOeK5_xiPh6gbSmm8w
署名是你,但是卻是陌上美國的WeChat號發表的。
老留,當時都是中國的精英(99年擴招前最多就是20-30%的人上大學,985的應該3-4%以內了。我高中畢業時,400人上985的就3人;第二年複讀又考上不少,但沒有一個是985)。以精英要參與改變社會來講,我們這些人在國外顯然基本沒人做到這些(無論是在政界,學界還是商界 --- 商業上最成功的是袁征,還恰好是山東的2流大學畢業的)。你當然可以說國內能做到這些的也很少,確實是那麽回事,因為國內現在實際上就是1個大奴隸主的的社會。但不管怎麽說,平民出身,上了名校後從政從商改變社會的總是有不少,李克強,胡春華,張朝陽,李彥宏,等等。拿張朝陽李彥宏跟海外老留比是最有代表性的,因為他們都是海歸。
作為秩序消費者,8-90年代來美的老留退休時有個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美金的總資產是很正常的,在美國跟同檔次的比也就是小富即安,其實沒啥可驕傲的。你拿老留跟美國普通人比是上馬對中下馬,牛頭不對馬嘴了。
至於家裏有事沒錢買飛機票回國的,隻要有正經工作的老留,這是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果是以前出來一直打體力工的,或者因為各種原因失去工作的,自然不好說。
那些升官發財的人,日子不寒而栗。
在中國是做主人,類似美國白人。是由事業的。我有一個中學同學,老公是火箭軍政委司令。早就離了,因為覺得那男的中學成績不如自己好,瞧不上還牛哄哄的。另一個大學同學是類似中國DARPA的主任CTO,每天琢磨怎麽暴打美國。還有一個在北京好時候狂買加油站,在廣東自己蓋高層建築出租給政府。這些“主人”的主流日子,確實是老留誤了。但是說實話很多老留在國內也混不出這個水平就掛了。其他的國內“成功”,都有他們不告訴你的代價。回國請你吃飯,隻是要確定你確實不怎麽發達,就不會再請了。
實際上,來美國的大多是(工)匠才. 能做大事的,大多留在了國內(或者出國後又回去了),但他們很多人陷入了各種政治鬥爭之中. 在天朝上國,做大事的基本條件之一,是要有政治能力(或者有大佬的庇護).陷入政治鬥爭之中,也自然是大概率的
閨蜜跟著先生一起被雙規了,兩年多後剛岀來,我一聽趕緊約她吃飯。她們夫婦是真的博士,她是博導。她先生的官階頗高。她在歺桌旁與以往判若兩人,完全沒有以前的慢條斯理,對任何菜上桌都是那種漫不經心的優雅。她對我從那天如何被抓,又經曆過什麽開始講,很平靜,語氣倒是慢條斯理,我的筷子懸在那裏,就忘了往哪盤菜去夾…,我的背脊如同被人灌了徹骨的冰水,寒透了,以前看紅岩等小說,那畢竟是書,聽一個非常熟悉的朋友講述,那完全是另外的感覺。我頓時明白,不能再呆了,趕緊打道回府,收攤不玩了。
不要比。我們這些人在美國,已經是“祖墳上冒青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