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2025 (5)
現在正是美國大學申請的黃金時段,學生們都在伏案寫文書,但是我的一位學生麵臨挑戰。他的材料還沒有完全遞出,可惜學校有人陽性,警察將漂亮的學校包圍了。密接的孩子們已經被拖走了,這位家長在擔心自己的孩子也會被拉出去隔離,令他今夜難眠。我的學生還有大半年才能潤出來,這統治者的腦袋是不是已經壞了?
其他學生家長這樣留言:“現在的門還有縫,這孩子還是能走掉的,以後可就不好說了“。網友認為這是:“故意的,針對老百姓的閉關鎖國。其實這幾年能出來留學都不容易,國內的雅思和一些國際考試也是因為疫情反複關閉考點。簽證的話,因疫情,封城,大使館關閉。能出來留學的都是過五關斬六將。真心不容易的”。
哈佛、耶魯和斯坦福的最新文章認為:美國高達94%的人感染過新冠病毒,如果加上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美國人超過97%擁有對新冠的免疫力。
美國人民通過自然感染和優質疫苗建立起了強大的群體免疫,這是美國生活能重返正軌的科學基礎,雖然美國仍然沒有歐洲那麽豪放,我們在室內有些人還戴口罩。
希望這個研究結果能夠上呈到中國皇帝那裏,使他廢除禍國殃民的清零政策,推倒那些隔離牆,讓中國老百姓避免更多的次生死亡。另外一個期待是,希望皇帝在泰國密接後沒事,感染了也是輕症,以此讓他明白奧密克戎就那麽回事,應該馬上全國範圍內的解封。
中國如果不讓自己的國民群體免疫,那將會是與病毒無休止的折騰。現在上海又是抵滬不滿五天,不能出現在公共場合。這種方式永遠都不可能戰勝病毒,清零是科盲才能想出的方案。
對中國皇帝愛得過深的人,永遠不會象我在2020年3月29日在疫情的極早期,對疫情做出這個正確的預測:新冠像風吹在我們臉上,我們都會得,很多時候我們感染了都不知道。
這些引自我當時的文章:“鼓吹”對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的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 自己也中招了。現在一些美國東海岸的城市,檢測新冠感染的核酸陽性率可以是25%或28%,醫生傳出底特律甚至可能高達70%,但是密蘇裏仍然是903/12385=7.2%。我覺得如果測大家的IgM特別是IgG抗體,我們很多人恐怕已經感染過。正如華大傳染病學家說的,新冠像風吹來,現在這風正打在世界各國人民的臉上。我覺得除非是免疫缺陷的病人,絕大多數人都會產生抗體,石正麗在Nature論文裏最先檢測了五位新冠感染的病人,100%產生了IgM和IgG的抗體”。
現在皇帝的海內外公衛幫凶們還在炒作美國百萬的新冠死亡,一點不假在美國確實存在皇帝的粉絲。他們逢美必反,逢中必媚。
其實新冠沒有給美國帶來總體死亡率的明顯增加,雖然各方報道不一致。因為總的死亡人數可能變化不大,新冠造成的死亡在那裏,但是因為社會活動減低和口罩等防疫措施導致其他死亡也減少了。另外,在美國幾乎所有人的死亡,隻要他們是新冠陽性就是新冠死亡。美國新冠陽性死於糖尿病後算新冠死亡,在中國則不算。
這些數據是今年初的,美國新冠死亡的94%是擁有2-3個基礎病,75%擁有甚至4個基礎病,美國隻有6%的新冠死亡是因為單一的病毒感染造成的。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新冠死亡100萬,隻有6%是新冠肺炎造成的死亡。按照中國標準,美國隻應該有6萬新冠死亡。
天朝另一個大外宣是,長新冠導致大量美國人喪失工作能力,這完全是騙人的。94%的美國人感染新冠後照樣充滿活力,大家隻是痛苦這新冠奪去了太多的美好時光。
我也不是美國將所有死亡都算在新冠死亡的做法的粉絲,有些人認為那是為了拿到政府補貼。但是天朝隻在胸片或CT後看見肺炎浸潤後才算新冠死亡的做法是違背醫學常識的,因為新冠是個綜合症,很多人死於基礎病。讓我們算得更準確些,現在美國新冠死亡1,102,915人,如果按照天朝標準,美國新冠隻死了1,102,915 X 6% = 66,174人,我們應該使用天朝的標準來堵他們攻擊美國的嘴。
同濟美國校友:“it’s clear who are those needed to be protected”
我的回答:Exactly when we are getting older we will suffer more comorbidities or basic diseases such as diabetes or heart diseases. Over 70% of the U. S. deaths happened in people older than 70 who were the priority for vaccine injections. China is the opposite as their seniors had very low percentage of vaccine coverage because they were afraid of the side effects.
(大意:正如你所說的。當我們變老時,我們將遭遇更多的合並症或基礎疾病,例如糖尿病或心髒病。美國超過 70% 的新冠死亡發生在 70 歲以上的人群中,他們在美國是被疫苗注射的優先對象。中國卻恰恰相反,因為他們害怕滅活疫苗對老年人的副作用,中國老年人的疫苗覆蓋率非常低)
也有聰明校友的這些認為:“讚成師兄,還有一點是美國由於反疫苗運動,疫苗接種率在發達國家裏麵基本墊底。美國的死亡數居高不下這個因素很大。站在自由主義的角度,這部分人是“蠢”死的,非政府抗役不力”
別人在世界杯狂歡,中國人在方艙接受病毒感染。
這是美國NIH 的著名病毒學家的留言,他因為在美國政府工作一般不這麽公開發言的:“今天流行的病毒同最初的武漢SARS2 已有很大的不同。雖然其傳染性高,但致病性和發病後的致命性極低!當專家和技術官僚將抗疫與個人既得利益形成一股力量後,這樣的抗疫就會沒完沒了!我的國,醒醒吧!”
該教授在武漢疫情的最早期曾經被美國政府選中去幫助中國,用他的話說就是行李都準備好了,但是因為政治原因沒有成行。武漢也是他的故鄉之一,因為他是湖北醫學院(現在的武漢大學醫學院)的畢業生,為著名病毒學家向近敏的研究生,然後在耶魯做博士後和NIH做研究員級別的教授。
老胡在北京被關在家裏發幽思啊,這個坎是你當幫凶時設立的,什麽時候你自己能夠跨過那個坎呢?
對於陣亡的題為《十問》的熱讀文章,佩服隻要求轉發而不開放打賞的作者。公衛幫凶們不能回答這些問題,但是他們的上級心虛後不僅封民眾的身體,還封公民的嘴。
重慶那個人真敢說,這個要支持; 毛雖然有時說法不敢苟同,到底曾是民國的知識分子,但有句話他說得對,“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
再看了一下,可能不是這樣。死亡證明上隻會寫死因是Covid-19, Pnuemonia,等等。統計的時候首先要轉換為ICD-10 code,死亡證明上有Covid-19,就會編碼為U07.1;如果有Pnuemonia同時又有Covid-19,那就有另一個ICD-10編碼J12.0-J18.9.如此類推。一個人可以有多個ICD-10碼。但U07.1應該是全部死因中包含了Covid-19的,107萬就是迄今死於新冠的總人數。
看起來J12.0-J18.9這些人比較接近中國對新冠死亡的定義,大概占總死亡的一半左右。
這是不實信息。
AAMC(美國醫學院學會)這篇文章對此有詳細敘述。
2020年新冠登陸美國最初幾個月,CDC 確實采取了過寬的新冠死亡統計方法。
2020年4月,白宮新冠專案組長 Deborah Birx 就曾說:“If someone dies with COVID-19, we are counting that as a COVID-19 death.” (誰死時有新冠,我們就算他死於新冠)
這在疫情初期也許有積極作用,可以幫助政府知道它在人口中的傳播廣泛程度。
但嚴格地講,這並不符合“死於新冠”的定義。
CDC 在2020年夏天就修改了新冠死亡統計方法,回歸科學的“死於新冠”的定義:新冠必須在死亡的過程中起了作用,才能在死亡證書上填寫死因是新冠。
采取更科學的定義以後,新冠死亡數有多大改變?可以看一個小樣本。
科羅拉多在2020年5月9日采取CDC新定義以後,把該州累計新冠死亡人數從 1091 人調整到 878 人,減少 19%。
那美國新冠至今累計死亡人數到底有多少呢?
為方便討論,因為CDC在2020年夏天收緊了定義,不妨把2020年9月前新冠死亡全都不算,隻從2020年9月1日算起。那時全美國的醫生應該已經開始遵循CDC的新定義:新冠必須在死亡的過程中起了作用,才能在死亡證書上填寫死因是新冠。
根據維基百科數據,
2020-09-01 ?? 累積新冠死亡人數 172,978
2022-11-21 累積新冠死亡人數 1,017,658
也就是說,如果把2020年9月1日以前新冠死亡人數全都不算的話,美國至今累計新冠死亡人數是 844,680人。
https://www.aamc.org/news-insights/how-are-covid-19-deaths-counted-it-s-complicated
[1] Deaths with confirmed or presumed COVID-19, coded to ICD–10 code U07.1.
與其它幾條備注對照看,我覺得這條備注強調的是,這個欄目裏的數字,是死亡證明中具有ICD-10 code U07.1的那些人。其它不同code中也有一些是covid直接或間接造成的。因此107萬可能是一個下限。
我說的是CDC所謂“Provisional Death Counts”,它是完全根據死亡證明確定的,因此會有延遲。其它一些計算方法可能更快,但可能不一定準確。
Provisional death counts deliver the most complete and accurate picture of lives lost to COVID-19. They are based on death certificates。。。
https://www.cdc.gov/nchs/nvss/vsrr/covid19/index.htm
在你給的網頁裏,所謂的provisional death counts is overall 1,072,299. And 備注裏說明了這數據是
[1] Deaths with confirmed or presumed COVID-19, coded to ICD–10 code U07.1.
回複 'voiceofme' 的評論 : 歡迎好好留言,記住一點,切忌攻擊博主,你辛苦寫文換來攻擊怎麽想
攻擊博主?我還真沒有時間。你把自己看的太重了。我就是挑出留言中和你文中的主要觀點矛盾的地方罷了。
CDC根據死亡病人的死亡證明統計新冠造成的死亡。
死亡證書由經手的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根據他們的"best medical judgement"填寫。
雖然各醫療機構填寫死亡證明不可能完全避免錯誤,但你要相信美國醫療係統的專業性,100多萬美國新冠死亡不敢說100%精確,但跟實際情況相差不會太遠。
旁證是美國2020和2021出現大量"額外死亡",數量跟報告的100多萬新冠死亡離得不太遠。根據National Center of Health Statistics的數據,美國國民預期壽命從2019年的78.8歲降到2021年的76.1歲(https://www.nytimes.com/2022/08/31/health/life-expectancy-covid-pandemic.html).
以上,美國新冠造成大量死亡是肯定的,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是透明的,從來沒想否定任何事情。
Provisional death counts deliver the most complete and accurate picture of lives lost to COVID-19. They are based on death certificates。。。
https://www.cdc.gov/nchs/nvss/vsrr/covid19/index.htm
這太容易了,直接去看CDC關於新冠死亡報告的指引就好:
https://www.cdc.gov/nchs/data/nvss/vsrg/vsrg03-508.pdf
那句話說的?
https://www.cdc.gov/nchs/data/nvss/vsrg/vsrg03-508.pdf
該病例情況為,女,87歲,11月16日收治入院,診斷為心功能不全,房顫,房顫射頻消融術後,心髒起搏器植入術後,腎功能不全,高鉀血症,單側腎萎縮,細菌性肺炎,I型呼吸衰竭,高血壓,甲狀腺切除術後。
11月18日專家會診合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予以持續心電監護、吸氧、抗感染、化痰、擴冠、利尿等治療,患者病情逐漸惡化,血肌酐進行性升高,容量負荷增加,心衰加重,11月23日因房顫導致心功能不全等基礎性疾病死亡。
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637561da56ec167071a39b1b
150萬受試者研究,揭示Omicron特殊症狀;但遠不是你想的那樣輕鬆, 2022年11月16日
Omicron毒性多大
我們切關注著Omicron感染的死亡風險。總體上看,對於未接種疫苗者,Omicron病例的死亡風險約為Delta突變株的1/3-1/2,約為原始毒株的2/3。降低的主要是中青年的病死率,而老年人的病死率差別不大。
歐美日韓等真實世界中病死率的降低,存在新病毒株減毒的因素,但更主要是由於
1),經過一輪輪感染後,目前的歐美日韓等人群大都是新冠感染幸存者;逝者已離去,生者有抗體;
2),疫苗接種,
3),抗病毒藥物的早期使用,
4),醫療措施的改善,包括醫務人員更有經驗以及未再出現醫療擠兌。
所以我們給出國內的建議也一直是:戴好口罩,加強疫苗接種、特別是老年人加強針的接種;急診氧氣站要勤檢修,做好供應;加強醫療薄弱地區重症室的建設。
正如,如果我們看日本和韓國目前的新冠死亡率,就會得到與病死率完全不同的認識。
隨著近期再次爆發新冠疫情,日韓死亡人數再次急劇增高。COVID-19對人類的威脅仍很大。
嚴格的防疫,可能降低covid直接死亡率,卻肯定會增加間接死亡率,像許多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