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2025 (1)
醫生朋友笑話我擁有“豪華辦公室”不用,非要在實驗室。實話實說,我在實驗室呆慣了,不太喜歡坐辦公室。我總想做點什麽,寫點什麽,也喜歡與人交流,坐在辦公室裏太孤單。
有次在電梯上遇見十分努力的助理教授Jonathan Miner, 他拿著蘋果電腦下樓,我問他去哪裏?他說辦公室令人發瘋,需要去咖啡店透透氣。
這也是我長期不要辦公室的原因,我一開口要辦公室,阿肯森馬上答應。這些名份顧然重要,但是包括阿肯森在內,如果沒有產出華大照樣趕人。
在辦公室工作累了,可以看我的窗外,這還是很暇意的事情。極目遠眺St. Louis Arch, 為耶魯校友設計的美國標誌性建築,他也設計了耶魯冰球館。
建築吊車Cranes到處都是,聖路易斯迎來複興式重建,能否重拾昔日輝煌難說。我們比較擔心的是那吊車所建的樓是否會擋住我們每天看拱門的視線,那是華大正在興建的全美最大的神經生物學大樓,建好後很多實驗室都會搬去。補體與神經生物學也相關,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結如果錯了會自動去連結,所謂Neuronal Elimilation正是補體和吞噬細胞介導的,這對正常神經元交流或神經精神疾病都意義重大。
這神經生物學大樓建好後將是609,000 平方英尺的龐然大物,容納1,350 位科研人員,僅停車位就有1,850 個,醫學院院長的圍錢能力了得。神經生物學大樓將使用天橋與醫學院校園連結,使醫學院校區向東延伸,鄰近聖市科技工業園區,離IKEA家具店也近,對推動聖市中城的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聖市的古典建築仍然保留了些,但是華大醫學院在堪薩斯大學係主任鄭興龍受訓離開20年後重返,他說至少50%的樓是新的。與住院部連接的Queeny Tower又推倒了, 可以看照片的紅圈處,準備建高檔住院部。 同濟美國醫生教授說:“曾經是美國第四大城市。沉默了一些年,最近發展好像加快了”
同濟美國西南醫學中心醫生教授校友對我說:“過去的二十多年,似乎全世界都在擴建新建醫學中心。我所在的達拉斯也是一樣,新醫院不斷出現,老醫院全是擴建重建。光是西南醫學中心已經重建了兩個最大的醫院,每個都是億元以上項目。還在建新的兒童醫院,精神病院,腫瘤中心,公共衛生學院。聖路易斯是中部醫學重鎮,肯定是一樣的節奏。”
我的回答:“高興看到這些,關鍵是每四年的周期性選舉將美國說得國將不國了,美國那些自幹五的自媒體也跟著墮落,在他們眼中的美國是一無是處,他們又不回去。我見到的聖路易斯比30年前好多了,換了人間。Science雜誌曾經在20年前發表好幾篇文章介紹你們西南醫學中心的驚人發展,當時在任諾貝爾獎得主全美領先,現在可能也是。西南醫學中心在50年代創辦時,在東海岸招兵買馬,記得長時間擔任內科主任的人是從耶魯去的。他按照地址讓出租車司機送他去西南,他下車後發現是個加油站或修車行,他向司機核實,確實是西南醫學中心附近[Chuckle][Chuckle][Grin]”
同濟美國西南醫學中心醫生教授校友:“你對這些曆史了如指掌。是的,他的名字叫Donald Seldine. 西南醫學中心第一任內科主任,也被尊為西南醫學中心的intelligent father. 是我多年的病人。2018年去世,享年九十七歲。我們學校圖書館門前豎有他的銅像。”
我的回答:“我喜歡讀他們的傳記文章,還有父輩就很有名的Alfred Gilman也是從耶魯一路向南向西,最後在西南醫學中心定居,沿途發現G蛋白獲諾貝爾獎。西南博士校友告訴我,Michael Brown和Joe Goldstein 他們帶動的信念是我們在達拉斯不走了。[Chuckle][Shake]”
穿過森林公園一角回家,有點披星戴月的感覺。最後兩張是Teddy媽媽的,這是她的解釋:“太陽餘暉,晚霞滿天!”,她讀了那麽多書確實不同。
看看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也就是西方社會理論上應該遵循的讓國家和人民富強的模式,合理的社會分配有三條腿,除了第一條leg工資,就是第二條,稅收(第三條是捐贈),稅收的目的是可以用於建設公共事業,達到惠及整個社會的目的,因為一個國家或者社會真正體現建設的內容是公共事業,道路交通事業,港口機場。。。
而不是一個學校的大樓或者什麽。
波士頓我的母校也是漂亮的不行不行的,私立嘛,有錢什麽幹不成?
但無法阻止你開車就能發現東部的道路如今比加州還差,大概我離開的這些年就沒有修過,加州的高速就已經是破爛不堪了。美國自從八十年代全國建設高速公路網之後,就再也沒有過大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