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2025 (15)
德國和比利時的洪災,河南鄭州的水災,美國加州的野火,還有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的颶風,都是地球受不了的表現,所以我說他們是一回事。如果我們不采取措施防控全球氣候的變化,這僅是大災難的序幕。
我們也可以將新冠病毒放在這個大框架中,人類為了自己的享受,驚動了在野生動物世界裏平靜生活了千萬年的病毒,是我們讓它們走上了逃亡的命運。我在去年新冠流行的早期就這樣說過:“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新冠是對貪婪的人類的報複,還僅僅是個開始,隨著全球變暖的惡化,我們的子孫將會麵對更加悲慘的命運”。
我在美國阿拉斯加為了參觀冰川,走過好多段英裏長的小路。那裏在大約50年前就是冰川,每走一段就會見到標明年代的記錄牌,令我們完全無法否認氣候變化的事實。
氣候變暖破壞了天空的雲層與雨帶的規律,對這些變化的研究使英格蘭Reading大學的科學家在四天前就預測到了這次歐洲的洪災。他們自己還相互道賀過,但是沒有人將他們的預測當回事。這樣造成了世界上最富有和科技水準最高的地區的災難,導致幾百人的死亡和億萬財產的損失。
這僅僅是個開始,德國的保險公司預測,歐洲大陸的洪災損失將會從現在的每年78億歐元上升到2100年的480億歐元,屆時歐洲受災群眾每年將達35萬人。以前歐洲中部的多瑙河周圍的水災是每50年一次,現在至少翻了一翻。但是專家認為,歐洲這次的失策是過於重視大的河流,而忽視了小河或溪流受氣候變暖影響的程度。
從美國趕回的德國首相默克爾在視察災區後說:“德語已經無法形容這次災難的悲慘程度”。歌德和席勒使用過的語言都無法形容?這話出自一位相當重視全球變暖的世界領袖之口,讓我們尤其感到悲哀。
河南人這次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那些在地鐵站內有序的人群,他們不慌不忙,相互攙扶著前行。他們讓孕婦、孩子和女士們先走,讓我們想到了電影《泰坦尼克》裏的情景。群體和個體救人的視頻場景隨屏可見,有些甚至為了救掉入水坑裏的人,將自己的命也奉獻了出去,他們都是年輕的生命。
這次是自媒體而不是正規新聞渠道,為我們展現了真實的相當高的國民素質。如果這災難發生在美國,我們首先想到的會是暴徒們的惡行,甚至會想到備槍。
談及河南人,自然想到我小時候在天門鄉下的故事。如果誰晚上遺尿,天門人叫你下漢口了,因為沿漢江而下便到了漢口;但是如果你幾天不洗澡,我爺爺就會說:“你這樣下去,就變成了河南人”。
中國教育與美國的一個很大的不同是地理教育,美國是幼兒園的孩子就踩美國各州所拚的地圖,在玩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中國當時沒有這些,所以河南在我的小時候是個文化的概念,我們並不知道它到底在哪裏。
美國和中國生物科學界裏的兩位rockstars:王曉東和施一公,他們都是河南人。他們都相當以河南人為自豪,曾經認為河南人的精神貢獻了他們在科學領域的成功。我後來接觸到的河南人都是誠懇而實在的人,做事相當decent。如果父母是祖籍來自上海的河南人,那更是容易成功。
河南是個充滿苦難的地方,幹旱的內陸還伴有炸堤和水災,曆史上曾經幾十萬人遇難,但是鄭州現在發展成了千萬人口級別的大都市。河南地處內陸沒有水災嗎?恰恰相反,我一直以為那裏經常水災,發水災後他們就開始流浪,去武漢是最好的選擇,據說他們現在有些人還爭取去以色列。
諾貝爾獎得主崔琦就來自河南,他如果不去香港讀書,留給他的應該是未知的命運,包括父母在內的家裏人就沒有他那麽幸運而逃離饑荒。麵對楊瀾的一個提問,崔琦曾經說:“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選擇留在家裏,寧願一輩子跟著父母種地當個農民,這樣的話父母也許就不會死”。
美國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在十幾年前回故鄉,回到他的出生地St. Louis。他在這裏長到三歲才去的紐約,他老爸曾經是我們華大的化學工程教授。朱棣文在2010年的聖路易斯華大畢業典禮所作的演講中,重點談及全球變暖的挑戰,認為在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可能會上升四個攝氏度。應該說我們很不幸,因為他當時預測的災難現在輪翻在歐洲、亞洲和北美上演。
美國現在重返巴黎氣候協約,拜登總統破天荒地任命耶魯校友和美國前國務卿John Kerry為內閣級的氣候大使。希望他們能夠拯救哭泣中的地球,耶魯人不是總想改變世界嗎?
而有人居住,是因為地價高漲,人們開始去過去沒人居住的山林裏開發地產,那麽這個行為就是人為因素。
最關鍵的是救災能力,和災後的恢複,這是完全的人為範疇,是一個社會可以控製的行為,表現一個社會的有效性。
-------------
這個視頻我看過,印象很深!
但,已經找不到了! 搜索了一下,有鏈接,但進去卻沒有這個視頻!
估計被下架了! 不信去搜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