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越戰紀念碑是華裔建築師林瓔設計的,她從一千四百多件的競爭設計中勝出時,還是一位21歲的耶魯四年級的本科生。評委們後來接受釆訪時說,他們從此作品的細膩程度推測它可能出自一位女性之手;但令他們同樣迷惑的是寄此方案的信封的落款地址為耶魯所在地紐黑紋巿的一個集體宿舍。
林瓔設計方案公布後,受到了一些美國越戰老兵的強烈反彈。他們認為,既使他們參與了一場失落的戰爭,但他們想像的戰爭紀念碑理應是能體現英雄氣概的傳統意義上的豐碑,而不是如此簡單而斜入地麵的一個V字形的牆。林瓔也態度強硬,堅拒要求她修改設計方案的抗議聲,甚至到美國國會為自己的方案辯護。最後妥協的結果,是大家看到的紀念牆的入口處的一座幾位美國士兵的小型雕像。
與此同時,林瓔也遭遇了多民族的美國所固有的醜陋的種族歧視。主戰場在一個亞洲國家,越戰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以完全失敗而告終的戰爭。史料也證實了。。。而它的紀念碑又如此戲劇般地由亞裔麵孔的華裔設計。種種諸如此類的原因顯然令一些美國人不快。克林頓時期曾代表改革黨參選過美國總統的羅斯•普諾,也說過一些涉及林瓔族裔背景的歧視言論。為避免爭議進一步地擴大,組委會在1982年越戰紀念碑正式啟用的議式上,甚至沒有提及它的設計者的名字。
現在的越戰紀念碑是華盛頓最受遊客喜歡的景點之一。人們在逝者名前駐足,漫步前行,而士兵的親人則用紙放在牆上印影出他們的名字。林瓔後來在一次答聽眾提問時說,或許是人類天然的心理反應,既使是孩子在走入紀念牆前的小徑時,他們會很快從孩童的喧鬧變成大人般的肅靜。考慮到她的設計方案公布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我們也慶幸這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公開競標設計,評委們僅以作品的質量而作決定。林瓔也認為,當初如果不是以匿名的方式進行,她的設計方案是肯定不會被選中的。我們也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抹去申請人的背景資料的完全匿名的美國大學申請,將會使哈佛耶魯變成什麽樣子?
林瓔的設計方案也是她在耶魯畢業班的一個作業,據說還沒有得到A。她這門課的指導教授當年也參加了越戰紀念牌的競標,當然是名落孫山了。畢業後林櫻又回耶魯完成了她的碩士學位。她離開耶魯後在紐約開創自己的建築師事物所,和同城的貝聿銘一樣擠身於世界一流的建築師行列。前些年,她在耶魯校長萊文的強力支持下,成功當選代表校友的耶魯董事會成員。 2009年奧巴馬總統授予林瓔代表美國最高榮譽的國家藝術獎章。
2007年林瓔曾訪問過聖路易斯,她先在華盛頓大學作"在藝術與建築之間"的演講,隨後出席了聖路易斯現代藝術館為她舉辦的題為"係統性的?觀"的藝術展。與貝聿銘的香港中銀大廈和波士頓的漢卡克等摩天樓不同,林瓔集藝術家和建築師於一身,她的作品可以是很小的工藝品,樓外的?觀,住宅和紀念碑。我們每天經過的,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的噴水池,也是林瓔的設計作品之一。
那天與我一同去欣賞藝術展的女兒能有機會與林瓔交談。林瓔說她也有一位年齡相仿的女兒。為紀念母親,林瓔特意將母親的中文名字取做女兒的中間名。這也是美國第二代華裔長大後,文化再認同的一個例子。因為她生長在華裔很少的俄亥俄州的大學城雅典巿,她在一次采訪時說,她離開雅典前往耶魯之前還真沒有刻意覺得自己是中國人。當我女兒告訴林瓔她的哥哥正在耶魯讀書時,林瓔隨即問他在耶魯是屬於哪一個學院的。因為哥哥剛去耶魯不久,當時女兒麵對此問題還有點反應不過來。後來從耶魯的招生宣傳片中得知,不相識的耶魯校友在外麵相逢,自我介紹時不出三句話,就會相互提及自己隸屬的學院。顯然耶魯的學院在他們的大學四年的學習與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跡,那麽耶魯的學院到底是什麽呢?
我最近在線上聽了Iris Chang(張純如)的媽媽張盈盈講述她寫的紀念女兒的書,非常精采。我的問題有幸作為最後問題被選中,使我與張媽媽有個對話的機會。張家餐桌上講述的故事激發他們的女兒投身新聞,寫出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震驚中外的書。張媽媽很坦誠,女兒在香檳是中等學生,無緣頂尖名校。張純如開始是在UIUC(香檳)讀計算機或數學專業,然後轉入新聞與文學,這些過程她的父母都是全程支持的,張純如從香檳畢業後去Hopkins讀過研究生。
我的問題涉及比較這兩個華裔家庭,一個是以設計越戰紀念碑和華大醫學院水壇聞名的耶魯校友林瓔,一個就是張純如。她們都在美國大學城長大,分別是Athens, Ohio和伊利諾州的香檳。
林瓔的父母是把她當美國人養的,她從俄亥俄的大學城去耶魯讀書後才換起了她對華裔身份的認同,美國著名日裔政治學者福山的父母也是這樣教育他的,張純如的父母則給她講很多自己家庭的中國故事。我的問題是希望張媽媽能夠比較這些教育經曆的不同,她的回答稱他們喜歡講故是很自然的事情,她們在家裏的話題涉及很多家庭的曆史,也會觸及美國政治。當然林瓔成長的時代比張純如稍早些,當時的種群認同要相對淡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WP-XC_cfye8&feature=youtu.be
張純如是一位極其了不起的女性。讀了她的“the Rape of Nanking”, 可以理她為什麽患上了憂鬱症”。並且這部書寫完後,她又收集資料,采訪老兵,打算寫日本對二戰中的美軍俘虜的虐待。記得她曾經被評為三個最優秀的華裔之一,另外兩個是馬友友和姚明。張純如去世後,每年她的忌日,都有許多人紀念她。因為她的著作,歐美民眾和媒體了解了南京大屠殺的極端殘忍,中國人民的曆史苦難。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有一部回憶錄。
另外,也反映了子女們是否中學極為優秀,去了名校並沒有那麽重要。張純如是我們大家的驕傲,一個值得永遠懷念和感恩的了不起的女性。
首先他們都是美國人。
其次,他們自己認為被歧視了嗎?
驕傲! "林家的兩位天才女子,在時代轉折之際,因各自不同的選擇承受著不同的命運:林徽因——鳴而逝,林瓔——鳴而生。"
讚林瓔,讚張純如!
讚博主,有在耶魯讀書的兒子。
是啊,美國有對亞裔的歧視。
“林瓔的設計方案也是她在耶魯畢業班的一個作業,據說還沒有得到A。她這門課的指導教授當年也參加了越戰紀念牌的競標,當然是名落孫山了。” 有意思。不知指導教授是否為她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