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2025 (20)
我很喜歡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看以後聖市僑界能否集資請呂思清到美國與聖路易斯交響樂團合作《梁祝》?我更知道《梁祝》原創上海作者的曲折故事,那些悲傷的段落又何嚐不是作曲家當時心境的寫照?近期又看小提琴家俞麗拿和大提琴手朱亦兵演奏的《梁祝》,我便在朋友圈這樣留言:
“俞麗拿永遠擁有首次演奏梁祝之榮耀,上海很少的對人類文明的貢獻。與此相比那人工合成胰島素也算不了什麽,因為蛋白合成另授諾貝爾獎。原來故事是這樣的:“祝英台的父親家書招祝英台歸家,英台與梁山伯十八裏相送到長亭。臨別時祝將“九妹”(其實就是指自己)許配給梁(屬於私訂終身),約定梁在乞巧之日到祝家提親。後來梁從師母那裏知道祝乃女子,高興地到祝家去。但此時英台已被父親許配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來了以後,祝父讓英台好生勸慰梁。於是梁祝二人在英台的樓台上相會,英台將實情告訴梁,梁十分震驚傷心,英台表示此心永遠屬於梁,兩人互訴相思相約之情,後約定生不同衾死同穴,傷心地分手,梁不久病死,英台得知後,在嫁往馬家的那天經過梁的墓,哭訴一番,天地為動,墓被雷劈開,英台跳進墓裏,與梁化為蝴蝶。””
現列出我與一位在美國芝加哥的耶魯媽媽在我朋友圈就上帖的對話,原汁原味,從她質疑我的這句開始:
耶魯媽媽:““上海很少的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
雅美之途:“實在想不出其他類似的原創於上海而風糜全球的東西,對於人類文明來說。”
耶魯媽媽:“我喜歡抬杠,不要介意哦[微笑] 1)你覺得梁祝風靡全球了嗎?if so, on what scale ? 2) 為什麽風靡全球的東西才是對人類文明有貢獻?how about Macdonald’s ? 3) 我們都是biased, 我喜歡上海我喜歡芝大的海德園,我極力擁護他們以他們而驕傲,就像你的觀點好像世界上除了耶魯華大和華中同濟醫學院世界上就沒其他的好學校一樣。我崇拜學者,因為他們有似火的熱情和好奇心。但是我更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都是open minded and nonjudgmental. [微笑] 說多了,不好意思要拉黑我的話 go ahead.”
雅美之途:“不會拉黑的。你舉出幾例,原創於上海影響世界的東西來?”
耶魯媽媽:“定義一下什麽是影響世界的原創?Einstein’s theory of relativity 是原創,那是Jewish ? German ? Princeton? Einstein? 影響了世界?”
雅美之途:“就是從思想、藝術和科學上,影響了世界的東西,上海產生的你舉出來聽聽?”
耶魯媽媽:“上海人產生出來的還是從上海這個地方上海人產生出來? 就像我說的Einstein的相對論,它對世界文明和科學的發展是monumental ,你是把它化為猶太人的影響?還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影響?還是純粹愛因斯坦的影響? 我隨便亂說一個,姚明對世界籃球界的影響是德州的?上海的?姚明的?美國的?”
耶魯媽媽:“梅蘭芳,從很大的意義上來說是上海早就了他。他是北京的?他對世界文明藝術的影響如果不比梁祝輝煌也是差不多吧”
雅美之途:“從上海這地方產生的,不是指球星,如果上海參與創造了籃球這個遊戲算,就象耶魯教練創立了橄欖球的規則。演員不算,京劇算。”
雅美之途:“梁祝是具有永恒價值的上海原創,以後還會更有影響,現在逐漸有全球頂級交響樂團公演。”
耶魯媽媽:“如果演員不算球星不算,那麽俞麗拿也不算。梁祝算。那麽梁祝是故事算還是音樂算?我再弱弱滴說一聲,之所以梁祝能夠在北美和歐洲演奏,那完全是因為中國好聽的音樂太少了。黃河大合唱,茉莉花,梁祝... 差不多了。小籠饅頭是原創嗎? 石庫門房子是原創嗎?[微笑]”
耶魯媽媽:“我喜歡梁祝,I grew up with the music. 我的兩個舅舅一個小提琴一個二胡,那是蕩氣回腸欲火重生。但是真的,我也喜歡Wagner Brahms.....”
耶魯媽媽:“我把我們的conversation 上朋友圈了,OK?把你的大名conceal 掉”
雅美之途:“可以啊[呲牙]。小籠饅頭和石庫門是原創,但是有待影響世界[微笑]”
耶魯媽媽:“小籠饅頭對世界的影響遠大於梁祝,雖然比較mundane, but that’s the fabric of our life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 food”
雅美之途:“[OK], 看在世界人民喜歡中國美食的份上,小籠饅頭算。別忘了川菜囉。”
耶魯媽媽:“我不吃豬肉,小籠生煎鍋貼和我無緣。但是他們是很多人的愛啊,特別是我周圍的美國人。我喜歡川菜,熱幹麵也喜歡。”
現在輪到我來解釋了,這有點對耶魯媽媽不太公平,因為沒有給她任何反駁的機會,但是既然是我寫文章也隻有如此了。
我對俞麗拿這樣的評價,是著眼於她在首演《梁祝》上的功績,因為現在呂思清等年青一代小提琴家的演奏水準已經超越了她。至於上海生化所和北京生物物理所協作人工合成的51肽胰島素,具有生物活性,因為打到體內能夠降低血糖。這確實是人類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但是固相合成多肽和蛋白質的技術是美國洛克菲勒科學家的原創,所以楊振寧跨界為中國科學家集體提名諾貝爾獎,諾貝爾委員會也沒有在1984年的化學獎中包括他們。
從在思想、藝術和科學上的原創去考量,這個標準比較高,但是我們追尋的就是這些改變世界的偉大東西,像法國啟蒙運動所強調的契約精神以及屠呦呦在北京發現的青蒿素。從與這位以家鄉為自豪的上海籍朋友的辯論來看,上海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也隻有《梁祝》,合成胰島素和小籠饅頭,歡迎讀者補充。石庫門因為沒有世界影響力,所以不算;石庫門充其量算上海當地的一個為了改善居住密集程度的建築風格而已。
作為湖北人,如果讓我回答達到這個標準的湖北貢獻,我首先會想到的是詩人屈原。當然上海開埠很晚,隻有一百多年,與湖北幾千年的曆史沒法比。我的“上海很少的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是明指《梁祝》這一小提琴協奏曲,而不是指演奏家。
為了準確回答我的這個問題,以對人類文明貢獻為標準,因為這標準涉及到思想和科學理論,所以我們首先會想到當地的大學。聖路易斯華大、耶魯和芝大都是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的學校,像在這三所大學所產生的糖合成原理、NGF的發現、情商概念、RNA具有酶活性和人類首個可控性鏈式反應。那麽我們可以說,上海交大和複旦等上海的大學基本上沒有產生什麽有影響力的東西,像荷蘭的一所大學實驗室門外標明“這裏的科學家弄清了人類有46條染色體”,或者克裏克與沃森經常在劍橋討論問題的“The Eagle”酒吧,他們在那裏打斷食客宣布自己發現了生命的秘密。你總不能把上海的摩天大廈的數量來作為標準吧?而摩天大廈的形式是在芝加哥誕生的。
今天資深上海人拿出的一個很有力的證據,就是上海的“小籠饅頭”。我隻知道小籠湯包,還記得在二十多年前在洛杉磯開車找上海小寵湯包的情景。辯去辯來辯出上海人吃的原創,上海菜係還不是中國最著名的,印證了我在一篇博文裏總結的:
“至今我們所獲得的資料,不能證明我們比其他種族更聰明的結論。中國傳統文化上崇尚做學問的人,但也是局限於古文或傳統的琴棋書畫,更容易推崇王羲之從小把一水缸的墨汁都寫完的苦學精神。中國人對自然界的好奇心遠遜於西方人,不可能發現新大陸,也就沒有因遠航而產生的達爾文,對蘋果落地更是熟視無睹。我們對思想層麵的東西也缺乏興趣,中國是一個世俗的社會,特別講究人情與關係,重視家族親人的福址,所以與神交流的宗教和契約精神都沒有在中國產生,而中國擁有相當豐富的菜係和餐飲文化。”
1983年1月,Schmid G, Hofheinz W.發表青蒿素全合成論文。
1983年6月,許杏祥,朱傑,黃大中,周維善發表了青蒿素半合成的論文,化學學報,1983,41(6):574-575],參考前文,大約經過5步反應,最後兩步借用論文[1],沒有獨創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4-486659.html
即便如此,上海崛起主要是西方的作用。猶太人在上海得到庇護,是日本統治的結果。
中國的研究團隊第一個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不是第一個合成胰島素。
第一個報道出來的工作是德國的Zahn,1963年。
第二個報道出來的是美國的Katsoyannis,1964年。
第三個報道出來的是中國科學院,1965年。
中國的優勢在於純度高,拿到了結晶,進行了動物實驗,能夠讓小鼠低血糖而驚厥。
這三個工作都沒有獲獎。沒有獲獎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個工作不值得得諾貝爾獎。
青蒿素合成更是無稽之談,外行人亂忽悠。
如果不是博主這篇文章的比較,我曆來完全無意拿任何地域比較拿人比較,這就如同問,香蕉和橘子,哪個對人類的身體健康貢獻大一樣,但既然博主單獨拿上海出來,那我就順著樓下幾位網友的精彩點評繼續一下補充一下:
1.從1938年7月,上海不但接納了三萬多猶太難民,連有些外國臨時政府也把上海作為他們抗日的基地,上海在那個特殊時期,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曆史上寫下的獨一無二的濃墨重彩一筆,是不以任何人的一句上海對世界人類文明沒多少貢獻就可以一筆抹殺的。曆任的無數西方國家領導人,隻要造訪上海,必會去到上海特意建立的猶太難民紀念館紀念便足以證明。
2. 至於人工合成胰島素,其他不說,以我有限的知識和從一些朋友和長輩們那裏陸續知道的信息,胰島素人工合成由生化所,有機所和北大合作完成。北大當時派人在上海有機所共同合成A鏈。生化所負責合成B鏈和A,B鏈重組。鄒承魯1972年才調往北京,遠晚於這個項目的完成時間。諾貝爾獎不授予集體。
3. 沒有小家何來大家,造房子還得從地基打起,所以不局限於說大的貢獻,就說說上海對國家的貢獻,解放後的1950年-1976年間,上海的地方財政收入要占到全國的15.4%。而2018年,上海的財政總收入是2萬億,其中1萬億就貢獻給了中央。首都北京貢獻了5000億。
雖我無意於這種比較,但既然博主拿上海說事,那我覺得有必要把我了解的一些說道說道。
最後,從你的文章可以再次得出結論,千萬不用迷信名校,耶魯媽媽不是百科全書,她代表的僅是她個人的經曆和學識,她不是具有權威性,而是每個人都有局限性。
不過創新不是唯一的文明貢獻。中國去貧創下史無前例的記錄,算不算文明貢獻?Apple從別人那裏拿來很多技術,但是它集成、推廣做得很成功,算不算文明貢獻?愛迪生對於電燈也是推廣之功。21世紀位於世界前列的大都市少不了上海,造就這樣的超級大都市算不算文明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