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最近在群裏有個機會討論美國的醫學院教育,特別涉及到的一個問題是:在美國最聰明的學生是否熱衷去學醫?我也參加了發言,回答上麵的問題需要有些時代感,但是現在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雖然美國現在從高中生直接入讀本醫連讀的醫學院越來越多,但是美國醫學教育的主體還是學完本科後才能讀醫學院,所以我們應該考察頂級大學本科生的誌向和職業追求。我在業餘時間谘詢學生和家長這麽多年,學生中入讀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學院(HYPSM) 這五大超級名牌的都全了,很多聰明絕頂的孩子,但是他們卻令他們的父母失望:那就是幾乎全不學醫。諸位朋友的孩子在華大醫學院連續完成了幾個暑期的科學研究,他們的課題分別贏得過像英特爾或西門子等科學競賽的全國性大獎,還有那些我們地區產生的美國奧賽隊成員,他們在小時候都表現出對生命科學的興趣,但是現在回想起來,他們幾位沒有人是學醫的。
與普林斯頓的一位招生辦的人聊天時,她脫口說出,她們會自動把申請材料中表現出要學醫的學生以高標準來要求,還可能標以materialistic(趨利)的嫌疑,所以申請時反而應該回避學醫的傾向。當然我們可以質問為什麽學金融或法學院的軌道就沒有趨利的可能?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因為普大的本科沒有純粹的金融主修,讀法學院之前學任何專業都行沒有課程限製,醫預科在申請材料裏有時可以表現得非常明顯。
美國最聰明的學生走自己感興趣的路,錢途也是個很大的考量因素,美國醫生的那份相對高但是縮水不少的收入,現在越來越不能滿足最為聰明的學生的野心。其實在醫生掙很多的年代,不感興趣的美國青年才俊照樣不學醫,何況現在時代變了。哈佛的本科畢業生大約50%去華爾街或谘詢業掙大錢,或者去矽穀的新型企業,小紮帶不少哈佛同學去了臉書。可能令你吃驚的是,哈佛耶魯的計算機專業在矽穀同樣受歡迎。兒子的耶魯室友讀了斯坦福醫學院,然後跑去麥肯錫做谘詢了,完全不做醫生。那些有誌做人文與科學學者的名校學生,那些追求intellectual貢獻的深邃思考者們,他們才叫真是聰明與自信,耶魯和普林斯頓都有,他們沒有相當的才華根本沒法生存,哪裏有小診所的大夫那麽容易掙錢。斯坦福則30%以上的學生學計算機等工程類專業,鄰居的那位初衷想去那學醫的男孩,也在斯坦福的熔爐裏變成想開公司去改變世界,加上MIT的理工才俊,這些名牌大學的醫預科都很小,與聖路易斯華大的規模比較,那是小巫見大巫了。
醫生是崇高的職業,這無需質疑,隻是從我的觀察以及美國頂尖大學本科生呈現的職業取向,我很難像某些華裔醫生在感覺好後得出美國最聰明的學生喜歡學醫的結論。作為整體美國醫學生的素質比較高,定位中上等比較恰當,但是美國絕頂聰明的學生在各行各業裏追夢。那些語速跟不上腦子運轉速度的聰明學生,我們有時需要耐心等他們把意思說清楚,他們學醫的真不多。我陪學生父母勸學醫失敗後,倒是很欣慰地被我那位哈佛學生家長告之:她孩子準備主修曆史,將來的目標是去法學院。她孩子搖擺幾次才慢慢明朗,美國靈活的教育體係太適合傑出人才的培養了。
醫生地位在美國比世界其他地方高的原因應該有這麽三個:最重要的是工資高;第二是職業穩定;第三是美國對生命的普遍尊重。第一條工資高現在受到新興機會的衝擊,優秀本科生四年出來每年掙15萬美元與讀醫學院每年付學費和生活費近9萬的反差巨大,年輕時賺得多餘的錢去早期投資與讀醫學院背負30多萬美元加利息的債務,你讓他們怎麽選擇?成功中國醫生的收入現在都挑戰美國醫生。關於第二條,美國人本身就是喜歡冒險的民族,他們對換工作並不在意。第三條才是他們始終尊重醫生的重要原因。我剛來美國時告訴教我英語的美國老太太,中國醫生的收入與其他職業沒有太大的區別。她反問我:手術刀劃在人或動物身上應該不同吧?我也可以理解,為什麽美國小鎮的普通人家出個醫生是多麽令他們驕傲的事情。
這是美國醫生職業現在不太吃香後的擇業表現。以前的情況則不同,確實很多相當聰明的人隨潮水去了美國醫學院,包括一些進去後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做醫生的人。重複的事務性診療工作往往令富有想像的創造性人才厭煩,但是他們可以憑借良好的天資改行做醫學研究,一些人也變成了大科學家。但是他們很多人擁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願意做臨床醫生,有些人甚至連每年一個月的臨床責任都是被動去做的,嘴裏還說沒有辦法需要賺錢養家。
諾貝爾獎得主Richard Axel說他讀醫學院時分不清心髒的雜音、看不到視網膜並且在手術台上窘態百出,他僅癡迷做實驗的科學研究。霍普金斯醫學院馬上發現問題的嚴重性,要求他承諾永不涉及臨床的活病人才肯授予他MD學位,美國醫學院惜人才而網開一麵由此可見一斑。他畢業後履行諾言去病理科當做屍檢的醫生,後來上級發現死人的標本在他手上也太危險。他還是應該去克隆基因,那是他的專長,他在三十多歲就因將基因片段導入細胞的專利而成為百萬富翁,哥大最高峰的一年可以從他的專利獲利一億美元。
我認識的一位台灣裔美國臨床Fellow, 四兄妹全在兒科醫生父親的壓力下學醫。她的小妹妹猶豫和抗爭不過,還是去了醫學院,結果隻能選擇精神醫生為職業。她自己也對臨床無興趣現在藥廠工作,哥哥斯坦福畢業後學醫,後來更多的是經營生意,她把這個現象歸於第一代移民對美國這個異鄉的不自信或恐慌。現在這類故事在大陸人身上還在繼續:華裔學生在父母督促學醫後,很少人有野心走探索未知的職業醫生科學家的道路,反而實驗室裏有不少印度裔專科醫生受訓後夢想成為頂天立地的科學家,他們追求的是華裔家長擔心或看不起的既少掙錢又淘汰率高的職業,而他們恰恰可能成為推動醫學發展的人物。華裔第一代窮怕了可以理解,第二代學醫的也這麽趨利,實在令人失望。
所以還是應該回到原始的東西,那就是應該鼓勵孩子們去追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隻有這樣才能擁有激情而做出成就來。你如果不信這些,那是因為你沒有見過70多歲的傑出美國人眼裏仍然很濃的好奇與興奮,那份創造性是自由選擇而不是父母勸說的結果。至於說做醫生高尚,哪個職業不是因對社會貢獻而富有成就感?
發現嗅覺受體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Richard Axel,長期的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他有太多貢獻和傳奇,他還發現了艾滋病毒的受體,所以與他分享嗅覺受體諾貝爾獎的博後Linda Buck以前在西南醫學中心是做免疫的。
同意雅美老師說的,應該鼓勵依個人的興趣發展,才能出成就,也快樂。
-------------------------------------------------------------------------------------------
+1
多年前我孩子在我換工作住公寓時交上一高一年級的印度小朋友。我們發現這小孩情商智商極高,考上斯坦福在線高中,統治心極強,有將來當領導的料。後來隨父母到新加坡,直到最近他們回來考SAT再次見麵。小夥子居然變胖了,話語也不如以前犀利了。小夥子明年上高中最後一年,告訴我們他要申請學計算機,而不是我們原來想的學法律。想想小夥現在高中進入最後一年,居然有點工程師nerd的樣子了。不過吃驚的是快離開時在咖啡店聊天,他告訴我們他已經申請了兩項網絡專利(高中沒有計算機網絡課),用第一個公司賺的錢開了第二個公司,從網上雇傭價格便宜的烏克蘭工程師幫忙寫code,並給我們展現了他像模像樣的公司的廣告。他媽告訴我們他的成績不是最好的,但這孩子是我見到最厲害的一個了!回家問孩子他水平咋樣,孩子說這小夥已經way beyond the best in his school.
可見學醫有穩定高收入,但不能保證能到達通向財富頂層。從這小夥的經曆,他從事工程,一樣有可能年紀輕輕就能賺到一個醫生一輩子賺到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