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2025 (16)
英國劍橋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LMB)擁有支持年輕人獨立做科學的傳統,科學家可以三十出頭甚至更年輕就在那裏建立獨立的研究組。LMB的新星Jason Chin最近獲得了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頒發的研究金牌獎,並且當選這一國際領先學術組織的院士。這位講一口英式英語的華裔在牛津獲得化學學士和碩士後赴美國耶魯大學讀博士,LMB決定給Chin獨立職位時,他在加州Scripps研究所的Schultz實驗室僅做了幾個月的博士後。在Chin加入Schultz實驗室之前,Schultz和他的華裔學生或博士後通過改變連接氨基酸和轉移RNA的酶的功能,首次將合成的非自然氨基酸加入到蛋白質的合成鏈中,大家知道自然界存在的氨基酸隻有二十種。Jason Chin在LMB的一次學術報告就被他們慧眼識中,但他特別選擇暫緩加入LMB而在Schultz處做了幾年的博士後,在那裏他成功地將非自然的氨基酸引入活體細胞的蛋白質中。
在劍橋的獨立實驗室裏,Jason Chin的研究組打破了遺傳密碼隻能由三個核苷酸組成的生物學定律,他們的結果人為迫使四個核苷酸也能充當遺傳密碼,這樣使他們擁有更多的自由加入數種合成的氨基酸到蛋白質的鏈裏。Jason Chin的研究人工地擴展了自然界的遺傳密碼從而間接地改變了承擔重要功能的蛋白質,他們已將此修飾途經從細胞應用到實體的線蟲。這可是真正改變生物體的顛覆性實驗,應用前景不可限量。與此同時,如果廣泛應用該技術對生命的進化都會造成衝擊,也會衍生出很多棘手的哲學和倫理學的問題。因為遺傳密碼的改變意味著生命體的人為修飾甚至新生物種產生的可能,這些都可以與人工操作胚胎細胞或者克隆相類比。
劍橋LMB的很多研究組的規模都較小,一般情況下是四至八人,他們鼓勵跨研究組和專業的合作。LMB宣稱他們的五十多位研究組長是由相當國際化的科學家組成的,但如果細究他們的背景,LMB基本上還是歐洲裔白人的天下,當然他們中的很多學者是在歐洲完成學位後在美國接受的博士後訓練。整個實驗室除了極個別印度裔外,很少看到華裔的姓氏,亞裔僅有Jason Chin和一位日本裔。這是與美國一流學府反差巨大的現象,特別是考慮到我們在倫敦發現它甚至比很多美國的城市更多元的印象。我們似乎可以說,在政治上歐洲雖然比美國更自由或左傾,但在給予具備競爭力的亞裔的機會上,英國和美國還是沒法比。桑格談及他們當時要接納很多從美國來的博士後,現在變成了LMB的二位名星級的研究員,Jason Chin和2009年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印度人,都是在耶魯接受的係統科學訓練,LMB的這種與時俱進的選才結果也多少反映了世界的潮流。
“整個實驗室除了極個別印度裔外,很少看到華裔的姓氏,亞裔僅有Jason Chin和一位日本裔。這是與美國一流學府反差巨大的現象。”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好的提醒,我想搞清楚進一步的原因。
謝謝閱讀。
說得倒是,包括生理醫學獎還有化學獎,題目又不可能太長,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