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資訊

國際傳媒案例分析,原創國際傳媒評論。
正文

[ZT]加拿大新時代的華文報紙

(2008-06-09 20:26:49) 下一個

風生水起 蓄勢待發
縱談加拿大新時代的華文報紙 寫在《蒙城華人報》創刊一周年
■肖利

前不久,多倫多服務新移民的中文網站“心意網”www.is4u.net,做了一個網上調查,列出了多倫多現有的四份中文報紙:《星島日報》、《明報》、《世界日報》、《大中報》,請訪問者為平時最喜歡讀的報紙投票。網站上實時可以查閱的結果是,在777個投票中,最喜歡閱讀《大中報》的讀者占了31.6%,僅次於得票最多的《星島日報》(42.36%),而另外兩份實力雄厚的報紙《明報》為8.88%,《世界日報》為10.81%。

上述四份報紙,除了《大中報》為民間自辦的周報以外,其它三份日報都是有著財團或政府背景、有著充裕的財力人力支持,他們分別是由港台的報業集團在北美辦的日報,在多倫多有自己的采編班子和自己的印刷廠,在港台有基地配合,發行全北美。盡管如此,免費發行的“小報”《大中報》至少在大陸新移民中搶了“大報”的風頭。

1995年加拿大開放接收中國獨立移民以來,辦報既是新移民創業的一個途徑,也是有誌之士在北美導入中華主流文化的一種努力。從1995年溫哥華出現由大陸新移民創辦的免費報紙《神州時報》至今,先後在溫哥華、多倫多、蒙特利爾出現的由大陸新移民辦的免費華文報紙不下20份。以多倫多為例,最近兩年先後出現了15種由大陸新移民辦的報刊,他們是《星星生活周報》、《環球華報》、《東方之星》、《電腦報》、《健康時報》、《環球財經》、《加中時報》等等。溫哥華最近兩年出現了不下4份中國新移民辦的周報。這些報刊在海外華文報刊群中築起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使華文報紙比往任何時期都更加多豐富多彩。它們的盎然興起為海外華文報刊近二百年曆史的長河注入了一池春水,為華人社會吹進了一股清新的風。

縱觀加拿大新時代華文報紙,一般具有如下特點:
1、起點高、技術和文化含量高。近三、四年來加拿大辦報的中國新移民,借助於其在國內媒體行業摸爬滾打的經驗,依仗著自身固有的中華文化的天然優勢,攜先進的中文報刊出版技術,搶灘北美,試圖為豐富海外華人的文化生活,在北美導入和傳播真正主流的中華文化做出探索和努力。加拿大幾個中心城市新移民創辦的報紙,版麵編排專業、設計新穎,內容從新聞到專題報道和副刊,辦得有聲有色,新穎翔實,深受中台港三地有一定文化層次的移民讀者歡迎。新移民華文報刊充滿著現代感、時代感,報刊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普遍較高。新移民的報紙為海外華人社會吹來了一股清新的風,推動了華文報紙的發展,提升了華文報紙的出版水平。《蒙城華人報》的出現,不但刺激了本地華文報紙印刷質量的改進,同時將華文報紙的出版水平提高到本地主流報紙的水平上。使主流社會對華文報紙有了新的認識。

2、手筆大。新移民創辦華文報紙盡管得不到政府的財政支持,但是中國新移民靠自籌資金還是造出了氣勢。《環球華報》先在溫哥華創辦,後又到倫多辦加東版,並計劃到更多的城市發行。多倫多《星星生活周報》把股份製引入文化產業,在豪華的寫字樓租房辦公,初期的設備、軟件投入十多萬元。新移民的報紙不但辦公設備先進而且更講究出版物的質量和形象,報紙一般都是電子出版,印刷精美。多倫多和溫哥華還有幾份中文報紙采用大開版、部分彩版或者全彩版印刷。作為沒有政府背景也沒有財團支持的民間報人,能有如此魄力,難能可貴。

3、營銷手段獨特,基本全部是免費發行。加拿大新移民報紙多為周末出版,周五上午或者周六清晨便擺放在超市便利店和酒樓等華人周末購物消費必去之處的出入口。在溫哥華和多倫多,大量免費中文周報已成了華人較為集中地區超市的一景。華人酒樓也是中文報紙一個主要發行點。另外,如《蒙城華人報》除了在華人集中的超市酒樓免費擺放以外,還把報紙免費送到中文學校和中國人工作集中的大公司,方便了許多因工作繁忙而不能去唐人街取報的讀者。

免費大量發行、並且是從印刷、編排、內容都很專業的周報,確實為傳統的中文報紙帶來了衝擊和壓力。上個月,筆者前去多倫多現場調研,發現平日在多倫多銷售$0.75/每份的《世界日報》在各發行點赫然醒目地寫著周末三天隻賣$0.25/每份,這個號稱“國語市場一馬當先”以國語讀者為主要發行對象的報紙如此市場策略,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與十幾份新移民辦的更國語化的免費周報競爭而出台的。

海外華人讀者有限,隨著華文報刊種類的增多,報紙競爭的深入,華文周報免費發行是今後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4、新移民報紙向專業化發展。多倫多出現的《電腦報》、《健康時報》、《環球財經》說明新移民報紙開始向專業化發展。這些報紙以某個群體為讀者對象,介紹專業方麵的新聞和專題。從華人社會的狀況看,專業化的報紙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這是一個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的時代,不去了解和認識,隻能被這個時代所淘汰。而造成上一代移民落伍於社會發展的原因之一是他們很少閱讀英文或法文報刊介紹的新技術方麵的新聞和文章。筆者認為,北美華人社區比大陸香港台灣更需要介紹新技術和其他專業方麵以華文出版的報刊。因為在其原居住地,人們可以通過當地的時尚消費、聊天交流、電視廣播等多種渠道了解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動向與應用,而海外,更多的華人更需要更多以母語出版的報刊來傳播時尚信息廣普新科技知識。

5、視野開闊。由於新移民有較強的語言能力和良好的教育與專業背景,這就決定著新移民的視野更寬廣開闊,他們的視點不再局限於唐人街的街坊鄰裏,糾纏於華人社團之間的矛盾衝突,而是更多地關注本地主流社會的政治、文化和社會問題,試圖在幫助華人融合主流社會方麵起到媒介作用。以關注本地主流社會政治、社會、文化為重點的《蒙城華人報》的“魁北克新聞”受到了廣大讀者和大型媒體同行的好評。

6、新技術為新移民報刊的興起與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現代網絡技術使得異地之間的合作,信息以及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成為現實。在海外華文報刊讀者有限的情況下,華文報刊隻能通過合理有效的資源配置降低辦報成本來解決生存與發展問題。借助於現代網絡技術,溫哥華與多倫多就有新移民華文報紙同國內的有關媒體合作,購買報刊版麵,從消息的采寫到版麵的編排甚至膠片的衝印製作全在中國大陸內完成,采取“國內傳版、海外付印”的模式。

7、平麵與立體結合打造強勢媒體。在加拿大的近20種新移民創辦的報刊中,大部分有網上電子版或者自己的網站。把現代網絡媒體的時空無限性與報紙媒體的傳統性結合起來,打造強勢媒體。報紙發行的時間和空間非常有局限。以蒙特利爾的華文報紙為例,幾家報紙僅局限在大蒙特利爾地區發行,其信息發布不可能覆蓋到同樣有中國人生活工作學習的Quebec City, Sherbrooke, Hull 與Toirs Riviers。更不可能輻射到魁北克以外的中國以及整個華人世界。隻有把傳統的紙質媒體與現代的網絡媒體結合起來,才能把信息最大限度地發布給更廣泛的讀者。《蒙城華人報》獨家采寫的有關魁北克政治、社會的新聞,尤其是魁北克跟中國之間關係的新聞通過在其魁北克唯一中文門戶網站( www.sinoquebec.com )的發布,多次被海外華人中頗具影響力的“多維新聞網”和中國新聞社官方網站采用,由此將這些新聞以極快捷的方式傳遞給全球整個華人世界。

今年8月份,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的一篇文章的題目為:《少數族裔媒體開始吃香!》。文章說據美國一家非盈利機構“加州新媒體”新近對5000餘名居住在加州的亞裔、拉美裔等少數族裔所作的一項民意調查,在接受調查者中有多達84%的人承認自己主要是從本民族語言播出的電視、廣播和出版的報刊上獲取市場信息的,而在華裔中,比例更是高至96%。隨著中國移民和留學生的大量湧入,以及他們在購買物業與高檔消費品中的活躍表現,本地主流社會已經開始意識到華人,尤其近年來的中國移民和留學生的消費實力與消費時尚。這勢必為新移民報紙提供了更廣闊的廣告市場和生存空間。盡管新移民報紙的曆史不長,但從廣告量和讀者反映上已經初露端倪,展示出了勃勃生機。我想每一位有文化的讀者誰都不會拒絕一份高品位、可讀性強的免費報紙。

—摘自2002年12月20日出版的第43期《蒙城華人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