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之間

放鬆心情,讓思想飛翔!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天,你還要熱成神馬樣?!

(2013-08-01 07:01:46) 下一個

打開新聞一看標題,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中國成了一個大火爐,多地破高溫紀錄” “40℃已是尋常事 上海傳要50”,“烈日烤焦杭州 龍井茶樹被活活熱死”,“留學生:這裏太熱了,我想回非洲”,“網友哀歎:我和烤肉之間隻差一撮孜然”…… 天哪,這是要逆天麽???


我的老家在長三角地區,周圍的城市幾乎個個“火爐”榜上有名。出國這麽多年了,我對家鄉的炎熱記憶猶新,從來不敢在暑期回去。長江中下遊屬亞熱帶,每年梅雨季節結束之後,就迎來七,八月間難熬的高溫桑拿天。印象中最熱的時候,氣象台報出的日氣溫總是28℃-39℃。人們z不能完全相信這種預報,因為那隻是陰涼地兒百葉箱裏的溫度,地表溫度要高很多,白天常常看到柏油馬路被曬化了,夜裏更悶,絲毫感覺不到涼意。人一旦走出空調房間,就像走入蒸籠,瞬間大汗淋漓,還覺得汗不能出透。在空調還不普及的年代,辦公室裏有空調,可以被認作高級白領,享受各種羨慕嫉妒恨。

以前有一種傳聞,說政府壓著不許把氣溫報到40℃以上,否則按規定就得停工停產了。不知道傳聞是真是假,反正當時,單位一樣得上班,學校裏照常得期末考試。記得大學時代,學生宿舍的筒子樓裏不透風,熱得沒法呆,深夜也不時有人跑到淋浴間去,打開涼水龍頭衝個痛快。有幾晚實在太熱了,我和幾個同學索性爬到了宿舍的樓頂上,在溫熱的天台上鋪開涼席。天當被,地當床,頭頂繁星閃爍,身邊微風徐來,那叫一個愜意!直到紅日又噴薄而出,發現不遠處男生宿舍樓頂也有許多人影晃動,這才慌忙卷起鋪蓋,衝回樓下的蒸籠裏。那樣的夜晚,成為我大學時代最難忘的記憶片斷之一。當年一起睡樓板的姐妹們,你們都還好麽?

從網上借來一張照片(這些是男生),幫助想像一下當時的場景


現在的大學要人性化一些。圖為華中師大將有空調的體育館對學生開放。


說到酷暑,高溫僅是其中一個方麵,另一個關鍵因素是高企的空氣濕度,讓人感覺悶熱難受。長江流域水汽蒸發量大,夏天的空氣濕度動輒達到70%以上。氣象學家把溫度和濕度的綜合作用考慮在一起,形成了所謂的“酷熱/悶熱指數”,如美國的Heat Index 或者加拿大的Humidex,並對不同指數水平下可能對人健康造成的影響提出警告。下麵的圖表中,依照環境測量溫度和相對空氣濕度,可以得出在該種條件下人體所感受的等效“體感溫度”。一旦這個等效溫度進入黃色乃至紅色區域,人體會感覺不適,而中風,心髒病發作等風險也大大增加。

美國的Heat Index Chart(°F)


加拿大的Humidex Chart(℃)


這種酷熱/悶熱指數在世界各地都有采用,具體參數稍有不同,但是在中國好像還沒有普遍應用。據報道,國家氣象中心已建立了一個“炎熱指數”,提出炎熱的參考指標為85,似乎與所謂體感溫度不是一回事,目前也沒有見到官方發布。那麽讓我暫且借用加拿大的Humidex (攝氏度)指標,看看中國的江南現在到底有多熱-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在江南一帶,盛夏的體感溫度竟真能達到50多攝氏度!不禁為家鄉的親戚朋友又捏一把汗,願他們都平安!(注:國內其他地方的氣象預告(含空氣濕度)可在此查看:http://www.haotq.com/

天氣為什麽這麽熱?老百姓會罵城市建設造成的“水泥森林”和綠化破壞,氣象學家可以用“副高”,“環流”之類的名詞來解釋天氣形勢,經濟學家和政治家們自然會聯想到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不管怎樣,汽車還是要跑,空調還是得開,人們在懵懂,意識和慣性間,一年年一季季,走過一個個循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whiteponyMTL2013 回複 悄悄話 第二,三張好親切的照片,當年在武漢讀書時宿舍熄燈後鴻運扇不轉了,酷熱難當,也和寢食的姐妹們去樓頂避暑來著。
橫塘雨眠 回複 悄悄話 城市裏高樓越蓋越多,用空調的人家越來越多,馬路上私家車也越來越多,而田野綠地則越來越少,這樣一來能不越來越熱嗎.國內的氣候異常很大程度上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