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40)
2019 (44)
2020 (54)
《亞城慈濟,圍爐感恩》
若敏
2024年12月7日,是亞特蘭大慈濟支會感恩的日子。近100位慈濟誌工包括有社教老師、香積誌工、報稅誌工、慈青和慈少、慈濟人文學校的老師和家長誌工參加了年度圍爐的活動。
台灣和福建閩南一帶,大年夜全家大小,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一起聚餐,被稱為圍爐。圍爐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習俗,冬令時節,家裡備上豐富的菜餚,老老少少圍著爐邊「打火煱」,表示團聚、歡樂、感恩、幸福!
12月7日中午12時,慈濟亞特蘭大支會在會所舉辦2024年圍爐感恩活動。近100位包括誌工和慈濟人文學校的學生與家長,慈青和慈少們前來相聚。
支會負責人孫嘉蒞師兄致詞歡迎大家的到來,感恩誌工一年來為慈濟誌業的付出,並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平安、健康、事業和誌業順遂。Annie師姊,也發言感恩感謝。
100多位參會人員,共享香積廚房誌工準備的豐盛素火鍋午齋,以行動實踐慈濟2024年主題:“弘法利生信願行,蔬食共善護大地!”
香積廚房的誌工,從一周前便開始規劃大型活動的場地布置與食材采購的工作,其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周四按照單子采購各種食材,周五從各種食材的準備到高湯的熬製,各種醬料的調配,周六早上繼續完成食材準備和桌椅板凳的安放和布置,在Annie師姊的帶領下,提前完成得井井有條。
在采訪Annie 師姊的時候,得知因為場地的限製,隻能安排100人左右,所以invitation only,參加圍爐的人員是被邀請的。主要是邀請慈濟的誌工們(包括人文學校、香積廚房、報稅組、社教老師等)、慈青、慈少、人醫會醫生以及護持慈濟的榮董,以表謝意。
香積廚房的誌工們忙碌了很多天,周六誌工早早來到廚房準備食材,看著有二十多盤滿滿當當的各種蔬菜、蘑菇、豆腐、芋頭、玉米、素牛肉丸子、素獅子頭等琳琅滿目,目不暇接,深深感歎,香積廚房為了這次圍爐,做了充足的準備。
我坐在社教老師和香積廚房誌工這一桌,有心素食儀的Sharleen 老師和Nancy老師,還有永玉瑜伽老師和王靜芬線條舞老師,其他的是誌工們。
Annie師姊說:“感謝一凡餐廳的王凡老師捐贈了芝麻球(煎堆),炸饅頭小花卷,整整2大盆。 Sharleen 老師帶來了三種不同口味的cookie,劉師兄帶來了新鮮出爐的蛋撻,Jane拿來了親手製作的戚風蛋糕。感恩!”
自2022年搬進新會所以後,這是第三年舉辦圍爐感恩活動,可以看到準備工作特別用心,無論是擺設,裝置各方麵,一年比一年好。Annie 師姊說:“一個月前就要做一些先前的籌劃,比如邀請的名單,火鍋食材的采購明細,點心水果,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盤子,瓦斯爐等。工作繁瑣,但是有序。誌工們合和互協齊力去準備這樣的一個大型的活動。
開始用餐,一聲令下,大家排隊拿醬料,拿點心和水果,聚餐非常有秩序。火鍋和食材都事先放在了桌子上了。
我們這一桌超愛豆苗和蘑菇,其他食材也都各取所愛,湯底鮮美,陳師傅和阿毛師傅兩次過來給大家續高湯,美味的素火鍋,讓大家都讚不絕口。
後來了解到鮮美的湯底包括了藥材和各種食材,香積廚房的師傅們熬製了整整一天。
Annie還帶著我看到建築設計師Howard 師兄製作的升級版竹筒歲月,示範給我如何投錢進去,她說:“圍爐前一天周五下午超過五點鍾才安裝完成。新會所共有四個捐款的竹筒歲月,包括人文學校,樓上有兩個,一個竹筒回娘家,和竹筒歲月。樓下這個新的是升級版,。”不得不誇讚一下Howard,從新會所最初的設計,裝修到如今一直不斷地完善會所的設施和布置,全部是義工,分文不取。
Annie還給我解釋了竹筒歲月的意義,她說:“在各個不同的地方做一些這個竹筒歲月投錢,是讓大家知道,不管大錢小錢,身上有點錢,覺得可以做點事情,你都可以去投錢,不一定說一定要等到大錢才去捐的,就是這個意義。”
圍爐在歡樂和祥和的氣氛中進入了尾聲,感恩誌工們一年來的歡喜付出,在大家的努力下,期待會所未來更加興旺,能更好地為社區服務,感恩!
【竹筒歲月的精神】
慈濟行善的腳印遍布全球,源頭是來自從1966年最初的30位家庭主婦,每天存5毛錢的竹筒歲月行小善的涓流。每天將一個銅板,丟進竹筒撲滿裡,那個叮咚叮咚的聲響,就是您愛心的聲音了,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竹筒撲滿裝滿的,不隻是您的愛心銅板,更重要的是您這份助人的善念,聚沙成塔、粒米成籮,慈濟就是從這竹筒歲月開始的。
【竹筒回娘家】
每到歲末隆冬,是慈濟人和會眾,竹筒回娘家的日子,大人、小孩帶著一年的積蓄,來到聯絡處,將點點滴滴的愛心,匯入功德海,積少成多,持之以恆,是人人行善的理念,而竹筒則是聚沙成塔,粒米成籮的展現了,當竹筒被打開,雖然單獨一隻,金額不多,可是10隻、20隻、100隻匯集時,小錢就變成拔苦救難的大力量。所以竹筒回娘家,是善心聚集的時刻,也是行善實踐的時刻。
(完稿於2024年12月12日,美國亞特蘭大,攝影若敏 )
(感謝Annie提供資料和照片,感謝采榮、馬老師提供部分照片)
謝謝你的肯定,他們的愛心讓人感動
謝謝你的評論,很高興你從古巴回來,期待遊記